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精彩发言回顾】李飞先生—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趋势

2024/4/23 14:38:25
15327
来源:易贸无废城市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
导读: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院李飞院长受邀分享“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趋势”。
  3月1日,2024(第二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论坛上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院李飞院长受邀分享“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趋势”。李院长分享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高质量发展。
 
图片
李飞 院长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院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趋势
 
  一、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实施。对建筑垃圾治理高度重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包括源头减量、分类处理、消纳设施和场所布局及建设规划。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
 
  环卫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推进综合利用,加强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及时清运和按规定利用或处置。
 
  产业定位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2024年2月9日总体要求: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进一步拓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渠道,在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和要求前提下,加强综合利用产品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畅通井下充填、生态修复、路基材料等利用消纳渠道。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2021年10月24日,目标:到2025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左右;到2030年,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重点任务之一: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率,支持建筑垃圾等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鼓励应用于替代原生非金属矿、砂石等资源。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原地再生利用。加快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设。
 
  《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381号)目标:到2025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建筑垃圾: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规范建筑垃圾堆存、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在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培育50家具有较强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综合利用骨干企业。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40家)和骨干企业(60家)名单,其中建筑垃圾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企业7家。
 
  环境基础设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2〕7号)目标: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加强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产品质量,扩大使用范围,规范建筑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
 
  《“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城〔2022〕57号)目标:到2025年,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不低于50%。重大行动之一:建立健全建筑垃圾治理和综合利用体系。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制度,加强建筑垃圾产生、转运、调配、消纳处置以及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管理,实现工程渣土(弃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等不同类别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落实减量化主体责任。加快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把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确定建筑垃圾转运调配、填埋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和规模。健全建筑垃圾再生建材产品应用体系,不断提升再生建材产品质量,促进再生建材行业生产和应用技术进步。培育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十四五”期末,地级及以上城市初步建立全过程管理的建筑垃圾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发展体系。“十四五”期间,全国城市新增建筑垃圾消纳能力4亿吨/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2.5亿吨/年。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发改环资〔2023〕1046号) 。重点任务(三):优化布局建设建筑垃圾中转调配、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体系。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底数不清,信息库建设和透明度不足,存量与增量解决;
 
  政府各部门职责需落实、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待完善,项目落地难;
 
  环保价值未体现为经济价值,政府补贴不能长期维持;
 
  原料入口与产品出口的难依然会较长期存在;
 
  模式单一,粗放式处置依存、深耕细作待加强,缺少龙头企业,能发挥再生资源特点和长处的产品和技术待创新。
 
  企业亏损占多数,但因地制宜坚持做建筑垃圾的企业都得到发展;
 
  人工智能还未达到能完全代替人工和工业化生产的阶段。
 
  二、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求“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78号)提出“推动再生资源高水平循环利用”,要求“将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设备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持续加强推广应用”。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建筑垃圾模块化处置技术”入选。
 
  科技研究及奖励:
 
  2017年,建筑垃圾资源化首次作为独立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连续四年在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固废资源化专项领域立项;2022年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领域
 
  2017/2018年,三项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2022年,“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高效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等3个项目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
 
图片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长期征集“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
 
  包括技术、材料、工艺和产品 l推广应用技术:应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先进成熟,经过实际工程检验,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全行业已广泛应用、较为普及的技术不再列入。
 
  已实际投用的规模、已稳定运行的最长时间、模拟或预期使用寿命。
 
  限制使用技术:指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但可在特定区域、工程类型和部位或特定条件下使用的技术。
 
  禁止使用技术:指技术水平落后,需全面禁止使用的技术,包括存在易引发安全事故,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等问题的技术。国家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等已禁止使用的技术不再列入。
 
  对限制和禁止使用技术的重点要求:在安全、健康或绿色低碳等方面存在问题情况、可替代技术情况、市场占有率及限制或禁止使用的建议生效时间。
 
  三、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的启示
 
  2023年12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海口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不力,规划缺失,监管不严,整改流于形式,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多发。
 
  主要问题:
 
  一是建筑垃圾收集贮存转运体系建设滞后
 
  二是违法违规倾倒建筑垃圾问题多发
 
  三是整改不力污染周边环境。
 
  原因分析:
 
  有关部门对建筑垃圾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不到位,未形成有效合力,存在不作为慢作为。
 
  环保督察问题的解决方案在部令里的体现
 
  ——未来常态化督导的重点
 
  主要类型总结:
 
  1、采用禁止性条款规定
 
  2、加强核准管理,合规处置,并收口至环境卫生主管部门
 
  3、实施分类管理,不与其他固体废弃物混合
 
  4、处置场所建设标准
 
  5、保障建筑垃圾处置设施供给
 
  6、加强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等监管机制
 
  启示
 
  1、发展需要过程,仍是朝阳产业,生命期至少30-40年,长久、稳定是特点;
 
  2、大数据信息平台将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
 
  3、减量化、资源化技术逐步前移,资源化处置技术与装备将差别化、多样化、精准化;
 
  4、不同的城市会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处理模式:一县至少一座设施;
 
  5、培育市场化条件,稳步逐步向市场化发展。
 
  规划和设计:符合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调结构&稳增长的形势需要。
 
  管理和市场:新兴的环保产业,城市的刚性需求,稳定运营的企业支撑。
 
  存量和增量:基础设施用地指标,精细化管理(大数据),以点带面抓落实。
 
  原标题:【精彩发言回顾】李飞先生—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趋势

热门评论

上一篇:【精彩发言回顾】干磊女士—苏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模式及展望

下一篇:【精彩发言回顾】朱亚光先生—工程泥浆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