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常州天宁:林业“固碳基地”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

2024/6/17 9:48:52
12314
来源:江苏治污攻坚
关键词:双碳林业碳汇生态修复
导读:天宁区郑陆镇、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宁分局、天宁检察院共同打造的林业“固碳基地”将于本月底建成。
  据悉,由天宁区郑陆镇、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宁分局、天宁检察院共同打造的林业“固碳基地”将于本月底建成,该基地将以扩绿、固碳、增汇为目标,全力促进“双碳”目标实现,为多元化生态修复提供新路径。
 
  背景
 
  “以碳代赔”破解生态修复难题
 
  以往,对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行为通常采用传统生态修复模式,这种模式具备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种树不专业”,补植复绿需长期管护,且辖区林地珍稀,很难实现原地补植复绿。为此,郑陆镇引入“碳汇”修复理念,并出台《关于建立“生态检察+碳汇”工作机制的意见》,用“以碳代赔”方式弥补损失,资金用于固碳基地建设,将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2024年6月,一例林业生态损害代偿案件听证会在天宁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当事人因违法使用林地案件被处罚。听证会最后,要求当事人将通过缴纳碳汇补偿金的方式,在固碳基地内补植树木,弥补其毁坏林地造成的社会公共利益损失。
 
  举措
 
  腾退工业用地新增规划林地
 
  天宁区郑陆镇此次建设的是固碳基地一期先行启动区,共34亩。该基地地处新沟河生态廊道沿线,南北长约2300米,东邻康养舜山小镇、西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腾退的“危污乱散低”工业用地用于新增规划林地,一期总面积约330亩。
 
  固碳基地内绿植栽种结合了现有河流水系及树木,充分考虑季节、林种、林层等因素,种植枫杨、垂柳、枫叶等高碳汇树种,预留空白种植区域,逐步形成“四季常绿、色相季相分明”的特色景观,也为市民提供休闲观赏之地。
 
  未来
 
  整合资源助力“双碳”建设
 
  固碳基地是多元化生态修复的创新之举。经过评估,郑陆镇固碳基地一期先行启动区固碳量由过去的零提升至35吨/年,可为天宁区生态环境损害提供8个代偿补植区及公益代偿岗位
 
  下一步,天宁区郑陆镇将以固碳基地建设为契机,依托黄天荡湿地等各类良好的生态资源要素,构建布局生态廊道,整合分散土地资源,为助力“双碳”目标贡献郑陆力量。
 
  来源:天宁区攻坚办宋婧 蒋云峰 韩斌 蔡力
 
  原标题:常州天宁:林业“固碳基地”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

热门评论

上一篇:事关建筑垃圾,这些你应知应会!

下一篇:河南省打击生态环境领域监测数据造假“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会议召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