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六安引入“水管家”,三峡治水出成效

2022/8/27 10:46:08
20018
来源:长江环保集团 颜莹莹
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泥处理
导读:六安市污泥处理厂自2019年5月开始施工,2019年12月底开始试运营,总处理规模280吨/天,利用阳光棚进行污泥干化减量,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干化项目。
  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治理行业的热点,但污水处理时产生的副产物——污泥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环保行业内“重水轻泥”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上污泥问题还存在缺乏稳定化处理与全流程监管的环境风险隐患。若将未经处理的污泥进行土地填埋、露天堆放、随意弃置,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污染。
 
  污泥处理处置末端产品消纳难、无出路曾经是制约六安市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扼颈之痛。为了彻底解决污泥处置难题,六安市政府建设了六安市污泥处理厂,并交由三峡集团运行。该项目自2019年5月开始施工,2019年12月底开始试运营,总处理规模280吨/天。六安市污泥厂采用德国先进设计理念,利用阳光棚进行污泥干化减量,阳光棚占地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干化项目。

六安市污泥处理厂一期鸟瞰图
 
  目前六安有4座主要污水处理厂(城北厂、凤凰桥厂、东部新城厂、河西厂)的市政污泥均通过泵送或车载的形式运送至六安污泥处理处置厂,经过脱水、厌氧消化、阳光干化等处理工艺或环节达到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还体现了资源循环、能源再生的先进理念,污泥厂内厌氧消化段产生的沼气可直接能源利用,用于前端水解酸化池和后端干化厂的能量来源;干化厂末端产生的干化污泥满足标准要求,能作为园林种植或花卉栽培的营养土,实现“变废为宝”。
 
  为稳定的消纳污泥,在污泥厂投运伊始,三峡集团就充分调研六安本底条件,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一条适于六安的污泥资源化利用路线。六安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其相邻的肥西县更有皖中“花卉苗木第一乡”的美誉,在营养土和基质肥方面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三峡集团以园林市场需求为抓手,通过现状调研、市场需求分析,定向研制土壤类产品、基质类产品和肥料类产品,逐步打通“污泥-处理产物-营养土-园林产品”产业链,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具有普适性的产品系列标准,在六安市建立污泥厌氧消化产物土地利用示范。在苏大堰湿地公园的种子塔花海区,基于“污泥变花海”、“污泥变草坪”理念开展示范研究,利用污泥将城市裸露荒地转化为美丽的风景,有效探索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除了市政污泥,三峡集团还关注六安市其他各种类多源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高效、循环、安全的解决方案。自来水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排泥水。相比于污水厂污泥,自来水厂的排泥水有害物质含量低很多,并且由于自来水生产工艺需要投加药剂,使得其中含有大量的铁铝无机盐,具有资源化利用的潜力。三峡集团技术研发人员通过实验分析,发现自来水厂的排泥水脱水后的泥饼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对磷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污水厂除磷。目前,三峡集团科研团队正在开发自来水厂污泥中高品质铁铝盐的提取技术,打造供水污泥与污水污泥协同资源化集成技术。
 
  六安市管网分布密集、系统复杂,城区380平方千米的8个污水片区内共有909.82千米污水管网、1514.9千米雨水管网,其产生的通沟污泥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不及时清理,容易降低排水管道的输送功能,造成排水不畅、引发积水和污水冒溢,沉积在管道内的淤泥雨天也会随雨水进入河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针对这一潜在风险,三峡集团积极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探索开发通沟污泥智能一体化处理设备,集成粗大物筛分系统、精细筛分系统、旋流除砂系统等关键装置,实现通沟污泥中粗大物质、无机物质、有机渣等组分的高效分离,并将末端筛分产品用于建筑骨料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泥水共治是三峡集团开展长江大保护的基本理念之一,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是当前水环境治理的必然需求。三峡集团立足于长江大保护,通过泥水统筹、产业协同、部门协作,针对污泥后续处理技术欠缺、处置出路不畅、技术路线不完整等共性问题,突破多源污泥处置的矛盾瓶颈,打造亮点突出的科技示范工程,实现多源污泥的有效处置,促进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原标题:泥水共治 资源循环树风向|六安引入“水管家”,三峡治水出成效③

热门评论

上一篇:2022年7月江苏省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

下一篇:湖南7月环境质量状况通报:11个市州空气“全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