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别让“就业难”问题,影响到环保后继人才的培养

2023/10/24 9:13:31
19587
来源:环保圈 伏波望族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环保产业
导读:此前有消息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拟将环境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向教育部申请撤销备案。不过有知情人士称,该校其实只是将原来的“环境科学专业”扩展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所谓的“撤销”是一个误读。
  1 不是撤销是升级,“环境科学专业”扩展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知名高校拟撤销环境专业,原来只是虚惊一场。10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发布了一则《关于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的公示》。公示称,学校拟将环境科学(082503)等6个本科专业向教育部申请撤销备案。随后,这则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大家猜测,“环保圈”也转发了一篇行业媒体的相关报道。
 
  不过,在“环保圈”的这篇文章下面,有知情人士留言称,该校其实只是将原来的“环境科学专业”扩展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所谓的“撤销”是一个误读。
 
  10月22日,公众号“环境人Environmentor”也表示,他们联系了中科大环境专业相关老师,与新闻中误传的不同,中科大并未撤销环境专业,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和升级。实际上,中科大正在实施宽口径培养,将之前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与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理科专业)组合,扩展成为现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科专业),培养工作由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校直属)承担。
 
  应该说,这次专业调整体现了中科大对环境类专业的重视。
 
  至此,关于此次事件的另外一个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原来,中科大并不是简单地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撤销,而是将其与环境工程专业进行组合,扩展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事实上不是撤销,而是升级了。当然,目前这些消息也只是知情人士的说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尚未进行正式的回应。更加确切的结论,还要等待官方回应。
 
  2 环境专业“就业难”,“很多人不从事本专业”
 
  “撤销环境专业”一事,原来只是误读。不过,这次事件虽然过去了,但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深思。应该说,这次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它一不小心击中(或者叫误伤)了很多环境专业毕业生的一个软肋——就业难。就业难,导致很多环境专业的毕业生最后都转了行。
 
  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有读者表示,不管是撤销也好,扩展也罢,其实都无法改变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环境专业就业难,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只是个别现象?
 
  2020年毕业季,《中国环境报》曾经对此进行过报道:
 
  “毕业典礼都过去半个月了,可我的工作还没着落。”深夜,水处理专业硕士毕业生乔梓薇发了一条朋友圈。进入暑假后,乔梓薇知道,留给她的时间不多,机会也将越来越少,因为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已经整装待发,即将杀进求职场。除了媒体的公开报道,一些高校自己也分析过环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扰”及应对措施。
 
  例如,10月18日,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员陈峥就发文表示,伴随着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学生就业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阻力。
 
  总之,环境专业“就业难”,可能不只是个别网友的吐槽或抱怨,也不光是某一两所高校面临的问题,而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普遍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3 “就业难”的最大危害是影响后继人才的培养
 
  环境专业的毕业生为啥不好找工作?原因比较复杂。这里边,有该专业自身属性的问题,包罗万象,学生在校期间很难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全部技能和知识;也有一些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不排除老师教学水平的问题。
 
  不过,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在学校之外。虽然现在看起来全社会对环保都非常重视,相关的政策也是层出不穷,但落实到产业层面,其实还有很多乱象,比如专业需求度低,许多环保的活都被土建、给排水干了。
 
  说到底,现在的环保工作,可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是解决最着急的活。雾霾来了,先把工厂关了;黑臭水体有了,先把污水处理厂建起来。
 
  只是关闭工厂、新建污水处理厂,可能确实不需要太多的环境专业毕业生。只有当环保工作进入更难、更深、更精细的阶段,需要真正把污染物治理好的时候,才是真正需要环境专业人才的时候。
 
  而当下我们遇到的问题——环境专业“就业难”,很多毕业生被迫转行。其最大的危害是,它可能进一步影响到环境专业新学生的招生,使得未来的环保事业面临人才短缺的瓶颈。
 
  毕竟,如果新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听到“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的传言,那么对于他们的专业选择肯定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而众所周知,在各项基础资源中,人才又最重要、最关键的要素之一。要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量的环境专业人才必不可少。因此,影响后继人才的培养,才是环境专业“就业难”问题的最大危害。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除了高校、学生自己的努力之外,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社会、行业的改变。刚才说过,环境专业“就业难”,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环保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先要解决简单的“有没有”问题。
 
  只有当这些环保设施真正建起来,开始用的时候,想要用得好、用得快、用得省钱,才是环保专业人才的用武之地。
 
  就像生态环境部说的那样,“十四五”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从“坚决打好”变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也只有当环保工作进一步深化,矛盾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的时候,环保专业人才的机会才能逐渐显现。
 
  从这方面讲,什么时候环境专业的毕业生不再为“就业难”问题发愁了,可能才是环保工作真正得到深化的时候。
 
  原标题:别让“就业难”问题,影响到环保后继人才的培养

热门评论

上一篇:公安部李剑涛:今年1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400余起

下一篇:IIGF首席观点 | 刘锋:双碳目标是全体公民的责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教育需从娃娃抓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