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担当!瀚蓝环境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
- 2022/5/25 8:00:28
- 20970
- 来源:瀚蓝环境
- 关键词:瀚蓝环境污水处理
5月23日,由E20环境平台联合中国水网主办的水业企业评选暨2021年度(第十九届)水业企业评选结果揭晓。
瀚蓝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下属两个水质净化项目入选“2021年度水务行业优秀案例”,充分体现了行业对瀚蓝多年以来坚持技术和服务创新、坚定履行社会责任的肯定。
“十四五”时期,环境产业迎来以创新为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社会责任理念的驱动下,瀚蓝以创新技术为支撑,强化客户思维,洞察并解决政府和用户的难点、痛点,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打造智慧水务体系 保障供水安全稳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优质饮用水的需求日益突显。瀚蓝打造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智慧水务体系,力求提高市民用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智慧水厂、智慧管网、智慧客服”是瀚蓝智慧水务体系的三个重要着力点。通过建设智慧水厂,实现水厂数据的信息化和可视化,提升制水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智慧管网精细化管理,提高应急处理和运营管理能力,降低水损,2021年实现产销差率低至8.42%。通过线上营业厅、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移动服务端为客户提供便利服务。同时,优化多项供水信息系统,强化智慧客服的管理工作。
瀚蓝下属南海第二水厂,是广东省内已投产的水厂,获得“集中式供水量化管理评级”A级认证。该厂总设计规模达138万m³/d,服务人口超过200万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市民用水体验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市民对用水品质的要求逐年提升,瀚蓝不断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标准、严要求加强水质监管,全力以赴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优质用水需求,积极推进老旧村居管网的改造、探索分质供水模式等,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饮用水服务。
在加强管网改造方面,完善双水源环状管网的供水安全保障,实现供水“同网、同价、同质、同服务”目标;推进老旧供水管网“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改造工作,确保服务到户,解决市民用水“最后一公里”的困扰。此外,瀚蓝还积极响应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号召,不断改善各类服务事项标准化流程,为用户带来更便利高效的自来水供应服务。
打造水环境治理的“厂网源河”一体化模式
水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全面考虑完善、健康的污水收集、输送和处理系统。
本着对水环境治理的负责任态度,瀚蓝在南海区政府的指导下,主动挖掘污水处理收集和处理链条上的弱项、短板和关键点,在污水厂网一体化的基础上,探索排水户管理、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管网委托运营等,打造 “厂网源河”一体化水环境系统治理模式,提供高质量的运营服务,助力南海区水环境长效治理。
本届水业论坛评选中,瀚蓝平洲水质净化厂厂网一体化项目、大石水质净化厂管网系统提质增效项目被评为“2021年度水务行业优秀案例”。
智慧化+技术创新 提升水环境治理效果
目前,瀚蓝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运营南海区内近20个水质净化厂,日处理生活污水近70万吨;智慧化高效运营全区超过1700公里污(废)水管网以及近100个污(废)水泵站,即将完成全区超100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协助南海区开展排水户的常态化管理工作。
生产运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作业数据,包括所有的作业车辆、作业人员、作业设备、厂区及管网的监测数据。通过智慧化平台把这些数据有效利用起来,是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有力手段。
瀚蓝自主研发的“厂网一体化大中控”管理系统,是包含水质净化厂、泵站、管网、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管理的云智慧平台。该平台集远程智能控制、生产动态管理、数据集中分析利用、厂网联动智慧调度、综合展示于一体,对提升水质净化效果、增强生产调度合理性、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便捷政府监管有重要的意义。瀚蓝还主动探索排水领域创新技术,利用多项先进设备,实现水质净化厂的管理运营提升。
常年开展环保宣教 鼓励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
为了让公众了解水资源和水环境治理,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瀚蓝下属水厂、水质净化厂等免费向公众开放参观,并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提供科普宣教课程服务,公众可近距离了解自来水制作及水质净化的全过程。
此外,瀚蓝志愿者还常年到社区、学校等开展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环保课堂;创新以直播、VR线上参观等宣教手段,发动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到水环境保护中。
社会责任之于瀚蓝,是利他主义和长期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价值理念,更是瀚蓝与世界相处的原则和框架。展望未来,瀚蓝将继续坚持打造社会责任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各界一道,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携手同行,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责任担当!瀚蓝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