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2.33亿元!《国家碳达峰试点(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方案》发布
- 2024/7/19 11:40:47
- 18837
- 来源: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双碳
7月17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正式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方案》(哈政发〔2024〕30号),其中明确: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结合绿色低碳发展现状,紧扣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先期谋划建设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2.33亿元。重点围绕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产业绿色发展支撑、科技创新研发支撑、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试点推动实施中,不断对标先进地区、借鉴成熟经验再谋划一批能级提升项目,推动碳达峰试点工作不断创新优化。
原文如下↓
国家碳达峰试点(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方案
一、工作基础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哈经开区”)于1991年6月成立,1993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国批面积10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60平方公里,包括南岗工业集中区、哈平路工业集中区、新空间东部一、新空间东部二、新空间南部五个片区。目前,哈经开区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和汽车、航空、机器人、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金融八个产业集群,初步打造了完备的工业体系,构建了“四梁八柱”产业体系。园区成功创建了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25个国家级基地。成立三十多年以来,哈经开区不忘改革初心、迅猛崛起,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连续跻身全国优秀序列,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投资服务的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国家级开发区作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理应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近年来,哈经开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双碳”战略,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强绿色技术供给、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提升绿色生态环境,不断厚植绿色发展根基和优势,推动园区建设与绿色低碳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一是强链强基,增强产业集聚升级步伐。“四梁八柱”产业体系加速推进,“链式”思维模式被国家发改委收录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单位典型经验做法”专栏中。二是做强做优,激发数字经济强劲动能。打造了东北基因创新中心、龙江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等重点平台,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携手航天云网打造“龙哈工业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近1.2万户。三是强化配套,新基建支撑打造新亮点。中国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哈尔滨国家大数据中心(产业园区)接续建设,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四是科技赋能,成果转化助推绿色发展。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500家,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8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117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数量领先,依托哈经开区打造的哈尔滨市航空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五是环保护航,绘就绿色低碳园区样本。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年均下降率达到59%。建成全省最先进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打造了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民生的示范样板。六是集约节约,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益海嘉里4.9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成功并网,百威哈啤、中粮可口可乐5户企业评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全市占比45%。七是降碳提质,推动绿色低碳生产增效。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果喜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稳步推行。目前,区内企业秋林饮料、珍宝制药、英才快餐、中粮可口可乐等17家企业被评选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市占比29%;百威哈啤、哈电阀门被评选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全市占比67%。八是高位谋划,绿色低碳管理逐步健全。持续出台“白金50款”等绿色产业扶持政策,绿色招商机制持续推进。
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期长期、政府和市场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全过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四梁八柱”产业体系形成,产业体量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长板锻造成效明显,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果。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合理控制,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22年年均下降2.75%,能耗总量控制在合理区间,能耗“双控”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推动条件成熟的产业、企业率先达峰,为实现园区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至8%,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达到0.29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0.82吨二氧化碳/万元,确保2030年实现碳达峰。
(三)实施路径
依托哈经开区自身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紧扣“严寒冰雪园区数字达峰”定位,以经济社会发展减碳、脱碳为导向,以绿色转型发展为抓手,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引擎,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重点加快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产业结构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低碳转型、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倡导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高位谋划、全力推动、有序部署。
