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IGF观点 | 《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亮点解读

2023/1/14 9:19:50
16939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投资
导读:1月9日,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本文进行亮点解读。
  2023年1月9日,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战略部署,以“坚持绿色导向、坚持低碳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市场运作、坚持风险可控”为原则,提出提出八个方面三十条重点任务,以完善上海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推动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更好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本文从《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发布的背景出发,结合上海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对《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中提及的亮点措施进行解读。
 
  一、《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出台背景
 
  自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以来,国内各省市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探索。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从国家层面首次全面系统地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规划,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完善政策机制,通过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等方式,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保障和支持。
 
  立足上海市特点,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框架下,为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的通知》《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等政策要求,上海发布《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以推进“十四五”时期上海“无废城市”建设,为落实“双碳”目标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二、《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亮点解读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对积极部署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推进机制、全力服务重点领域绿色发展、主动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深入探索绿色金融合作模式、持续健全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逐步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绿色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八个方面工作作出细致安排,本文结合上海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选取了其中四个突出亮点措施进行解读。
 
  (一)积极部署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地方绿金指数排名,2021年评价周期内,上海市总体评价结果得分位于全国第七,在三个梯队中属于第一梯队,较上一评价周期上升七名,同时2021年10月发布《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后,顶层布局加快推进,区域动能进一步显现,2022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布《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区域实操指引,预计部分政策效应将在2023年予以更充分地展现,市场还将释放更大空间。
 
  本次出台的《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健全绿色金融发展规划,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承担绿色金融主体责任,明确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目标,根据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结合自身发展理念和经营特点,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战略、目标和规划,与此同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制定自身运营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在上述要求中,“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承担绿色金融主体责任”值得关注,当前承担主体责任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2022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层面,同时提出银行业保险业应将环境、社会、治理(ESG)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年11月,银保监会印发《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按产品维度及客户维度相结合的方式,分步骤统计各保险公司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也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供参照。良好的发展规划及制度环境,有助于明确绿色金融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应用范围以及相关机构对绿色金融的监管,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实体、参与实体、受益实体和义务关系等。
 
  (二)主动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当前,上海金融体系构建较为健全,能够更好整合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各类金融工具的市场带动作用。绿色债券方面,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债券数据库统计显示,2022年,上海绿色贴标债券发行规模为528.5亿元,同比增长352.48%;绿色信贷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6041.01亿元,同比增长40.93%;绿色保险方面,近年来,上海绿色保险成果不断涌现,2022年5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中国太保产险、申能集团、交通银行共同开发全国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通过“碳配额+质押+保险”模式,引入保险公司风险对冲机制创新,为重点控排企业充分挖掘碳资产金融属性,有效盘活碳资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上海多样化金融工具应用实现绿色金融市场效益不断扩大。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融资总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绿色保险覆盖面显著扩大,保障金额突破1.5万亿元。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地方金融生态总体分析,2021年评价周期内,上海金融生态整体水平得分位于全国第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体系比较健全,一方面市内金融业态全面,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及各类金融机构齐备,另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较好,有能力承担一些重大的金融改革和开放政策的推进。届时,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将基本建成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生态服务体系,推进兼具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各类经济活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成一批绿色金融行业标杆。
 
  (三)深入探索绿色金融合作模式
 
  上海利用“政会银企”联动提升绿色金融服务,2020年9月,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正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与此同时,市工商联(总商会)分别与上海银行、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包含约500亿元意向性融资授信额度。当前,上海绿色金融跨部门协作方面的实践仍然较少,还需进一步融合扩大,此外,存在的难点还包括金融与产业分属不同政府部门管理,缺少统一协作、全局推动的制度性设计等。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推进绿色金融跨部门协作,加强绿色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建设,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与政府、企业等多方加强合作,推进绿色金融产学研联动,多部门强化协同合作、信息共享,可以加强上海绿色金融工作的整体指导和协调,通过集成政府、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交易机构等各类金融服务资源,围绕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的生态保护及其投融资需求,发挥绿色金融信息交流、绿色金融发展研讨、投融资供需双方对接等服务功能,以提升金融机构满足企业、地方政府在生态保护、节能环保、减碳等方面投融资需求的能力。同时,通过多部门联合推动与配合,健全相关激励政策措施、发布相关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指引等,以达到加强资本市场对环保企业和绿色项目的支持。
 
  (四)逐步加强ESG信息披露机制
 
  2022年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提出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公司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或者单独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如公司年度资源消耗总量、公司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发情况、公司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以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增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意识。2022年10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建立金融市场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机制。当前,除环境信息披露外,上海还需推动建立碳金融评价标准体系。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各银行保险机构应主动公开自身绿色金融战略和政策,通过年度报告、ESG报告、官方网站等渠道充分披露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此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环境信息、碳排放数据的收集与评估,探索碳排放融资效益标准化测算方法与应用,鼓励保险机构研究碳排放数据模型,建立行业碳排放风险指数标准。
 
  三、《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意义及展望
 
  目前,“双碳”目标下,上海已在绿色金融制度建设、产品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多项举措,《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也从八个方面三十项重点任务对“十四五”期间上海“双碳行动”作出实践性更强的安排。为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建议加快落实相关措施,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一)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在与经济系统联系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新联系,是在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原则下的资金运行和资金配置过程与方式,需要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才能更好助力金融支持绿色发展。近年来,上海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政策下,已出台多部政策进行绿色金融制度建设。建议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对标国际的ESG信息披露机制,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碳金融评价标准体系。此外,建议以碳市场的建设为引领,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功能的健全和完善,下一步的建设重点在于行业、产品和投资人的扩容。
 
  (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随着绿色金融制度逐步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也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相较于其他省市,上海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践位于全国前列,建议扩大绿色金融产品覆盖范围,产品体系深入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绿色理财、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各类业务,延伸绿色金融服务边界,实现全产品、全链条支持绿色发展。此外,以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口,致力于低碳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和绿色运营,助力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发挥金融集聚效应优势
 
  金融产业聚集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新现象,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力。上海作为国内金融基础扎实的地区已形成集聚效应与辐射影响力,经济金融生态优势突出,一方面依托总部效应,发挥着中心影响力,对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吸引全国乃至海外更多优质资金、 绿色技术、专业人才等资源聚集。
 
  (四)深化绿色金融合作模式
 
  上海将依托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优势,重点培育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机构,加强监管引导,健全规范标准,深入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推进绿色金融跨部门协作,推进绿色金融银行业保险业合作,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区域合作方面,持续加强长三角绿色金融标准、产品和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作者:
 
  汪洵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
 
  原标题:IIGF观点 | 《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亮点解读

热门评论

上一篇:重庆市两部门印发《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下一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路灯节能升级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