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以水为脉,以绿为底,描绘生态美卷

2022/9/6 9:09:50
11077
来源:中国葛洲坝微言
关键词:葛洲坝水泵设备
导读:近日,伴随着水泵的轰鸣声,强劲的水流从渠首源源不断从水管中喷涌而出,流向灌区农田。长江青林提水站试机成功,比计划工期提前一周。
  一座曾载入《长江图说》的古城,而今迎来新生。“武家穴者,北江所由分,合古者大江九穴之一”,语出清代《长江图说》,真实反映了古彭蠡泽武穴的地理状况——地处长江中游下段北岸,大别山南麓,鄂东边缘。如今,循着前人兴利除弊、治水安邦的足迹,中国能建葛洲坝广西工程局以水为脉,以绿为底,描绘长江青林提水站工程生态画卷。
 
  一叶泵船入江心
 
  春意阑珊,长江青林提水工程上的朵朵焊花迎风绽放。
 
  “这艘大船叫做浮坞式提水泵船,是我们为工程装上的‘智慧大脑’,主要由船舶和万向活络接摇臂输水管组成,能随着长江水位的涨落变化而自动升降,不仅解决了缆车取水移动频繁耗时长的问题,还提高了灌溉和供水保证率。”长江青林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王贵鲜介绍道。
 
  看似一叶轻舟浮于江面的泵船,实则钢结构耗材量巨大,长55米,宽15米,型深3米的泵船,单根直径1.6米的摇臂输水管就重达50吨,船体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显得尤为重要。
 
  为确保泵船建造质量,项目部焊将们卯足了干劲,不仅精心采用SC2011船舶设计软件进行3D模型仿真建模,而且还综合运用机械自动焊接和埋弧式自动拼焊技术,分别对船体底板、主甲板、舱壁板、内舷板等主要结构进行组合拼装,在大幅度减少焊道密气、内凹等问题频发的同时,保障高强钢薄壁钢管和厚壁钢管焊缝一次合格率达到99%以上。
 
  随着泵船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的“拔节长”,项目进度驶入了泵船与摇臂式钢联络管连接的“快车道”。为此,项目部紧急调配,配齐技术骨干队伍,成立长江青林提水站QC小组,围绕如何提高浮坞泵站安装质量合格率这一课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不断优化细化施工方案,并配备200吨级浮吊船顺利完成了泵船、摇臂输水管及机电设备安装,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
 
  宏伟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一艘装载着4台710千瓦水泵的泵船矗立于泱泱绿水之上,等待它的是引入长江之水“逆向”抗旱,以日提水量50万立方米,浇灌5.1万亩农田的“远航”。
 
  一帘波荡落碧湾
 
  风和日丽,微风徐徐,长江青林提水工程也迎来了汛前施工的“黄金期”,在距离青林提水站泵船约180米处的闸站出水港上,数台挖掘机、装载机正挥动“手臂”开挖土方,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清运土方,施工人员抢抓晴天少雨天气,紧张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座31米长,净宽12米的橡胶坝已初具雏形,以橡胶和作为受力骨架的合成纤维织物等制成的薄壁柔性结构,代替了钢、木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柔美的造型、流畅的线条成为一条生态的“绿丝带”。
 
  “橡胶坝是长江青林提水工程抗旱蓄水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项目部总工程师陆国念说道,为保证渠系适量通水,又最大限度蓄集抗旱水源,项目优先采用袋体柔性、止水性能好的橡胶坝作为坝体,在保持水位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坝高来调节水流量。
 
  在不绝于耳的机械轰鸣声中,项目部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蓄、引、抽、提等措施,利用橡胶坝的中空原理,在充气或者充水时,橡胶膨胀,坝体增高,积蓄水量,提高水位;需要泄洪时,放掉水或者空气,坝体高度降低,从而达到调节河道水位的作用,汇成了一曲“加油干”的大合奏。
 
  水岸同治提品质,水清岸绿增颜值。在橡胶坝建设中,项目部还全面考虑了生态、环境、景观、公共休闲等综合功能需求,充分挖掘河道坡、滩面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属性,创建多层次生态景观空间和多样的观景场地,再添市民健身休闲打卡地。
 
  一泓碧水润青禾
 
  稻田拔节孕穗期正值湖北抗旱工作白热化阶段。走进西港节制闸工程建设现场,只见3个施工标段同时进行,80多名建设者正全力冲刺长江青林提水站出水调试决战阶段,场面蔚为壮观。
 
  蓝顶红墙,安澜护渠。西港节制闸具有引江和排洪两大功能,设计引江流量20立方米每秒,排洪流量20立方米每秒。节制闸共3孔,单孔净宽4米,总净宽12米。底槛高程12.5米,闸顶高程约17米,闸室顺水流方向长6米。
 
  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并没有放慢施工速度,项目部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以关键工序24小时轮班的方式,日夜鏖战节制闸地基基础、底板、闸墩、翼墙等部位施工,为保质保量完成节点目标按下了“快进键”。
 
  “这样严峻的旱情,每分每秒都要用到刀刃上。”眼下,集水文化生态陈列馆、防汛抗旱指挥平台及河长制APP平台于一体的防汛抗旱会商指挥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在即,头上日月星辰,脚下热气沸腾,耳边不时响起的机器轰鸣声,催着项目部安全员黄若超脚步不停,提醒施工人员时刻紧绷安全生产“弦”,紧念安全生产“经”,紧抓安全生产“招”,落实安全生产“责”。
 
  科学安排、倒排工期,全线开工、交叉推进,换来了工程建设迈大步。近日,伴随着水泵的轰鸣声,强劲的水流从渠首源源不断从水管中喷涌而出,流向灌区农田。“长江青林提水站试机成功,比计划工期提前一周。”
 
  倾刻间,潺潺碧水已深入武山湖灌区“腹地”,为长至齐腰高的水稻“解渴”;不远处,村民们站在田间地头,望着微微垂下、接近成熟的稻穗,舒展紧蹙的眉头,露出丰收的笑容。
 
  因水而生、伴水而兴的武穴,如今正孕育着因治水而盛的金秋。(来源:中国能建葛洲坝广西工程局)
 
  原标题:以水为脉,以绿为底,描绘生态美卷

热门评论

上一篇:首创环保举行2022年中报业绩交流会——协同聚力,韧性发展

下一篇:“碳”求蓝色经济 首创环保服贸会上首次发布蓝色水工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