1.在加快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方面。以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和能效提升为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持续做好控煤工作,推动煤炭减量清洁替代工程。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推进分布式光伏、生物质能项目落地建设进程。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可再生能源+储能”。严格落实能效约束,对标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科学有序推进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通过试点,力争形成省级新型能源体系示范基地。
2.在推动产业结构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积极实施主导产业绿色化示范升级,抢占数字发展至高点,加快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培育,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持推进构建“四梁八柱”产业体系,聚焦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主导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实行“链主+链长”发展模式,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发展,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创建绿色工厂,加快绿色产品供给,推广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
3.在推进基础设施低碳转型方面。加快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系统,打造智能绿色货运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努力提升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逐步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推动绿色建材应用。推动公共机构开展节能低碳建设,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序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智能传感器、数据中心等碳中和新基建等全域布局。通过试点,为新基建“以点带面、形成示范”贡献哈经开区智慧。
4.在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方面。坚持循环经济高效发展模式,对产业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增量进行循环化构建,加快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循环经济链。充分挖掘产业间的关联性,开展产业链耦合,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促进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以园区循环化改造带动区域循环化发展。加快实施中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争创园区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示范样板。
5.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面。以哈经开区制度建设为保障,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一体化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强生态”,通过强化工业领域协同增效、清洁生产审核,优化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治理方式,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合度,以碳达峰行动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以生态环境治理推进高质量达峰,努力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6.在推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方面。大力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攻关,围绕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立足应用导向,强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储能、工业流程再造、新型电力系统、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低碳前沿技术研发。支持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低碳科技成果应用示范。通过试点,形成降碳低碳脱碳技术的应用示范,为其他园区或园区内典型行业输出系列减碳新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7.在倡导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方面。加强全民低碳宣传教育,探索开展全民碳普惠机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优化绿色出行场景,促进绿色消费。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要求,积极开展节能降碳工艺技术研发创新,加强企业绿色管理制度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积极形成崇尚绿色低碳的社会新风尚。
8.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在政策层面,强化绿色金融政策引导激励,加大对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绿色制造、节能减碳、循环经济、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碳捕集等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制度层面,积极构建碳数据统计与核算制度,健全绿色低碳制度标准体系。在管理层面,积极搭建碳排放核算平台,对园区实行可视化“双碳”数智监管,打造“监管治理协同化、监管过程智慧化、管理措施科学化”等显著特征的“双碳管理新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
1.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严格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统筹区域煤电供应安全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煤电从主体性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纯凝机组、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和供热管网建设,充分释放和提高供热能力,重点实施哈尔滨合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部区热源厂升级改造工程、哈南供热热源提升改造及配套项目等项目,不断提升清洁发电技术水平和供热效率。加大优质煤炭采购力度,持续提升煤质,提高用煤效率,降低机组供电煤耗,到2025年,实现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充分开发周边区域生物质资源,鼓励开展生物质与燃煤耦合发电,推进电力生产供应低碳化转型。探索实施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有效削减碳排放。
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有序扩大天然气消费,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延伸,提高哈经开区天然气覆盖率和供气能力,以“气化龙江”为契机,加快天然气管线互联互通项目落地。拓展天然气应用领域,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合理引导工业用气,科学推进园区重点行业企业燃煤自备锅炉“煤改气”工程,提高天然气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保持油品消费处于合理区间,大力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
