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丨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思路与格局
- 2022/6/15 10:44:04
- 12320
- 来源:生态环境部
-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状况不尽相同,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与风险有很大差异,有些地区趋于暖干化,有些地区趋于暖湿化;有些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凸显和紧迫,有些则比较隐蔽和深远。《国家适应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指出,要兼顾气候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和行政区域的相对完整性,构建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
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思路
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可看作一个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根据系统工程原理,适应工作首先要分析气候变化区域影响与受体响应,评估气候风险与受体脆弱性,制定出台不同领域和行业的适应政策、技术方案和工程规划,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优化,加强区域系统适应能力建设,降低脆弱性,增强气候韧性。具体适应途径包括:辨识和充分利用受体自适应机制;诱导增强自适应能力,降低脆弱性;减小暴露度,调控改善局部小气候环境;气候变化胁迫超过受体自适应与人工辅助适应能力之和或成本过高时,采取时空规避或转型适应对策;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有利因素或通过适应行动化危为机。
国土空间规划与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适应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要素,加强气候资源条件、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对于科学有序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保障国土空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适应战略2035》指出,城市空间要以降低人口、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气候风险影响为重点,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提升城市气候风险防控能力;农业空间要以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重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生态空间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供给为重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格局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气温、降水变化不同,面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类型不同,涉及的敏感脆弱领域优先级不同。参考有关研究评估成果,在充分分析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域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情况的基础上,《适应战略2035》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青藏等八个大区,并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状况及发展定位,分别提出各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为各区域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指导。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的五大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自北向南,纵贯东部,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经济和人口高度集聚;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源起青藏高原并自西向东,横跨全国,既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与上述重大战略区域人口、经济、社会等因素叠加,极易引起较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带来巨大挑战。为此,《适应战略2035》专设了“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一节,明确了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方向,对于强化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适应战略2035》有关不同区域的适应任务只是原则上提出若干重点,不可能全面涵盖各地适应需求。应根据当地气候变化特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一步评估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落实《适应战略2035》要求,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确定本地区适应需求和重点领域与敏感产业的适应任务,并开展能力建设、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随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气候的不断演变,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还会出现新的特点,各地实施适应行动方案还要根据情况变化和认识加深不断调整和充实。
作者:郑大玮、潘志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原标题:专家解读丨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思路与格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