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8个省份排污权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额超过300亿元

2024/5/29 15:13:29
15423
来源:生态环境部
关键词:绿色金融排污权交易
导读:截至今年4月底,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262.03亿元,累计成交量4.57亿吨。在28个省份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额超过300亿元。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生态环境部会同金融管理部门,着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撑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一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二是稳步推进环境权益交易,三是初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下一步,将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推动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完善政策制度,研究建立联合推介机制,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问答如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有关工作,请问生态环境部在推进绿色金融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裴晓菲:谢谢您的提问。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很多,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
 
  生态环境部会同金融管理部门,着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撑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地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绿色金融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等。实施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和环保信用评价,强化企业环保责任,助力公众监督企业环境行为。
 
  二是稳步推进环境权益交易。建设运行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截至今年4月底,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262.03亿元,累计成交量4.57亿吨。在28个省份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额超过300亿元。
 
  三是初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成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截至今年3月底,指导330个项目入库并向金融机构推送,获得金融机构授信金额约2100亿元,发放贷款约640亿元。配合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在23个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截至2023年底,授信总额4553.84亿元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推动健全环境要素市场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度,研究建立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项目联合推介机制,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热门评论

上一篇:落地不足300亿、屡屡废标!上半年EOD项目市场怎么了?

下一篇:环保并购正当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