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回复政协委员:加快推进生物燃料产业化发展

2024/5/21 10:42:25
13114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关键词:生物燃料餐厨垃圾
导读: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日答复市政协委员许斌委员提出的“关于引领长三角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提案,表示将加快推进生物燃料产业化发展。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5月16日消息,市政协委员许斌委员提出的“关于引领长三角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提案,得到的答复如下:
 
  航运业实施“双碳战略”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燃料是推进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能源保障,此提案很有现实意义。近期,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生物燃料产业化发展。
 
  一、积极构建本地生物燃料生产供应体系
 
  本市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办公室运作机制下开展上海港国际航行船舶绿色甲醇加注业务试点,并由市经信委组织开展生物燃料供应配套产业研究。市内方面,中器环保已利用餐厨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设计产能11万吨,实际产量5-6万吨,申能集团正在化工区筹建7-10万吨生物甲烷制绿色甲醇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市外方面,我市企业在生物质和绿电较为丰富的地区积极布局生物燃料项目,以更好保障本市供应。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本市托底保障、全国多源供给”的绿色燃料供应体系。
 
  二、加大生物燃料技术创新示范力度
 
  本市积极组织开展绿色技术研究,推动生物燃料产业链全面降本,通过重点示范项目来带动绿色燃料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发展。生物质气化技术方面,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已经建立了800万方/年气化技术示范,同时绿技行公司、上海电气、上海元鳇能源科技等企业已具备了开展商业化示范技术能力。应用技术研究方面,重点支持相关生产技术开发,如生物质气化制航煤、油脂加氢(HEFA)制航煤、第三代生物柴油等生产技术,气化炉、发动机等装备开发及首台套应用。生产项目示范方面,探索在上海化工区、老港填埋厂等地布局绿色甲醇、生物柴油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推广生物质规模化制生物燃料应用,力争构建生物燃料经济生态。产业链协作方面,推动生物燃料在交通、化工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航运运输行业燃料绿色低碳发展,依托上海化工区,开展绿色化工试点,支持绿色甲醇等作为化工原料,降低下游化工产品碳排放量。
 
  三、加强生物质资源保障力度
 
  本市积极推进生物质资源开发。一是积极推进湿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生活湿垃圾集中设施10座,处置能力6680吨/日。新一批7座湿垃圾处置设施,计划今年底基本建成,届时,将新增湿垃圾处置能力4800吨/日。二是积极推进湿垃圾产沼项目建设,经过前期摸排生物天然气主要来自市内10余个大型易腐湿垃圾、养殖场,其中顺利建成松林楼房规模化生态养猪场沼气提纯项目,考虑近期将推进老港湿垃圾三期项目产生的沼气经脱硫提纯后纳入天然气管网,光明种奶牛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是研究绿化废弃物等木质纤维素集中收储加工工作,印发《上海市绿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沪绿容〔2023〕155号),在普陀、闵行、奉贤等区开展了源化利用途径试点,将持续深化探索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路径。
 
  四、协调绿色甲醇项目ISCC认证工作
 
  当前生物燃料在航运应用的主要产品为绿色甲醇,该产品应用需要通过ISCC认证,绿色甲醇ISCC认证过程较为复杂,且缺少国内案例,本市相关部门正在组织加紧研究推进。一是针对绿色甲醇原料来源分散,认证涉及多个环节,为国内首次尝试,协调对接相关服务企业开展认证咨询工作。二是健全绿色甲醇相关规则标准体系建设,基于上海企业在市外布局项目及本地化工区绿色甲醇项目认证经验,对接国际绿色甲醇相关标准和指导文件,组织行业协会、标准委员会、企业加快推进研究制定本地绿色甲醇等绿色燃料生产检测标准。三是开展绿色电力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针对绿色甲醇认证需满足物料平衡且全过程降碳65%以上要求,会同企业开展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
 
  原标题:上海市回复政协委员:加快推进生物燃料产业化发展

热门评论

上一篇:内江市“五举措”强化矿山生态环保工作

下一篇:2024年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正式启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