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监测成效显著
- 2023/5/29 13:35:06
- 20376
- 来源:生态环境部
-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监测船
2023年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蒋火华: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六五环境日到来之前,与大家见面。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对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和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
一、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
按照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2022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今天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年度改善目标顺利完成。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好”、四个“稳定”。
一是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十三五”以来可比数据已实现“七连降”。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3年稳定达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首次降低到1%以内。
二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实现“十三五”以来“七连升”;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三是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保持改善趋势,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为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四是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五是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总达标率分别为96.0%、86.6%,同比分别上升0.6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
六是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6,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属良好,与2021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同时,从今年1-4 月的最新监测数据来看,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在加大: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7%;优良天数比例为80.4%,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二、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三份监测改革文件,深刻阐释了新时代“监测网络怎么建、监测机构怎么管、监测数据怎么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成效最显著的十年。
一是监测网络“全覆盖”。国家直接组织开展监测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等环境监测点位达1.1万余个,实现了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重点流域全覆盖、省市交界全覆盖、管辖海域全覆盖。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水里有监测船,地面有走航车,构建起守护祖国绿水青山的“监测天网”。
二是数据质量“大提升”。基本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建立“谁考核、谁监测”的全新运行机制和“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推动环境监测弄虚作假纳入刑法修正案(十一),持续保持打击弄虚作假行为的高压态势。监测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公众感受和监测数据更加一致。
三是监测信息“快、实、新”。及时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信息的需求,实时发布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信息,每周(暑期)发布海水浴场水质状况和游泳适宜度信息,每半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每月、每季度发布空气和地表水质量状况,每季度发布海水水质数据,每年发布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权威、高频、实用的监测数据成为指导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公共产品。
下一步,监测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按照主题教育的部署,牢牢把握“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这一工作主线,抓好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加强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两个重点”,着力提升监测基础能力、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应急监测能力“三个能力”,深化碳监测、水生态监测、新污染物监测、智慧监测“四项试点”,做好空气、地表水和海洋、地下水和土壤、生态、噪声“五大监测”,努力实现“美丽中国哪儿美,监测数据告诉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监测力量。
刘友宾:谢谢大家。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