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前进,已建有5家环保热电厂

2022/12/2 9:06:37
20246
来源:东莞生态环境
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发电
导读:东莞市生活垃圾管理坚持“全链条建设”“终端处理倒逼前端分类”等原则,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通过前端定标扩面、后端收处扩能,着力构建四个分类收运、处理全过程闭环管控链条体系,初步形成了垃圾分类“东莞模式”。
  2021年,东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38万吨/日(年约506万吨);2022年1-10月,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39万吨/日(共约423万吨),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无废城市”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目前,东莞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已逐步推进。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建设,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
 
  东莞市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先后出台《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2021年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千点示范工程”集中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等政策,确定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个类别。
 
  根据以上政策文件,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片区建设,按照“三步走”思路,明确2020-2022年度任务目标,目前我市实现松山湖、滨海湾、4个街道垃圾分类全覆盖,28个镇积极推进中心区和30%村(社区)的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27%。
 
  收集处理链条基本完善,实现利用高效化、处置无害化
 
  目前东莞市生活垃圾管理坚持“全链条建设”“终端处理倒逼前端分类”等原则,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通过前端定标扩面、后端收处扩能,着力构建四个分类收运、处理全过程闭环管控链条体系,初步形成了垃圾分类“东莞模式”。
 
  ●厨余垃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处理链条。按照“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思路推进,现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厨余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共约1200吨/日,建立起厨余垃圾单独收运处理体系,其中麻涌、市区两座集中式厨余项目处理能力共410吨/日。采用“项目一体化”和“镇街自行收运”相结合的收运处理模式,为22个镇街(园区)的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餐饮单位、学校、企业等提供厨余垃圾收运处理服务。此外,东莞市已有30个镇(街)、园区共建成46个分散式厨余垃圾设施,分散式厨余处理能力共约790吨/日,主要为农贸市场、住宅小区等提供就地厨余垃圾收运处理服务。
 
  ●有害垃圾“镇收集、市运输处置”链条。对于有害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主要实行市场化、开放式的运作。全市设置715个有害垃圾投放收集箱,建有34个有害垃圾临时存放点,配置42辆有害垃圾专用收运车和1个有害垃圾收贮转运中心,各镇街(园区)将辖区内各产生源的有害垃圾收集至临时存放点,再由市统一采购的有资质企业前往各临时存放点进行收运和转移处理。
 
  ●可回收物“培育龙头、规范市场”链条。在推进回收网点建设、推动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工作的同时,建立东莞市再生资源回行业重点联系企业制度,以重点企业为抓手,逐步引导有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吸纳整合现有零散站点,升级改造为标准化回收网点,提高回收综合服务能力和行业组织化水平。
 
  ●其他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链条。全市已建有5家环保热电厂,焚烧处理能力可达14250吨/日,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在全省率先实现日产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目标。
 
  此外,东莞市已建成26座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并完善浓缩液处理系统,实现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无害化处理。存量垃圾有序清理,2022年1-11月清理约190万立方米,为城市发展腾挪空间约90亩。
 
  编辑|张郁珑  余淑贤
 
  原标题: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前进

热门评论

上一篇:广西2022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完成

下一篇:污水零直排丨衢州高新园区三举措助力标杆园区创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