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阿勒泰美景出圈!看中节能环保在新疆“补”荒漠

2024/6/17 10:05:06
8695
来源: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土壤修复光伏治沙
导读:2024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多年来,中国节能所属中国地质、太阳能公司等企业在新疆开展了种种治沙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央视短剧《我的阿勒泰》让新疆的自然美景再度获得高度关注,但在美丽的草原、森林、河谷之外,新疆也有大片的荒漠。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
 
  多年来,中国节能所属中国地质、太阳能公司等企业在新疆开展了种种治沙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4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一起看看中国节能人如何在新疆“补”荒漠。
 
  “补”荒漠技能一
 
  一体化修复
 
  阿克苏河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荒漠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阿克苏地区生态系统极度脆弱和敏感。
 
  为彻底改善阿克苏河流域生态环境,中国地质在这里实施了新疆首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共部署防风固沙能力提高、绿洲生态安全保障、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林草生态涵养功能提升、生命共同体治理能力提升五大类工程,综合采取冰川保护、林草封育、矿山整治、河湖连通、养水覆被、串绿成网、稳田护洲、排碱控漠、环境提升等具体措施,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该项工程建成后,将极大促进阿克苏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形成水清、河畅、岸绿的优美生态风景线,助推当地生态产业全面发展,为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补”荒漠技能二
 
  光伏治沙
 
  沙漠地区常常受到强风的侵袭,导致沙丘不断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光伏治沙”将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通过大规模安装光伏组件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同时白天为地面植物遮挡过强的阳光,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夜晚又会冷凝截留少量水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加温和的环境。
 
  太阳能公司新疆区霍尔果斯电站就采用“光伏治沙”模式,在利用光伏组件阻止沙丘移动的基础上,用麦草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沙障,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如今,霍尔果斯电站超过2000亩的土地上,芦苇、胖姑娘、骆驼刺、田旋花等大批原生植物恢复生长,厂区内的植被覆盖率从5%跃升至55%,为这片荒漠带来了勃勃生机。
 
  “补”荒漠技能三
 
  地质调查
 
  近年来,新疆乌伦古河流域生态失衡、荒漠化现象普遍存在,中国地质在此地开展了水文地质环境调查项目,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山地工程及岩土体测试等手段,查明了当地环境地质问题的种类、分布、规模、形成条件和产生原因,为乌伦古河流域的荒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重要依据。
 
  “补”荒漠技能四
 
  以路治沙
 
  从莎车农场出发,向北穿越层层黄沙,往日流动的沙丘变得平坦,点点绿意顺着青黑的柏油路向远处延伸,这是中国地质在飞沙肆虐的荒漠中修出的一条“穿沙公路”。
 
  中国地质在第三师莎车农场-42团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土地使用,积极采取绿化措施,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植被,增加了地表覆盖,改善了土壤结构,有效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有效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散。同时,该工程还引入了先进的灌溉系统,保证了植被的生长,进一步强化了防沙固沙效果。
 
  “补”荒漠技能五
 
  稳坡护坡
 
  由于干旱和植被稀少,新疆部分地区的人员、道路、旅游设施、林地等常常面临滑坡地质灾害的威胁。
 
  为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国地质新疆阜康市南山飞龙涧南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通过实施边坡修整、格构锚固+生态治理工程、客土锚喷护坡、挡墙工程、截水沟工程等立体加固坡面,为植被生长提供可持续的生存条件。如今,滑坡灾害带来的威胁已大大降低,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补”荒漠技能六
 
  多管齐下
 
  位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太阳能新疆区舒奇蒙、融创两家光伏电站从2014年开始环境整治工作,工作人员通过改良土壤结构、选择抗旱耐寒植被进行自主育苗、科学使用接水滴灌技术等方式,在厂区内成功种植柳树、杨树、梧桐树、合欢树、枣树、海棠树、榆树、国槐树等树木600余棵,绿化面积800余亩。如今,电站及周边地区已成为戈壁中小绿洲,在漫漫黄沙中增添了一抹亮眼的绿色。
 
  素材提供 | 中国地质、太阳能公司
 
  责任编辑 | 张好萌
 
  原标题:阿勒泰美景出圈!看我在新疆“补”荒漠

热门评论

上一篇:鹏凯环境携手华为,共创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下一篇:中国标准在海外的成功应用 | 上海市政总院赞比亚卡夫河供水项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