《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
- 2022/2/15 9:38:05
- 22285
-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2年2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开发布《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下称“《规划》”),目标到2025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加巩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面筑牢,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实现有机统一,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使重庆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核心指标
《规划》明确,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环境质量改善
加强河流水质目标管理。做深做实“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试点示范,不达标水体逐一制定达标方案等。
加强重点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改、扩建,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实施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的更新修复,对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mg/L的污水厂实施“一厂一策”改造。到2025年,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建成区城市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建制镇污水处理实现全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并建立治理长效机制等。
修复水生态扩大水环境容量。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利用水资源。持续开展重点河流和水库富营养化监测预警及控制。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严防反弹。
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进一步加大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管理,保持水质100%达标。逐步开展分散式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开展调查评估、规范化建设和综合整治。
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工业炉窑整治为重点深化工业废气污染控制。完成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实施水泥行业产能等量或减量替代,推动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和升级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厂氮氧化物深度治理。
以柴油货车治理和纯电动车推广为重点深化交通污染控制。严格执行汽、柴油质量标准,加强油品监管执法。深化高排放车辆限行措施,对货运车辆(含运渣车)按排放标准、按时段、按路线精细化管控,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强化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机动船舶等移动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充换电设施和港口码头岸基供电设施建设,开展岸电智能监测试点。鼓励夜间错峰加油。
以绿色示范创建和智能监管为重点深化扬尘污染控制。出台并实施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管理标准,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标准和控尘技术规范研究。加强企业堆煤、堆料、建筑渣土消纳场和混凝土搅拌站粉尘排放监管。强化源头防治,全面实行餐饮业规划、选址及油烟治理、维护、监测、执法属地化管理,试点油烟排放智能化监管。加强城市裸露地块和坡坎崖整治。
以餐饮油烟综合整治和露天焚烧管控为重点深化生活污染控制。严查露天焚烧违法违规行为。并以精细管控和联防联控为抓手减少污染天气。
协同防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加强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管理,加强农产品监测,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长期监测点。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左右。
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落实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隐患排查、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制度,防止新增土壤污染。完善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分类型、分阶段开展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到2025年,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实施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综合防控。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识别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优先管控污染物。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因地制宜在土壤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
建立地下水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实施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地下水、区域—地块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路径,保持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规划》全文见附件。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