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臭氧预报技术地方标准出台,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的“安全卫士”
- 2022/8/31 10:33:27
- 36036
- 来源:环保在线
- 关键词:臭氧污染防治空气净化
近几年,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深入,我国大气环境首要污染物PM2.5得到了有效控制,在2020年实现首次达标,到2021年进一步降至30微克/立方米。与此同时,另一大气污染物臭氧(O3)浓度却逐年升高,成为大部分地区夏季的首要污染物。在“十三五”末,全国337个城市中,有三成存在臭氧平均浓度超标。
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开启臭氧污染防治手段研究加速度。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为加强当地臭氧预报能力,实现臭氧污染防治时间、区位精准化,自2015年开始便针对臭氧规范化预报方法及流程缺失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业务实践,并成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方法”。
为了将这一技术进行转化推广,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起草了地方标准《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DB61/T 1570-2022)》,并在2022年6月正式发布,成为国内首个环境空气质量臭氧预报技术地方标准。内容上,该标准制定了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方案、工作流程、多模式臭氧预报及结果评估与优选、人工订正、预报会商等内容及相关要求。
另,针对人工预报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的特点,这一标准细化了人工经验订正环节,拟定了“天气形势分析初判臭氧等级”“相似案例对比初判臭氧浓度”“近期实况分析终判臭氧浓度”组成的程序化人工订正方法。组成的人工预报经验数据集,使人工预报有据可依。
预报机制的不断完善对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有何意义?
众所周知,臭氧污染形成的原因复杂且机理难以捕捉,工业、交通、居民等人为源、移动源以及植被等天然源都会释放臭氧形成的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加上目前我国还尚未全面开展臭氧污染研究,难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臭氧污染防控措施。这种情况下,事先对污染程度、范围和市场进行预判,便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有差别防控,以更低的成本减轻臭氧污染程度。
8月23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强调了这一点。有关发言人表示,“在预测预警方面,生态环境部逐步形成了天地空一体化的臭氧及其前体物综合立体监测体系,基本实现了短期精准预报和中长期趋势预报。”接下来,将紧抓重点行业臭氧污染前体物减排,进行精准管控和协同减排。
小结:
“十三五”以来,臭氧污染防治形势日趋严峻,今年在异常气候的影响下表现得更为明显,部分城市频繁启动臭氧重污染天气预警。因此,需加快臭氧形成机制研究、建立可靠的预报体系,以制定臭氧污染精准管控方案,实现其有效处理,从根源上减轻空气污染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