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盘点丨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2/8/26 7:30:57
14220
来源:生态环境部
关键词:气候投融资总磷污染
导读:​​8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2年​​8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主题聚焦:科技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刘友宾:生态环境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求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不断开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刘友宾:根据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在综合考虑申报地方工作基础、实施意愿和推广示范效果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市密云区、通州区,河北省保定市等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和指导试点地方建立各相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培育具有显著气候效益的重点项目,加强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管,积极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定期组织对试点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总结评估,及时梳理试点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制定《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编制指南》
 
  刘友宾:生态环境部近日制定并将印发《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编制指南》,指导长江流域各省份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科学有序推进总磷污染控制工作,持续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指南》将围绕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流域生态保护及内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方面,提供大量可供参考的污染控制路径,指导各地综合运用工程、政策、技术等措施,确保完成总磷污染控制目标任务。
 
  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工作状况
 
  邹首民: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努力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服务能力。一是夯实科学基础,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深化科技帮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是整合科技资源,联合不同领域500多家科研单位近万名科研人员,组建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凝聚污染防治攻坚合力。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构建全民参与治理体系。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片段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一下👇
 
  科技日报记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其中科学是基础。请问生态环境部在科技前沿布局方面有哪些考虑?
 
  邹首民: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一些新问题逐渐凸现,迫切需要围绕建设宜居地球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一批基础应用研究的前瞻性布局。生态环境部将积极协调国家科技部门,形成合力,推动相关研究。
 
  南方周末记者:刚才提到我们在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研究,今年上半年臭氧的浓度有所反弹,请问近年来在科技支撑臭氧污染和PM2.5协同防控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攻关有哪些成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邹首民:臭氧污染防治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区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为有效科技支撑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强化科学研究,夯实科学治污基础。研究制定了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方案,逐步探明了臭氧污染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深化了对臭氧污染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坚持科技先导,完善精准防控体系。在预测预警方面逐步形成了天地空一体化的臭氧及其前体物综合立体监测体系,基本实现了短期精准预报和中长期趋势预报;强化科技帮扶,助力地方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组织实施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帮助地方提升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新黄河记者:我们关注到开展科技帮扶是生态环境部支持地方和企业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举措之一,请介绍一下这方面工作的最新进展?
 
  邹首民: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建立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与科技部联合印发《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科技帮扶工作进展成效显著。通过“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一事一议” 科技咨询服务、“一题一训”技术培训等多种模式,为地方和企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引领。
 
  澎湃新闻记者:国家长江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在长江水质改善特别是减磷方面有哪些科研成果?是否有具体的案例?
 
  邹首民: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着力开展以磷为核心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流域58个驻点城市“一市一策”和流域生态环境智慧决策平台等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系统诊断了长江流域总磷污染问题及成因,绘制了长江磷污染流域分布一张图,形成了长江磷污染分区管控策略和方案,研发集成了长江磷污染治理系列技术,支撑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封面新闻记者: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生态环境的投入,2022年度中央生态环境资金支持情况如何?生态环境部在引导资金方面开展了哪些相关工作?
 
  邹首民:生态环境部坚持“两手抓”,一方面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已建成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配合财政部管理大气、水、土壤、农村环境整治四项中央生态环境资金,2022年共安排621亿元,较2021年增长了8.6%;另一方面,引导金融资金支持,建立了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通过征集地方需求,筛选项目,定期推送给10家金融机构,今年7月份第一批共推送了139个项目。两个项目储备库相互补充,互不重叠,错位发展,共同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日报记者:环保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请问近年来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环保技术支撑环保产业发展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邹首民: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的保障。一是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提升。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1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1.8%。二是新技术新成果不断转化应用,有力支撑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成套化、智能化、立体化进步显著。三是环保产业体系和布局更加优化。形成了全链条的环保产业体系,涵盖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投资运营、综合咨询等环节。四是环保产业服务模式不断创新。PPP模式逐步规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正加速向环保领域渗透融合,提升了精准治理效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请问COP15第二阶段会议目前筹备进展如何?对于会议成果有何预期?中方将如何发挥主席国作用?
 
  刘友宾:自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来,中方作为主席国,已组织召开34次主席团会议,为相关会议筹备和谈判进程提供组织安排和指导意见。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办。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方将在现有阶段性共识和政治推动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领导力、协调力、推动力,就重点议题和重要日程与各方进行协调,确保最广泛的参与,推动构建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4月,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理事会成立,请问目前平台汇集了哪些环保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邹首民: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以来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果不断提升。一是力争网尽天下环保好技术。目前,平台已汇聚各类优秀科技成果4800多项,涵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10余个领域,技术条目浏览总量超过220万次。二是主动回应各方环保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疫情防控等热点问题,平台开设“无废城市”“VOCs污染防治”“应对疫情”等10余个专栏专区。三是坚持汇聚环保专家做服务。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16000人,总访问量突破153万人次。组织开展35场线上专家直播讲座,累计60余万人观看并参与了互动,积极开展线下活动,累计推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近600项,为1500余家企业提供了科技咨询服务。
 
  ​南方都市报记者:新污染物治理起步较晚,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在治理新污染物方面采取了哪些科技手段,下一步科技支撑方面有什么重点考虑?
 
  邹首民:我国在有毒有害新污染物监测分析、风险评估、排放源溯源、污染物有效去除技术研发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研究建立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形成了系列标准/技术规范,有效支撑了新污染治理工作,但总体来说,科技支撑的基础相对薄弱。下一步将积极加强与国家科技部门的协调联动,重点从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推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两个方面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升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水平。
 
  ​凤凰卫视记者: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推进,对生态环境的科技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科技破解难题。请问生态环境部如何利用科技这一利器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邹首民:生态环境部充分发挥科技利器作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一是以科技项目为龙头,夯实科学治污基础。二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促进科技创新和污染防治深度融合。三是以创新组织方式为途径,凝聚污染防治攻坚合力。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离不开科技贡献的力量。
 
  原标题:盘点丨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热门评论

上一篇: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等联合发布“北京冬奥会十大绿色低碳技术和最佳实践”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