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积极推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托哈经开区工商业用户高度集中消纳优势和园区周边风光(含屋顶)资源,加快平房区整区屋顶光伏开发试点和哈尔滨市平房区云计算产业园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试点建设进程,为全省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示范和样板。持续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全域推进高比例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区内企业购买绿电、绿证,扩宽减排路径。凭借哈经开区及南部丰富可再生资源,积极部署光伏、风电等基础设施,通过将哈经开区及周边的风、光等清洁能源就近接入、就地消纳,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哈经开区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通过推动能源转型,增强本地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加速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力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4%,到2030年,实现整区可利用屋顶光伏覆盖比例不低于30%。
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哈经开区负荷侧电气化水平,推动全域设备用能替代。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能替代,加快推广电锅炉等设备应用。推广全域供暖设备电气化新建和改造,加快哈经开区负荷端电气化、低碳化、清洁化,促进哈经开区能源结构优化转型。
2.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区域数智电网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智能电网改造,全面建设网架坚强、设备可靠、智能高效、技术领先的现代输配电网。加快哈经开区云计算产业园增量配网项目配电区域划分和电力业务许可办理进程,充分调动整合哈经开区配网载体优势和大数据产业消纳优势;在云计算产业园建成电网集控中心基础上,开展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功能升级扩容工程,有序推动区域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围绕“绿源、智网、配储、新荷”特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配电网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并网规模。力争到2030年,实现增量配电网区域风光能源使用比例达到40%以上,提升哈经开区绿色能源消费占比。
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鼓励新建新能源项目配置不低于10%、2小时储能设施,鼓励存量电源同标准配置储能设施,推动企业储能电站建设进程。以哈经开区为中心,通过多重渠道和激励机制,推进增量配网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新型储能多场景市场化应用,提高清洁能源消纳和运行能力。基于不同应用场景、容量规模、空间条件、成本敏感性等条件下,适时探索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应用。通过储能系统建设,提供容量支撑、峰谷套利、调峰调频、备用电源等创新服务,提高电网消纳水平,提升电网投资经济性和供电可靠性,促进区域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力争到2030年,整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50万千瓦时以上。
探索建设区域级虚拟电厂。依托增量配电网及可调负荷,构建增配区域虚拟电厂,并逐步拓展将哈经开区内分布式电源、储能等资源进行聚合和协同优化,推动哈尔滨经平供电有限公司园区级虚拟电厂项目建设,实现全区电源侧的多能互补、负荷侧的柔性互动,有力支撑区域内需求响应业务。因地制宜,以哈经开区优质的资源禀赋为基础,与政府、电网、增配多方合作,打造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有效推动源网荷储友好协同,有力支撑哈尔滨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未来哈尔滨市电力能源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3.全面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
深入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推动节能管理源头化,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对重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科学有序实施用能预算管理。在产业项目发展的全过程深入落实能耗“双控”目标要求,将单位产值能耗水平作为规划布局、项目引入、土地出让等环节的重要门槛型指标,加强对符合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能效环保指标先进项目的用能保障。聚焦热电、食品等重点行业、重点设备开展工业节能监察,提高常态化日常监察水平。对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实行动态管理,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专项节能诊断服务,提出节能改造建议。积极组织开展园区节能评估,主要从哈经开区能源消费强度、用能总量、区域项目分类管理原则、能效标准依据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等对策措施、节能技术产品和新能源推广应用,以及新增用能等量或减量替代方案等方面对园区进行能耗分析和预测,充分挖掘园区节能潜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
强化工业企业能效管理。加强能源管理体系、能源计量体系和能源消费统计体系建设,定期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达标,打造能效“领跑者”。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制定实施节能计划,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设立专职能源管理岗位等。按年度对重点用能单位(威立雅热电、丰威热力、蓝星哈尔滨石化、北大荒完达山乳业等)开展节能核查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降碳的帮扶指导。督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企业,对标各自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设备改造提升等方式,到2025年,重点企业能效力争达到标杆水平。鼓励企业定期编制能源计量、使用、优化报告,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在节能降碳中的示范作用。
加快推进能源智慧化管理。鼓励企业加大能源系统硬件基础设备投入,对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实施数据化改造。鼓励大型企业建设企业端能碳管控信息平台,形成集过程监控、能源调度、数据管理、能源决策一体化信息系统,加强能源消费、原料用能、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等统计核算和日常监测。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对园区和企业用能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区域智慧能源系统。积极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开发建设电力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为全区企业、公共设施等提供全方位用电规划、节能减排、电力运维等服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升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能力。严格落实重点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企业端建设,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5年,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完成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4.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全面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全面推广节能技术,鼓励支持区内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支持能源、化工、食品等高耗能行业实施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和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加快淘汰更新高耗能落后的生产设备。以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余热回收节能降耗项目为示范,大力推动区内其他企业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实施设备能效提升重点项目,持续推动顶津食品2023年设备升级改造项目、顶益食品设备升级综合技改项目、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产线升级项目等节能改造建设进程。加强对新建数据中心在高密度集成等高效IT设备、液冷等高效制冷系统、高压直流等高效供配电系统、能效环境集成检测等高效辅助系统等方面的绿色化设计指导。
