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我国已有50个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项目,反渗透膜“造水”风口已至

2023/10/10 14:56:01
36603
来源:环保在线
编辑:小易
关键词:海水淡化膜材料污水处理
导读:《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133个,占总工程规模的64.91%,为目前的主流技术手段,而这也是头部企业布局的重点。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地球人口达到80亿,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将率先凸显出来。
 
  水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为了维持工业生产用水与居民生活用水之间的平衡,积极应对气候危机,人们开始通过种种技术手段,向面积广阔的海洋“要水”。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用水需求旺盛,已经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先行军之一。
 
  国家层面认为,海水淡化利用将是解决中国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沿海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9月27日,在对2022年海水利用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了《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反映我国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0个,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50个,实现了自2020年以来的“三连跳”。而这些海水淡化水主要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2022年,新增用于工业用水的海水淡化工程主要也是为石化、钢铁、电力等高耗水行业提供高品质用水。
 
  技术层面,截至2022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133个,占总工程规模的64.91%,为目前的主流技术手段;用低温多效技术的工程17个,占比34.81%;多级闪蒸技术的工程1个,占比0.26%;正渗透技术的工程1个,占比0.02%。现阶段,从事海水淡化业务的企业在布局时,也普遍看好反渗透膜几乎是,如碧水源。
 
  碧水源答投资者提问中表示,海水淡化技术是公司核心技术之一,公司已经拥有自主研发建成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生产线,并针对反渗透膜生产线设备国产化需求,将反渗透基膜生产线、界面聚合生产线国产化,制膜速度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其“UF-RO”为核心的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具有产水量高、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现已经在沿海地区有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进海水淡化装备国产化进程。“流域典型地区海水淡化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低碳节能海水淡化及资源化关键材料研发及技术示范”项目等均被作为重点转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亦提到了“混合基质型水处理膜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等。
 
  早在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2016年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中,就已经提出“到 2020 年,海水利用实现规模化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则明确要建设4-6个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求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并实现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
 
  2021年,全球海水淡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2.9亿美元。机构据此预测称,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枯竭和海水淡化技术的快速改进预计将推动海水淡化市场的增长,2022-2028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将以8.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8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规模将达346亿美元。
 
  根据世界水资源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25年将有35亿人面临缺水。在我国,节约用水已经深入人心,发展海水淡化利用也将成为增加水资源供给、优化供水结构的重要手段。

热门评论

上一篇:101项!2023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出炉

下一篇:污水厂的处理流程中的工艺细节管理—污泥处理段的工艺细节管理(调理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