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义乌市探索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大蝶变”

2023/9/20 7:20:11
13301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关键词:减污降碳可回收物
导读:近年来,义乌市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深入探索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路径”,打造赤岸镇绿色循环产业园,将生活垃圾处理及传统造纸、印染产业废弃物处置与能源供给需求相耦合。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数字中国、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要求,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改革争先创优,加强改革经验推广推介,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为浙江“两个先行”提供支撑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网”“浙江省生态环境政务网”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改革之声”栏目,择优登载各地各单位改革工作的创新做法、亮点成效,并同步推送省厅“官微”,供各级交流借鉴、互促共进。
 
  近年来,义乌市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深入探索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路径”,打造赤岸镇绿色循环产业园,将生活垃圾处理及传统造纸、印染产业废弃物处置与能源供给需求相耦合,形成了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三废”协同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双循环”发展模式。赤岸镇绿色循环产业园入选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全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杆项目。
 
  一、聚焦全生命周期减量化,实现“单循环”到“双循环”蝶变。一是社会“外循环”。构建全社会资源回收、处置、利用循环体系。每年处理生活垃圾超100万吨、污水处理厂污泥36万吨,两项处理可发电3亿度;每年处理餐厨垃圾19万吨,可产生沼气1000万方;每年回收废纸50万吨,生产包装纸60余万吨,对家具等大件垃圾进行破碎和回收利用,形成1万吨大件垃圾和4万吨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能力。二是园区“内循环”。实施固废、废水、废气等资源“内循环”利用,实现各类资源“零浪费”。造纸污泥经干化除水后用于焚烧发电,年处理造纸污泥3万吨;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渣,按工业固废和金属材料分类处理,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回收利用;造纸废水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后回用。园区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0%以上,每吨纸耗水小于5吨,远优于行业标准8吨水平。三是数字赋能园区建设。引进海康威视、深圳智盈等数字化系统,建设园区智慧能源平台和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园区在线监测全覆盖,主要排放物实时一屏掌控。
 
  二、聚焦全要素资源化,实现垃圾焚烧厂到“花园式工厂”蝶变。一是高标准改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日,实现全市生活垃圾“零填埋”,每年减少碳排放24万吨。二是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垃圾渗滤液、生活污水等废水回用率达76%,其他生产废水在厂内回用后回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循环利用”。三是建成集中供热二期项目。日供热量达到6000余吨,在满足园区内企业的同时,还为周边100余家中小企业实施集中供热,每年减少碳排放9万吨。四是建设污水沼气、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气冷电多联供项目。通过联合生产热能、电能,将集中供热向多联供拓展,减少能源多次转换损耗,显著提高燃料利用率,年减少碳排放7万吨。
 
  三、聚力全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排放减量”到“产值增量”蝶变。一是经济效益。园区每年向全社会发电4亿度、供热220万吨,近3年产值年均增长22.5%,2022年达到30亿元。二是生态效益。近3年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年均下降17.7%,每年减少碳排放40万吨。三是社会效益。解决了废水、垃圾、污泥等城市“排泄物”问题,实现“一般固废不出市”。园区以打造低碳产业文创园为目标,正在建设垃圾分类科普馆、“双循环”科技走廊,提升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应用,打造智能化科普馆,2022年被评为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原标题:(改革之声)义乌市探索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路径” 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大蝶变”

热门评论

上一篇:淮北市杜集区推进“三项整治”打好碧水保卫战

下一篇:宿州市四措并举扎实推进扬尘治理守护“宿州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