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政策解读

2023/1/30 13:27:53
16891
来源:贵州省气象局
关键词:气象防灾气象预警
导读: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气象服务于农业、交通、能源、旅游、生态的能力大幅提升,保障了贵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公众民生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服务之一。
  《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贵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3〕1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我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构建了重大气象信息直报地方党政领导、多部门联动会商、“三个叫应”、地方领导到气象部门指挥调度等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降水“三个叫应”等做法在全国推广应用。建成了覆盖省、市、县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气象服务于农业、交通、能源、旅游、生态的能力大幅提升,保障了贵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公众民生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服务之一。
 
  《意见》对于加强我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确提出,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加强水资源安全气象保障、加强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加强交通运输气象服务、实施旅游产业气象赋能行动、强化粮食安全气象保障、实施山地特色农业气象赋能行动、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等具体任务。
 
  我省气象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明显。《意见》中提出“发展全灾种气象服务技术,建立基于影响预报的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多部门联合构建分灾种、分行业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能否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具体措施是建立健全分时段、分灾种、分区域、分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致灾临界阈值指标体系,重点发展1-7天中小河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镇内涝等基于气象风险预警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业务,通过上述工作,夯实第一道防线的工作基础。
 
  我省气象部门针对农业、交通、旅游等领域建设了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暴雨红色预警分区全网短信“绿色通道”稳定运行,手机短信年均服务超2亿人次。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美好生活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已不适应。《意见》要求,拓展新媒体气象服务,研发基于场景、基于位置、基于影响的贴身式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建设集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于一体的智慧公众气象服务支撑系统和5G消息支撑平台。深入打造“黔气象”品牌,推动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有机植入主要媒体、主流资讯、生活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等,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
 
  贵州已经构建了重大气象信息直报地方党政领导、多部门联动会商、“三个叫应”、地方领导到气象部门指挥调度等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降水“三个叫应”等做法在全国推广应用。但总的来看,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如: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衔接不够;多部门气象灾害风险综合预判、评估有效性不足;气象灾害承载力研究对政府指挥调度的支撑不够;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不足。《意见》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力:一是提升城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二是积极发展风险预警业务,三是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四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通过上述工作,切实提升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高,2022年8月以来全省发生的罕见持续性干旱,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全省已建(2648座)和新建水库水电站,更加细致的雨情监测预报信息才能满足水利设施防汛、水资源调度需要。
 
  我们将通过实施能源安全气象保障服务行动,进一步强化气候变化对能源安全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发挥气象科技创新在推进能源安全工作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为风、光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无缝隙高时空分辨率的涵盖短临到季节尺度的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预报业务,建设单机、集群式的风光资源和风光功率预报预测系统。建立能源调度气象服务业务,为我省电网调度运行决策、网源荷储协调控制以及电力电量计划平衡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与电网公司合作,加强导线覆冰、山火、地质灾害等精细化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分灾种气象灾害承灾体的致灾阈值和监测预警方法,保障全省电网通畅稳定运行。
 
  “十四五”期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95000公里,据公安部门统计,气象原因造成的高速公路事故已占到全部交通事故的40%左右。按照《意见》的要求,我们将基于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的需求,研发面向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路段(航段)的数字化交通气象要素预报产品。开展恶劣天气对分类交通致灾机理及预报预警模型研究,以及智能网格的高分辨率能见度、道路结冰、强降水等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建立快递物流配送天气保障与服务模型。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携程集团发布的《2022暑期旅游总结及趋势展望报告》显示,贵州避暑旅游高居榜首。但在旅游气象服务中,仍存在旅游气象品牌的打造缺乏融合创新,旅游气象景观监测不足、旅游景区气象优势和气象景观挖掘不深入等问题。按照《意见》的要求,我们将基于省市一体化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智慧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开展基于出行场景和风险影响的旅游气象服务,契合旅游热点开展花期预报、赏花推荐旅游线路、露营气象条件、漂流气象指数等系列气象服务。继续创建“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气候生态品牌。
 
  近年来,粮食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意见》的要求,我们将重点研究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的影响,建立气象灾害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估标准体系。针对作物关键生育期,提供更加精细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及时发布滚动农用天气预报。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轻气象灾害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建立主要粮食作物精细化服务“四分”产品清单,分区域、分阶段、分灾种和分作物开展精细化为农气象服务。
 
  目前我省已建设集成关键农事季节、气象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农用天气预报等功能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但针对茶叶、烤烟、辣椒、水果、蔬菜的山地特色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还亟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将基于省、市、县三级服务所需的基础农业气象数据、算法模型等,以建设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省市县农业气象业务平台实现全省各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内容的“一盘棋”。搭建省市县一体化特色农业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面向政府、涉农部门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服务需求开展定制式、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
 
  农村是防灾减灾救灾的最薄弱环节。乡村要振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不设防”的短板问题。预警信息的传播,是农村防灾减灾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意见指出,拓宽气象预警信息乡村传播覆盖面.就是要针对乡村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各节点再传播机制,特别要针对边远农村、山区,通过各传播节点的人际传播,努力实现预警传播无盲区、无死角。共建共享共用涉农涉灾部门基础设施,完善针对乡村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和预报预警系统,提升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同时还要有效发挥气象服务“趋利避害、减灾增收”的作用,强化脱贫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我省生态系统观测相对比较薄弱,地气交换、水分循环、碳源碳汇、山地冰雪等领域观测存在不足,根据《意见》要求,我们将建立适合低纬复杂山地特点的生态气象遥感监测业务,为贵州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开展雷公山温室气体监测与动态跟踪研究,为贵州建立区域碳监测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山地自然生态系统气候价值评估,为实施经济发展与生态产品总值“双考核”提供支撑。提供中心城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和全省大气污染潜势预报产品,通过贵州卫视联合发布全省和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生态气象服务形成“省一级业务,省市县三级服务”业务布局,以省级为主,服务能力向市、县级辐射,省级为市、县级气象部门生态文明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原标题: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政策解读

热门评论

上一篇:《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政策解读

下一篇:《山西省“十四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出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