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中央环保督察曝光8成问题指向污水,大半都是管网设备更新亟待提上日程

2024/5/27 14:17:13
51518
来源:环保在线
编辑:Leven
关键词:管网生活污水处理
导读:都2024年了,为什么还是这些问题?
  2024年5月27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第二批7个典型案例,无一例外全是水相关的问题。而倒回去再看5月17日,生态环境部公开的第一批7个典型案例也有一半以上是水环境相关的问题。

  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突出,污水直排现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黑臭水体整治不力,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河湖湿地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生态修复不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虽仍然是一些“老调”,但还是能看出水环境修复治理难点和重点并存。
 
  8成都是水问题
 
  都2024年了,为什么还是这些问题,除了不够重视,意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外,污水直排和雨污混流是最突出的根源。
 
  水,基于其流动性强,污染范围和影响力往往很大。目前各地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污水直排问题非常显眼,其中又以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接收超标纳管的高浓度废水,工业污水处理无法达标排放等等原因为主。
 
  像湖北荆州,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第二轮管网排查任务仅完成城区65%,主城区大量雨污混合水直接带高了6个雨水泵站直排河道的各污染物指标。像上海,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长期偏低,一些污水处理厂由于接收了超标纳管污水,直接导致了生化系统瘫痪。
 
  还有诸暨市,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海东污水处理厂缺少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但是仍需要接收印染园区的印染废水,每天至少3万吨,而无法达标的出水在浦阳江形成黑色污染带,汇入钱塘江。
 
  粗略统计,11个水环境相关的典型案例中,7个都提到了生活污水问题,而且无一例外都牵出了管网。
 
  管网建设是重点
 
  进展滞后,能力不足,排查整改不到位,这是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的典型案例的常用词。管网建设,改造和升级为什么难,不仅仅是因为大家都在说的“费钱”,也在于规划、工程、周期、管理和运维等方面。
 
  管网建设和改造费钱,这自不用说,整个地下管廊的重塑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住建部公开的计划显示,每年要改造10万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网,这意味着仅2024年管网改造市场规模的测算就将超过2000亿。而长远来看,业界早就预判过,管网“生意”或将拉动4万亿的市场投资。
 
  所以,钱从哪儿来?政府、基金、社会投资。以此前厦门的一项管网改造为例,市住建局敲定了以产权划分改造出资责任的方式,并且通过PPP模式筹集建设资金,同时统筹利用,发挥资金整体效益。
 
  此外,利用专项债券、银行信贷等方式也比较普遍。比如福建,2020年到2022年的2年时间里,完成管网铺设1.5万多公里,完成投资145亿。当然,资金只是第一关,规划是否合理,运管能不能坚持更加关键。
 
  我国管网的问题称得上是遗留问题,源于长期规划和指导缺乏,规范化程度不足,所以才需要更费时费力地进行改造、重建以及升级等等。目前,很多地区的地下综合管网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老化问题、空间利用率问题、效率问题等比比皆是。此外,信息化水平不够,数据档案完整度不够,工程难度大,管网建设周期长等也形成了制约。
 
  最后,管网运维,更需要经年累月的支撑,所以说信息化水平很重要,更高的运维管理能力也很重要。
 
  今年,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要求直达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点名“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伴随中央环保督察发现越来越多的管网问题,这波热点有望掀起下一轮管网配套设备和建筑材料的焕新热潮。
 

热门评论

上一篇: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湖北武汉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下一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第二批7个典型案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