严格执行设备能效标准。强化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加强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实施重点产品设备更新换代和改造升级,新建项目主要用能设备要达到二级能效及以上水平,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推动重点企业锅炉智能测控改造、高耗能转机永磁调速改造等节能降碳挖潜工作。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优先选用先进水平能效产品设备,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大力推动公共建筑变压器、空调、风机、水泵、电梯、照明灯具等通用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
(二)推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1.推动主导产业绿色化示范升级
做大做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坚持做大总量规模与优化产业结构并重,加快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步伐。突出整机牵引,鼓励引导哈飞、哈工大机器人等企业灵活运用自主创新、配套合作等方式,提升整机装备制造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持续推动思哲睿手术机器人产业化项目、哈尔滨瀚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等建设,促进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方向转型升级。突出零部件带动,以东安汽发、海航创通等企业为重点,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构建服务整机制造的协作配套体系,推进广联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金属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东安汽车动力新能源混动系统新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宝隆汽车供应链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等建设进程。重点围绕汽车、航空装备、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重大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布局航天航海、增材制造、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形成新的产业梯队。到2025年,力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
做精做细绿色食品产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开展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以龙头企业拉动延伸产业链,持续发挥益海嘉里、九三粮油、百威哈啤、中粮可口可乐等龙头企业优势,聚焦高品质粮食、肉类制品、酒水饮品等产业链,加快生产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带动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食品产业由全国绿色大粮仓向全国绿色高品质大厨房转型升级。以品牌发展提升价值链,深入开展区域品牌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高端食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功能化、个性化、安全化、健康化需求,以产销融合拓展供应链。聚焦需求端持续发力,依托电商平台、仓储物流智能高效打造供应链,线上线下同发力,保障有效供给、满足消费需求。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持续推进绿源食品北大荒绿源冷链管理中心建设项目等建设。到2025年,力争食品产业产值年均增长7%,打造全省最重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做新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抢抓“新基建”政策机遇,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以数据中心、5G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等为特色的大数据产业链为“一主”,以产业应用为特色的制造业智能化、以工控软件为特色的应用软件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格局。以“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功能区为平台,依托中国移动大数据中心,加快部署大数据中心硬件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三期一阶段工程项目、北方云(IDC)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建设,引导信息技术产业向高精尖方向纵深发展。以“南数北用”为方向,重点引进应用类高科技产业项目,创新发展卫星通信、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与信息服务等产业链,形成立足东北、服务全国的国家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叫响“中国云谷”品牌。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步伐,发挥制造业集聚优势,依托航天云网、中国移动等企业在互联网、大数据领域的技术优势,加快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依托龙哈工业云平台,采用“政府引导+云服务+生态伙伴”模式,推行“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支持企业“上云用云”、提质增效。加快优势产业数字化应用,打造“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大规模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实现全市绝对占比优势。
2.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瞄准绿色低碳、能源清洁、安全高效利用的发展方向,以风力发电装备、太阳能发电装备、储能装备等生产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打造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为契机,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提前布局北方地区的风力发电产业,引进清洁能源研发中心、塔筒厂、叶片厂、高架柜电缆生产厂、储能中心等相关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设备等项目建设,打造成为省、市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到2025年,力争培育成为150亿元级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聚焦“防—治—养”一体化模式,统筹医药、医疗器械、医疗三大领域发展,依托东北基因产业创新联盟,以华大基因、生物科技孵化器等载体,在精准医疗、生物材料、生物工程、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方面发展基因创新产业,增强基因技术在农业种植、动植物繁育、基因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加强数字诊疗设备、体外诊断、康复辅助设备等产业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能力建设,发展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建设覆盖东北地区的基因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和医药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生物制药新品种研发、生产及推广,推进维科生物畜禽新型疫苗、禽流感细胞毒悬浮培养灭活疫苗研发生产。坚持“创新引领、高端集聚、特色突出、规模支撑”产业发展主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不断提质升级。
