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砀山县保护“黄河鲤”共治“水生态”
- 2023/11/24 13:07:53
- 11907
- 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
近年来,砀山县着力在改善黄河故道水生态环境上下大气力,遵循“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总体思路,提升提高生态意识,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持续抓好黄河鲤鱼保护区禁捕工作,全力打造人水和谐共生的水环境,再现鱼跃虾欢的“美丽故黄”水生态。
一是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砀山县黄河故道是黄河旧时改道在砀山遗留的故黄河,是天然的鱼类产卵场、越冬场和索饵场,是天然渔业种质资源库。2016年农业部批准,在砀山建立故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河鲤保护区位于砀山故黄河水域及沿岸滩涂,河道全长约46千米,总面积1340公顷,其中核心区285公顷、实验区105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黄河鲤鱼。建立故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遗传育种价值与生态价值,促进了故黄河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野生动物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
二是建立人防技防执法监管体系。砀山县强化禁捕日常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2020年,印发《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退捕工作方案》等系列禁捕文件,在黄河鲤保护区开展各项执法行动,通过陆上和水上巡查常态化监管,清理违规渔具。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建立渔政信息指挥中心,专人负责禁捕工作,在保护区安装监控视频、小目标雷达,配备渔政执法车、渔政执法快艇和无人机,充分发挥“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的智能化监管功能;同时,健全7×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对禁捕水域实行全覆盖、无死角监管。
三是推深推实专项执法行动。对标2023年长江十年禁渔中“三年强基础”的收官之年措施要求,以强有力专项执法行动巩固禁渔成果。截至2023年10月,砀山县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35次,共出动执法人员630人次,检查保护区120余次,查办非法捕捞案件2起,清理地笼、花篮、丝网、钓具等各类违规渔具80多张(套),禁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砀山县2023秋季黄河鲤保护区违规渔具集中销毁活动,以“筑牢生态防线,守护一江碧水,保护黄河,保护家园”为主题,执法人员现场共销毁地笼30个、丝网30副、花篮200只,总价值7600多元。销毁非法渔具活动结束后,各部门还联合巡查黄河鲤保护区,紧紧围绕河湖岸线监管、水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重点巡查故黄河上下游、左右岸是否存在严重影响行洪的问题,是否存在乱建、乱采、乱占、乱堆等“四乱”问题,是否还存有非法捕捞的现象,并探讨河湖联合治理优化举措。
四是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8月中旬,砀山县2023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黄河故道中游林屯水库举行,100余万尾鱼苗“游入”黄河故道,保护了黄河故道的生态环境,为黄河故道增添了活力。在砀城镇林屯水库活动现场,县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护渔员和热心群众积极参加放流队伍,一起将鱼苗投放到河中。鱼儿们来到新的生长环境,在水里优哉游哉,尾巴随水摆动,与同伴嬉戏玩闹。此次增殖放流投放的有鲤鱼、草鱼、鲢鱼等优质鱼苗100余万尾。据了解,自2016年黄河故道砀山段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批准成立以来,砀山县已在黄河故道举行了6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鱼苗近400万尾。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养水”的方式,恢复黄河故道流域鱼类资源,优化种群质量,增加种群数量,改善水域群落结构,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五是实施河道衰死水草清理。砀山县河长办明确河道衰死水草清理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工作步骤,各镇对境内所有河道水草开展清理,由砀山县水利局牵头对黄河故道重点河道集中排查,进行逐河、逐段排查、逐个验收,力争排查、验收工作不留死角;县河长办牵头暗访督查,督办整改进度。在2023年砀山县衰死水草清理工作,各镇共出动500余人次,出动船只180余次,清理河道长度约238.8公里,清理垃圾约356.7m³,清理水草502.7m³,真正做到河清水畅,保障了河道行洪安全、水质不受污染,为建设幸福美丽新砀山打造良好的生态水环境,重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崭新画面。
原标题:宿州市砀山县保护“黄河鲤”共治“水生态”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