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宁波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慈溪市打造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新高地

2024/2/29 13:10:45
14111
来源:宁波生态环境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水质监测
导读:2023年,慈溪市9个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功能达标率和优良率均达到100%,历史首次实现双百目标,成功突破治水瓶颈,为受困于水生态禀赋短板、水环境治理难题的平原河网地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治水经验。
  近日,2023年度宁波市生态环境系统十大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揭晓。这一批案例有效彰显宁波辨识度、体现示范引领性,有力推动我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呈现新气象。2月19日起,“宁波生态环境”推出“改革创新案例”巡展,展示生态环境治理优秀成果。
 
  今日展示慈溪分局选送的《改革治水体制机制 打造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新高地》。
 
  慈溪市坚持以“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为工作准则,紧盯部门合力不够强、属地权责不明晰、整治方法不到位等堵点痛点,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等系列举措,系统解决部门治水疏于联动、断面复杂难于定责、工作棘手处于被动等掣肘难题,逐步构建起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2023年,慈溪市9个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功能达标率和优良率均达到100%,历史首次实现双百目标,成功突破治水瓶颈,为受困于水生态禀赋短板、水环境治理难题的平原河网地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治水经验。
 
  聚焦体制改革
 
  构建部门协同体系
 
  一是优化治水机构效能。成立宁波首个实体化运作的常设治水机构—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后调整为市生态文明促进中心),一体化推进全市治水指挥、规划、考核、督办、协调等工作职能,进一步理顺水环境治理体制机制。
 
  二是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慈溪市人大常委会以贯彻落实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全面推进兴水治水的决议》为主线,对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完善治水监督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三是深化绩效考评功能。建立“比作风、赛业绩”生态报表考核机制,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五水共治”、“甬有碧水”重点任务推进等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同时把生态报表得分纳入年度镇(街道)目标管理绩效考评。
 
  聚焦机制创新
 
  拓宽区域协作路径
 
  一是探索制定补偿办法。在宁波市率先出台《慈溪市试点开展流域上下游镇(街道)横向生态补偿的实施意见》,围绕省控浒山东断面、市控三塘江断面开展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以及其它需要支持水环境提升的工作事项。
 
  二是科学布局监测站点。对重点河道按镇域进行划分,选取县控及以上监测断面、镇域交界、重要支流和湖库等88个重点监测点位,建立“标准站为主、微型站为辅”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
 
  三是前瞻创新计算模式。在全省范围内首创“三断面”式监测模式,通过设置进水、上游出水和下游等3个水质代表监测断面,依据月度和年度上下游断面水质变化情况确定补偿对象及金额。通过协调流域上下游镇(街道)之间以协议方式明确各自职责和义务,强化属地治理责任,有力推动落实控源截污、排污口整治等水污染治理措施。截至目前,全市投入4000万元建立7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排查整改雨水口晴天出水、污水管网溢流、企业厂区设施不规范等各类问题686个。
 
  聚焦科技赋能
 
  打造治水协调平台
 
  一是全方位集成。建设慈溪市兴水治水综合管理平台,融合打通宁波河长制、人大履职平台、省污水零直排系统等信息渠道,收集整合治水数据,构建控源截污、涉水管理、河湖监测等七大板块。
 
  二是全市域感知。联合本土技术单位研发推广“污水智管家”项目,针对不宜开展传统雨污管网建设的区块做到污水智能有效收集、精准分质分流,同时将全市智慧治水设施、在线监测设施和河道重点部位在线视频信息等纳入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
 
  。
 
  三是全过程掌控。将问题发现、交办督办、整改反馈、销号闭环等涉水环境问题处置重点环节实施全程线上管理,并通过分析历史统计数据,确定问题多发区域和领域,为精准排查、督查检查提供有力支撑。尤其是“污水智管家”项目,具备落地快、投资小、截污高效等特点,户均污水收集处理成本仅为传统治理模式的10%-20%,雨污混流雨水口截污率高达90%,管道排水能力提升20%-30%以上。
 
  原标题: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慈溪市打造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新高地

热门评论

上一篇:昆明五华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调研组这样要求→

下一篇:嘉兴市强化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监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