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五十年:推动风电领域的国际合作,受益者已不仅仅是中国,包括全球各地
- 2023/10/19 9:25:25
- 15231
- 来源:CACE可再生能源专委会
- 关键词:风力发电清洁能源
2023年10月16日下午,“风起五十年”主题论坛在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开幕式上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是风电大家庭一次难得的聚会,邀请了全球现代风电技术与产业的缔造者和开拓者,包括几位中国风电行业的“老朋友”相聚一堂,回首五十年的风雨兼程,展望繁花似锦般的美好未来。
论坛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与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席执行官Ben Backwell共同主持。8位来自全球风电行业的嘉宾分享了自身从业经历,阐述对未来风电发展的看法。
在论坛中,西门子风电前CTO、Stiesdal公司CTO Henrik Stiesdal首先分享了自己对风电技术进行探索与研究的过程。有趣的是,Henrik Stiesdal开始研制风电机组的初衷,是他父亲的农场希望获取到更有经济性的能源。在气候变化问题出现后,他的目标有所变化,那就是通过风电避免气候变化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谈起对中国风电30年发展的感受,他认为中国最初只是一个追随者,今天已经可以与欧洲肩并肩发展,甚至在不少领域都是“领头羊”。
30年前,Henrik Stiesdal曾作为Bonus风电机组的技术负责人,参与过中国达坂城风电场建设。在这段记忆犹新的经历中,他对与中国团队的共事感到开心。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武钢当时正是达坂城风电场的场长。他回忆了以Bonus公司为代表的外国风电企业的专家,如何细致入微地给予技术支持。在谈起20年前多次前往定丹麦考察学习的经历时,武钢表示,当时丹麦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RISO)始终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开放了大量技术资料,帮助中国风电提升技术水平。武钢总结到,中国风电工业是从国际化合作开始的,未来也一定要与这些国家携手并进。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在论坛上同样谈及了达坂城风电场,以及朱日和、东方、汕头汕尾等其他国际援助风电项目。他认为中国最早的风电项目大多得到过国外支持,甚至包括一系列技术培训等。应该感谢这一段时期的国际合作,使中国风电行业交了一批外国朋友。今天,推动风电领域的国际合作,受益者已不仅仅是中国,也包括全球各地。目前,能够切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抓手之一就是新能源,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Garrad Hassan创始人、前CEO Andrew Garrad分享了自己首次进入风电领域的过程。当时他还能够背起风电叶片,而如今风电叶片的长度已经达到120米以上。Andrew Garrad认为,对风电模型的开发和验证,是令他最为着迷的一件事,所以希望将数字建模技术应用在风电领域,而金风科技正是GH公司的第一个客户。在不少国家,风电的投资、规模化发展与电网建设是热点话题,而在中国这些能力的提升却非常迅速,这是中国的优势。在谈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时,Andrew Garrad认为风电机组应向高可靠性方向持续优化。
中国风电政策体系的建立过程,有中国的创造与智慧,也有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长史立山举例谈到,风电特许权招标的测风与可研工作,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为中国风能资源评价打下了基础。而对可再生能源的立法与规划,以及后续配套政策的制定,则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支持。尤其是2009年开展的中丹项目,支持了2050国家战略的研究工作,通过一系列模型预见未来中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形态。这些实实在在的国际支持,使中国风电学到了很多最新的发展思路。
Arthouros Zervos是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主席、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任主席,经历横跨风电产学研等领域。在他看来,2000年左右欧洲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风电通过国际合作逐渐成为了全球的产业。他引用前几年所做的市场分析,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潜力巨大。2005年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的成立也有中方的参与,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是无法成功的,这是一个转折点。Arthouros Zervos觉得今天中国风电产业如此成功,离不开国际之间的合作,这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论坛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施鹏飞分享了早年参与风电国际合作项目的故事。1986年,他作为技术顾问全程参与了比利时赠送的4台200千瓦风电机组的安装调试,项目安装于福建平潭。外国专家刚开始对安装队使用土办法吊装感到不安,当机组安装好后,则对中国工人的能力表示非常佩服。比利进政府提供的人员培训,帮助中国具备了风电叶片设计和制造能力。1986年,他陪同英国海外开发署官员来华考察,英国政府还提供了几十台微型发电机,给没有电网的山区、岛屿使用,有渔民家还借此洗上了热水澡。
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回忆起从电力设备制造商进入风电行业的情形。当时,了解到变流器可能是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650千瓦以下的机组有60%依靠进口,兆瓦级机组建立了国际供应链,在参观金风科技的工厂、达坂城风电场后,决定进入风电领域。在与欧洲专家的交流中,确定了机组向大型化、轻量化、免/少维护的发展方向,最终在半直驱、紧凑型设计上取得了突破。中国风电是在学习了欧洲技术思维、工业思维和制造思维上做到0到1的突破,建立起适合中国风况的供应链体系。这个过程中,创新是风电根本的内在驱动力。
参加论坛的嘉宾还对未来风电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方向作出了展望。为实现无碳能源社会,需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风电,生产与消费绿电。无法采用电气化能源的生产工艺,必须要去利用基于绿电的非碳燃料,包括制氢、制氨等“Power to X”等技术,从而为全球风电产业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实现这些创新技术与发展模式的加速发展还存在有诸多挑战,需要各国进一步加强互动、共同应对,这为全球开展更为紧密的技术与经济合作创造了机遇。
正是基于对风电的热爱,中国及全球各国的众多风电前辈,以先行者的姿态,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筚路蓝缕的奋斗征程。他们中有技术创新引领者,有政策创新推动者和奠基人,有众多的企业领袖。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海。正是所有人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才铸就了风能人的精神。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风电的今天。开幕式的“风电先行者”活动环节,邀请了中外风电产业先行者的代表到场,向他们致敬与致谢。
回溯来时路,展望新征途。前行者们的经验与力量,激励着全体风能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携手推进风电这一关乎全人类福祉的共同事业,使它成为全球范围内可负担的绿色能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原标题:风起五十年:推动风电领域的国际合作,受益者已不仅仅是中国,包括全球各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