3.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持续推进两业融合发展。以技术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搭建科技、资本、人才、产融对接等4大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哈尔滨大数据产业园区载体平台建设,构建两业融合支撑平台。推广莱特兄弟模拟飞行训练器研发培训服务、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柔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推动制造型企业发展服务衍生制造等新业态,鼓励企业中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工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分离分立和专业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企业后端支持等服务,促进制造业向企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化制造商、平台化经营商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商等方向转型,培育一批服务型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专业化咨询服务机构,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示范标杆。
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聚焦商贸流通、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务会展、大健康服务、现代金融等领域,推动现代服务业瞄准服务业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依托太平国际机场、哈综保区和哈南电商仓储物流基地、跨境电商物流基地的综合区位优势,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工业物流、涉农物流和商贸物流产业服务体系,打造以产业组织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城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医疗服务业、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南分院为中心,建立全市“医·养·药·美”多元结合的大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和大健康服务管理平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地。支持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鼓励发展节能技术、节能监测诊断服务、节能咨询服务等服务业。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健全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
4.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绿色产品供给,推广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原料无害化、能源低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学碳目标制定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先在汽车、机械、电器电子等行业创建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培育一批管理基础好且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的绿色工厂,鼓励一批设定科学碳目标的企业实现精准降碳。引导企业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鼓励企业发布年度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加快推进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建设,聚焦能源管理、节能降碳等典型场景,探索“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新模式,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新增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家以上,绿色发展成效明显提升。强化先行示范引领,培育区内先进龙头企业开展零碳化示范,积极创建“近零碳”工厂、“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
鼓励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产品和公司发展方向,有序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提升生产企业品牌价值,促进绿色供应链发展。引导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从各个环节提升环境绩效,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推动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的减排降耗,减少全产业链碳排放。探索建立哈经开区产品碳足迹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搭建符合区内产业特点的碳基础数据库。
(三)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水平
1.构建开放高效低碳路网结构
畅通绿色高效交通路网体系。依托城市大脑平台,打造智慧化交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哈经开区交通路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构建高效低碳路网结构。进一步释放平房机场潜能,打造国产通用飞机和通用直升机运营、服务综合示范基地,提升区域资源要素集聚共享能力。积极争取省市支持,推动哈五路达到城市道路标准,推动京哈高速入城口南移,加快周边土地整理,推动金环以南区域交通网络畅通工程。支撑推动地区大交通贯通拓展工程建设。着力微循环、小循环道路畅通工程,构建以新疆大街、平房火车站等商贸中心节点为核心的地铁、轻轨、公交、单车等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推动既有物流枢纽、配送设施、快递设施、仓储设施等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行区内交通绿色化发展。
推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引领带动作用,力争实现辖区主干线路新能源公交车型全覆盖。聚焦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环卫清洁等领域,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车。逐步推进货运车辆新能源化进程,扩大电力、液化天然气动力、氢燃料动力货运车辆在货运车辆保有量中的比例,推动道路运输装备清洁化、轻量化和低碳化发展。持续加大新能源小客车普及应用,结合哈经开区实际情况,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到2025年,辖区范围内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比例进一步提升。
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
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结合《哈尔滨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哈住建发〔2020〕320号),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推进旧城区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推行建筑集成设计、工业化生产等新型建筑建设模式。逐步推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具备条件的鼓励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逐步释放存量建筑运行减碳能力。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推动建造方式创新。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节能改造,支持公共建筑运用智能管控、管路优化、能量回收、自然冷源、多能互补、自然通风等技术实施改造升级,逐步实施能耗限额管理。推动公共机构开展节能低碳建设,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建立健全节约型机关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鼓励建设低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培育超低能耗建筑产业体系,扩大近零能耗建筑面积。到2025年,区内新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90%以上。
