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凑个“七星连珠”~“捅破天”的技术环境监测必须有

2022/10/18 9:06:40
40564
来源:环保在线
关键词:环境监测遥感监测
导读:2022年10月13日,环境减灾二号E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回看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高分五号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等等升空的卫星,“七星连珠”已成啊!
  2022年10月13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E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首次具备全天候、全天时的业务化监测能力,有效弥补了光学遥感卫星易受云、雨等天气因素影响的不足。
 
  据悉,该卫星是环境减灾一号C星的接续星,配置了5米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应急数据处理分系统,在水环境遥感监测和自然生态监测方面都能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而连带上环境减灾二号E星,“七星连珠”已成啊!
 
  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2016 年12月22日,同样在酒泉发射中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成为我国首颗用于“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
 
  动态监测二氧化碳排放得以实现,而2016年还正是“变暖”、“雾霾”等词横行的时候,该卫星的发射更具有重大意义。据悉,该卫星“复杂姿态指向控制系统”让卫星能够大角度姿态机动,反演验证系统能够在获取卫星数据后计算出二氧化碳和气溶胶分布状况。
 
  高分五号卫星
 
  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据悉,这意味着我国在光谱成像等技术层面实现飞跃,4台大气探测载荷、2个水体陆地探测载荷,阵容强大,使高分五号成为世界上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
 
  社评,高分专项的实施大幅提升了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技术水平,高分五号则成为我国高光谱卫星遥感发展的里程碑,填补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
 
  2022年4月16日,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升空,其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据了解,该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CO2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
 
  卫星搭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首次实现全球范围CO2的主动激光高精度、全天时探测,探测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
 
  2022年8月4日,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发射升空,主要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陆地生态和资源调查监测、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等,并为环保、测绘、气象、农业、减灾等领域提供业务支撑和研究服务。
 
  据悉,“句芒号”可通过“激光雷达+光学相机”等手段获取数据,采用主被动结合的遥感体制,能更快速精准全面地捕获植被高度、植被面积、叶绿素荧光和大气PM2.5含量等核心数据,实现对地5角度观测,成为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推动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时代。
 
  高分03D35-09星和高分03D35-43星
 
  2022年8月10日,距离“句芒号”升空不久,#中国成功发射一箭十六星#的消息就迅速登上了热搜。10颗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6颗红外卫星,为我国光学遥感影像以及气象观测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撑。
 
  据悉,高分03D35-09星(西安航投一号)利用“GIS+遥感+大数据”针对环保、林业、水利等提供解决方案,高分03D35-43星(浦银一号)针对国土资源监测、智慧城市建设、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等。
 
  卫星遥感监测,在陆地卫星快速发展,以及高科技应用场景迅速扩张的当下,已经有了坚实的建设基础,并且在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区域监测、全尺度监测、全要素解译、全流程控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正在填补生态环境监测的空白领域,为复杂的生态场景“绘图”,为多点多线多面的环保工作赋能。
 
  “五基”协同天空地一体化,这是天基卫星、空基遥感、航空无人机、移动监测车和地面观测共同构建起的防御壁垒,也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全面迈进。繁“星”闪耀“捅破天”,开启“组网”升级新篇章!

热门评论

上一篇: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智慧监测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告急,监测评估冲上“一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