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向“幸福出发”!扬州仪征河道更美了

2023/12/23 10:53:45
13859
来源:江苏治污攻坚
关键词:幸福河湖水环境治理
导读:截至目前,扬州仪征市已完成投入200多万元,创建生态河道4条6.69公里,维修小型水工建筑物10座,铺植草皮播撒草籽46000平方米、植树近3000株。
  一条河流、一汪湖泊,不仅是家门口的风景、生活的诗和远方,还是生态文明的基石、经济发展的血脉、美好生活的根源、历史文化的载体。近年来,仪征市不断推进“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建设,马集镇累计完成大鲍冲心河、小王庄水库及大鲍水库3条幸福河湖创建,让幸福河湖更好地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生态修复,“痛点”变成“亮点”
 
  今年年初,根据前期的摸底调查,马集镇按照“水有深度、岸有绿度、坡有亮度、河道畅通”为标准进行整治与生态修复,不仅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求,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河道面貌、维持水生态平衡,做到一举多得。
 
  综合整治,集中解决了河道两侧乱垦乱种、河坡高低不齐、河面脏乱等问题,河道颜值和观赏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投入200多万元,创建生态河道4条6.69公里,维修小型水工建筑物10座,铺植草皮播撒草籽46000平方米、植树近3000株。
 
  共治共享,人人都是“民间河长”
 
  作为“行政河长”的“同盟军”,“民间河长”是“双河长”水环境保护机制中接地气、察民意的重要一环,肩负着推进河湖治理全民参与的重要使命。将“民间河长”纳入河长制体系,是马集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水生态管理新格局的关键一步,营造出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环境的良好氛围。
 
  马集镇发挥“民间河长”在宣传治水政策、监督河长履职、传递群众呼声、收集反映民意的作用,形成群众反馈、“民间河长”巡查、“行政河长”调度、属地落实整改的联动机制,打通合作治水的“最后一公里”,奏响政府、群众联手治水、联动护河的新乐章。
 
  建章立制,消除问题长效管护
 
  以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与管护为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纵深实施,全面治理,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明确整治和管护标准,层层落实责任。水利站等部门不定期巡查辖区河道,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治方案,明确专项资金,确保生态河道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建立河道长效管护考核机制,由镇村共同落实管护责任,明确管护范围和管护主体,组建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资金,并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已建好的生态河道和整治后的废沟塘不反弹,全力维护好“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面貌。
 
  来源|仪征市攻坚办
 
  原标题:向“幸福出发”!扬州仪征河道更美了

热门评论

上一篇:留下街道:人居环境更美,“污水零直排”建设走深走实

下一篇:招远市获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成果优秀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