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新建建筑同步安装光伏发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用光伏发电满足部分用能需求,试点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基于严寒地区属性,适时应用冷热源系统等超低能耗技术,采用新风环控一体机+碳纤维辅助电采暖,降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积极开展区域供热设施改造提升,推进哈经开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大力实施燃气管网改造提升。结合市场需求和哈经开区资源禀赋条件,积极推广热泵分散供暖,鼓励城镇地区加大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和地源热泵供热系统的应用。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引导生活热水、炊事用能电气化,大型公共建筑推广电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通过优化开关时间、错峰启停,减少非必要耗能、参与电网调峰。
3.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提升水电气基础设施低碳水平。充分考虑哈经开区产业项目落地投产需要,加强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水电气网网络。推动落实供水排水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供水体系,探索建设将再生水作为区域用水的重要补充;改造供水技术,利用变频调速实现恒压供水,实行区域化定时定量供水,试行分质供水,提高用水的计划性、集约性、循环性。科学规划供电设施建设,继续坚持强化500千伏受端电网建设,推进220千伏向园区的深入和解环运行,完成高压变电所双电源建设,提高66千伏变电所的普及率,完善220千伏和66千伏电网对城区覆盖,积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燃气供应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燃气供应。持续推动哈南工业新城起步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二期)工程、哈南工业新城综合提档升级打捆工程项目等建设。
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哈经开区中水回用率不高现状,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进哈经开区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积极谋划中水回用项目落地,加大区内企业中水回用力度。积极将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纳入哈经开区环境基础设施“一盘棋”统筹建设,持续推进平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平房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进程。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共建共享。
加速公共道路照明节能升级。积极推行路灯精细化养护管理,加大维修和提质改造力度,高标准策划设计智慧路灯系统,结合道路等级状况、车流通勤量、灯杆高度等因素,合理配置新型LED路灯进行替代升级,同时加装基于移动物联网系统的路灯管理综合控制系统,对每盏路灯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设备的实时控制,达到进一步优化节能的效果。通过节约用电,加强照明管理,根据实际需求优化照明布局并善用高效光源,创造节能、高效、绿色的照明环境,助力改善道路光照水平,方便公众交通出行,降低运维和电费成本,提升区内照明设施管理,推进低碳减排。
4.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源设施布局,大力推广节能、低损耗变压器的应用。新建、扩建变电站推荐采用低损耗变压器,推广节能技术,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推动哈经开区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配套新建配电自动化终端和实施智能云端互联工程。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十四五”时期哈尔滨市城区“十公里充电圈”、三环内“五公里充电圈”、二环内“二公里充电圈”布局规划,积极推进整区公共充电桩全覆盖。充分挖掘公共建筑的巨大潜力,围绕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停车场、社会化停车场、城市商业中心、工业中心等场景,加快构建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采取智能化管理、充电设施配套等措施,打造绿色低碳停车场示范工程。探索构建车网互动新型智慧电力系统,推动实现电动车成为用能和储能终端。
推进碳中和智慧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集成优化,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探索建立全领域、全流程、全时段碳排放动态管理体系,为实现碳中和提供设施保障。抓住建设“智慧经开区”契机,依托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三期一阶段工程项目,加大智能传感器、数据中心等碳中和新基建在车间、建筑、仓库、停车场等全域布局,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1.3。加强能源智能化应用平台、可视化管理平台和综合监控平台等管理型公共平台建设,整体实现哈经开区碳中和的精细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推动搭建哈经开区碳排放核算平台,通过大屏直观展示园区主要碳排放指标、能源消耗指标、清洁能源指标、碳排放重点领域及碳排放历年趋势,实现碳排放核算、统计分析、量化摸底、达峰预测、决策支持、项目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
(四)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1.打造产业循环链接模式
系统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网。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降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量为目标,以多产业共生耦合、多资源联供调节、多产品联产、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废物资源化等为手段,重点围绕哈经开区内的不同产业及企业,加快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产业链的延伸与改造,加强产业链关键链接项目建设,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耦合链接。构建以资源、产品、副产物及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为核心的特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原料投入和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从产品、企业、产业和社会四个层面构建不同产品链之间、产业集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共生和耦合,构建企业内部循环,企业之间循环和关联产业配套循环。积极构建“原材料——零部件——装备制造”“种植——食品制造——食品深加工”“半导体、传感器——通信、云计算、区块链”等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园区循环化改造带动区域循环化发展。
加快布局高端智能再制造。积极引导再制造产业进入哈经开区,参与拆解及梯次利用、固废综合处理等,聚焦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和巨大经济带动潜力的关键装备,开展以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附加值为核心特性的高端智能再制造。持续推动深度自动化无损拆解、柔性智能成形加工、智能无损检测评估等高端智能再制造共性技术和专用装备研发应用与产业化推广,带动绿色制造技术不断突破,提升重大装备运行保障能力,从而实现绿色增长。组织推动企业建设再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提高再制造水平,加快推广应用结合工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工业装备再制造。
2.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区内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鼓励采用“互联网+回收”、预约上门、以旧换新等灵活回收方式,规划布局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回收市场和社区智能回收终端,提高居民交投废旧物资便利化水平。加快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废钢铁、废旧电子产品、废塑料、报废机动车等回收、分拣、加工利用,实现“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降碳。积极推进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智能化分拣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统筹园区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推动创建“无废园区”。
