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10项主要任务,推动东莞市635条河涌水环境持续改善

2023/4/18 9:33:17
20724
来源:东莞生态环境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污水处理
导读:根据《东莞市2023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东莞市今年将实现全市635条河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推进十项重点任务。
  近日,《东莞市2023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东莞市今年治水工作目标,制定十项主要任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工作目标
 
  1、9个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
 
  2、国考断面汇水单元36条重点一级支流全面达标,劣V类比例为0
 
  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全市635条河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消除劣V类水质比例80%以上
 
  4、镇级黑臭水体消黑比例达80%
 
  5、全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以上、城镇污水厂进水BOD浓度100毫克/升以上的规模占比达45%
 
  主要任务
 
  巩固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
 
  以沙田泗盛国考断面为攻坚重点,实施源头管控与依法治污,加快东江下游片区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排污口综合整治、暗渠综合整治、工业污染管控、河道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深入推进国省考断面水质提升工作,持续推动汛期重点断面突出问题整改及跟踪评估。深入开展国考断面所在水体一级支流达标整治,建立一级支流监测管理台账,动态调整“一河一策”治理措施,重点针对寒溪河等长期不达标一级支流实施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形成问题台账,限期销号。
 
  持续强化优良水体保护
 
  加强重要江河湖库水体保护,强化重要供水通道与水库型饮用水源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推进东江及五点梅水库、罗田水库、大溪怀德水库入河入库重要支流综合整治。做好东江等重点水体蓝藻水华防控,强化水华预警监测及形势研判,提升水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和水源保护区标准化建设监管,持续推进新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及规范化建设工作。建立完善乡镇级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清单并分类整改,强化日常巡查和水质监测监控。加快推进全市供水一张网,协助完成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动松山湖水厂、芦花坑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
 
  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
 
  强化污水处理“一厂一策”问题整改,推动污水处理厂BOD进水浓度总体提升。全面启动全市截污主干管改造提升项目,实施截污次支管网截流井、收水口、拍门等问题点整改。加快补齐污水收集系统短板,填补镇村管网空白区。开展重点管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摸底排查,常态化推进地块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与改造。合理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加快实现污水管网“一张网”信息化管理,加强排水许可管理,强化全市污水处理厂、分散式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监管。
 
  深入推进工业污染防治
 
  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格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准入。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加强排污许可证后执法监管。对重点流域和重点控制单元进行定期检查与突击执法。对水质未达标断面,依法通过严格建设项目审批、污染物减量置换等方式严格建设项目管理。推动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强化镇、村级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施工业园区污水自行治理达标排放和限期退出市政公共污水管网系统。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继续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持续优化畜禽养殖空间布局,加快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及资源化利用。以规模化养殖场、连片养殖场为重点开展水产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推动养殖尾水循环利用、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持续推进农药化肥绿色增效,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以民生实事任务为抓手,推进农村污水整治,推动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加快未完成治理项目建设进度。
 
  深入推进港口船舶污染治理
 
  推进400总吨以上船舶配备符合排放标准的水污染物储存或处理设施;支持船舶含油污水接收处理企业延长产业链。完善港口码头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推动码头污水管网与公共污水管网衔接。推动港口、船舶修造厂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接收和预处理设施建设。
 
  扎实推进入河(海)排污口整治
 
  组织开展全市尚未开展排查的水库、湖泊入河排污口补充排查,动态更新排污口清单台账。建立问题排污口整治清单,分类分步推进规范整治。规范排污口建设、审核验收、维护管理和监测监管要求。
 
  深入推进内河涌剿黑消劣治理
 
  发挥河湖长制优势,落实黑臭水体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提升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加快推动镇级黑臭水体治理。深化全市内河涌综合整治,常态化开展全市内河涌监测和智能化管理,推动河湖日常保洁。强化暗渠综合治理及精准溯源,实施截污及暗渠收水范围雨污分流改造,有条件的暗渠实施“返清复明”工程。
 
  稳步推进重点河湖水生态扩容修复
 
  加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所在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落实东江、东引运河、石马河等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目标,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开展全市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数据档案。探索在石马河、东引运河-寒溪水等实施水生态修复重点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下游、河流交汇处、重要河口等建设湿地公园。
 
  探索构建绿色生态水网
 
  加强全市水污染治理和水网疏浚贯通。推进美丽河湖创建,组织全市美丽河湖遴选竞评,参与省级、国家级美丽河湖评选。高标准推进东江、石马河、东引运河、环滨海湾等主干碧道建设。
 
  主管|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撰稿|何闪闪
 
  原标题:10项主要任务,推动全市635条河涌水环境持续改善

热门评论

上一篇:《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辅助执法管理规定(试行)》印发,5月17日起施行

下一篇:《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