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运环境:共筑家国梦想“分”出美好未来
- 2022/6/21 10:08:27
- 21064
- 来源:临平区工商联
- 关键词:垃圾分类联运环境
文章导读
暮色四合,江湖冷暖,联运环境始终保持着一份淡定——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面对相关政策的推动实施,联运环境积极呼吁:环境治理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推广垃圾分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应有之义。
“智行广大,能尽精微。”借语于《中庸》里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与行业智能技术的融合和提炼,更是 王永(杭州市临平区互联网行业商会副会长/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恪守的企业准绳。秉持着这份核心理念,联运环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数字化、无人化”战略转型指引下,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以科技创新助力垃圾分类行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努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贡献力量。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十年时间,凭借着这份初心和热忱,王永聚焦技术基础补短板,深耕优势领域锻长板,创造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监管应用和成果,推动着垃圾分类行业大踏步向前,见证着绿水青山的美丽蝶变。
学建筑出身的王永很早就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如今,他创立的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向全国27个省、311个城市、8474个小区、2143万户居民输送了一座座整装式智能垃圾分类回收亭。依靠这条“AI+无人化”分类回收链条,以及在社会各方力量协调配合下,让垃圾分类工作开启了一场新革命。
“传统行业”的创新之路
出生于1967年的王永是安徽人。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大学,选择了当时的热门专业建筑设备,并把建设高楼大厦当成人生追求的梦想。
“当时觉得学建筑专业可以盖房子,可以让城市变得美好,心里感觉很自豪。”大学毕业后,王永如愿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建筑企业,当起了工程师。按照既定的人生轨迹,他或许就会沿着建筑行业的道路一直走下去。21世纪初,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国企改制的风潮,血气方刚的王永放弃了国有企业稳定体面的工作,凭借工程项目上淬炼出的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坚韧,自此一头扎进波涛汹涌的创业大潮中。
他看准城市发展的前景,创建了一家专业销售环卫特种车辆的企业。在2011年时,企业的产值就已实现破亿。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彼时的他已经意识到国内“垃圾分类行业”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市场,于是专门带领核心团队赴德国考察,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垃圾分类在国外走的路程也很漫长,德国花了两代人做好了。我们希望10年以内,甚至更短的时间,3—5年做好,这个挑战性大,但值得一试。”回国后,经过多番仔细且严密的市场调研,王永把企业的发展方向定在了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领域,成立了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最苦的时候,企业连续多年零产出,但研发还是要不断地投入。”回忆一路的创业经历,王永说道,“从早期十余人的研发团队起步,我们积累沉淀了10年。正是这10年的努力,让我们最终打造出了一套集硬件(垃圾分类智能设备生产)、软件(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云平台)、以及服务(智慧化服务运营)于一体的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闭环。我们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做到闭环的企业。”
数智化赋能固废产业转型升级
确实,垃圾分类领域创业的难点在于对产业链条的梳理:如何改善冗长的产业链条,降本增效。因为目前国内垃圾相关产业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垃圾分类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多个行业的精细化管理命题,只有在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各个环节形成顺利串联,才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足够的推动作用。
目前,联运环境依靠AI、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研发了“AI+”无人化分类回收解决方案,集智能分类回收设备、垃圾分类AI监管系统、智能垃圾分类信息化监管云平台于一体,对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的全过程实现智能化、数据化、可视化监管。
“该方案既满足了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便捷化需求,同时还有助于实现环境靓化和城市精细化治理。简单来说,就是居民的垃圾投放环境变好了,保洁员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综合一体化的设计让垃圾分类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实现了良性循环。”王永介绍说。
如今,在联运环境已集聚硕博研发人才近百名,IT专家200余名,技术专家500余名,项目运营专家200余名,相继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国内院校合作承担着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型环境科研项目。
去年,联运环境子公司联运知慧的第五代“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还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该产品既是对现有智能分类箱技术上的再创新,又是垃圾分类领域唯一一项获奖专利。该产品通过与智慧平台的有效衔接,可实现“无人化”值守,达到降本增效;并有效破解“脏乱差”难题,引导群众习惯养成,形成长效机制。再一次为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的智能化、便捷性,以及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引。
当问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时,王永分享说:“垃圾分类是慢功夫,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长期沉下去。既然我们目前选定以“AI+无人化”作为发展方向,就要想方设法去探索,让环境变得更加洁化、美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还要进一步提升群众对社区和基层政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把企业责任融入到社会中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绿色低碳循环与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为行业规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联运环境凭借一路的稳扎稳打,成功抓住机遇迎来强劲发展,一度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的“大热门”。
但暮色四合,江湖冷暖,联运环境始终保持着一份淡定——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面对相关政策的推动实施,联运环境积极呼吁:环境治理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推广垃圾分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应有之义。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要努力承担起“引导居民建立环境友好意识,培养垃圾分类习惯”的社会责任,并不断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垃圾分类便利性,完善针对垃圾分类的整体解决方案。
“设备再智能也不会主动‘吃’垃圾,所以和技术一样重要的是对居民的引导。通过设备引导是一方面,可以降低垃圾分类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人去引导,把硬件、软件和运营服务结合起来。在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时,我们也积极通过党建指导,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活用社区业主群、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等力量,打造“垃圾分类”网络公益宣传工作新格局。尤其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联运环境统筹“线上+线下”垃圾分类宣传平台,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动,社会面宣传和新闻宣传融合,开展分类宣传,普及防护用品分类、收运、处置知识。结合疫情防控的实际,挖掘和拓宽社区小喇叭、辖区LED屏、党员微信群、小区业主群等线上宣传渠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谈到垃圾分类宣传网络文明方面时王永这样说。
今年1月公布的2021年浙江省数字经济“五新”优秀案例中,全省共120项上榜,联运环境的3项案例全部入选,2月又荣获2021年浙江省“智慧城市”先进单位,其在垃圾分类领域的创新事迹还被多家媒体持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和浙江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下,联运环境更是主动实践,探索“减污降碳”新路径,最早在固废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回收领域进行数字碳的全面设计与应用,同时围绕固废垃圾分类推行中的痛点、难点与堵点,通过产业大脑与行业降污减碳需求相结合,构建全域型的“操作系统”和“数字工具”。作为固废垃圾分类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和技术底座,联运环境实现了利用固废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业务协同、数据协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原文有删改)
原标题:联运环境:共筑家国梦想 “分”出美好未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