建设节水型园区。推动热电、食品等高耗水行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实现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推行废水资源化利用。因势利导推动哈经开区与市政再生水生产运营单位合作,推广示范优秀园区产城融合用水新模式,建立企业点对点串联用水系统。鼓励园区建设智慧水管理平台,优化供用水管理。加强非常规水源再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强点对点供水。加快实施中水资源化利用工程,推动哈经开区中水回用建设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实施百威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中水回收项目,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3.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热电行业企业固废产生和合规处置监管力度,通过利用燃煤灰渣、炉渣等生产泡沫陶瓷、吸附材料、隔热材料等,实现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建材企业为核心,消纳区内其他产业产生的废渣如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生产水泥、商品混凝土、蒸压砖等建筑材料,进一步运用在哈经开区及哈尔滨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现区内工业固废的“吃干榨净”。推进城市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再生利用,鼓励企业加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使用,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及回填等领域大量利用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
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回收利用率。加快智慧环卫系统建设,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智慧云管理平台,实时采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环节相关信息,实现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整治过度包装,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完善厨余垃圾收集、运输和管理机制,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实行减量奖励机制,推动以居民小区为单位进行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对减量效果明显的居民小区、社区给予物资和荣誉奖励。强化指导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查考核机制。
(五)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
1.强化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源头防控
加强源头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制度,以生态环境分区和环评体系为核心抓手,强化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源头防控,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建立以规划环评为低碳宏观引领、以项目环评为高碳准入关口,以排污许可为精细化过程管理的协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招商引资机制,对新招引项目、改扩建项目开展绿色评估预审,注重项目环境污染情况、低碳技术含量、生产工艺先进水平,发挥招引项目对哈经开区绿色发展的带动作用。对不符合产业导向、易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低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
积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企业高质量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做大做强,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效益优先、适度超前、引导集聚、集约经营”的原则,根据哈经开区五个区块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哈经开区及周边区域土地资源,合理确定哈经开区及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优化用地结构,统筹安排入区项目。以“以地定产、以产见碳、以碳优产”为原则,通过已建土地、潜在新增土地等土地开发带动产业发展,基于产业发展预期所预见的碳排放总量,开展哈经开区碳总量基准配额分配优化。
2.推行工业领域清洁生产改造
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深入推进能源、食品等重点行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同时对区内企业开展全面摸排调研,提出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明确实施计划。推行“一链一策”清洁生产审核机制,针对哈经开区热电、化工等高碳高污染物行业,引入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理念,推行产业链清洁生产审核机制,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审核效能,提升产业链层面清洁生产水平。通过企业间多级串联循环使用、副产品交换、废料循环利用、生产工业链、产品链、物质循环产业链、蒸汽—热水多级利用等合作,提升哈经开区企业间的清洁生产潜力,实现废物资源化、循环化,实现减污和降碳动静脉耦合。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加快燃料原材料清洁替代,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建立清洁生产准入制度及服务体系。建立清洁生产准入制度,根据哈经开区减污降碳及绿色发展需求,确定清洁生产准入制度。主导产业引进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要达到行业二级水平以上;其他产业新上项目原则上要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节能减排及环保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建立清洁生产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培育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开发与推广、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提供服务,帮助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审计工作。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制定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计划,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特别是出口加工型企业和重点工业企业,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3.强化污染物与碳排放协同治理
加强要素协同治理。全面加强污染防治与碳排放治理的协调性,统筹水、气、固废和温室气体等多领域减排要求,优化治理目标、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开展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水平。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推动污水处理厂增设甲烷回收装置,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废水处理回用、节能节水改造,中水回用等新技术和新工艺。积极创建绿色低碳试点园区,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打造一批污染物和碳排放“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采取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节水行动、绿色生产方式转变等方式,加强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衔接。
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以哈经开区循环化改造工作为契机,深入解析哈经开区经济活动中物质、能量的代谢动态演化过程及其环境影响,发现环境污染的源头和成因,调控物质代谢,优化园区物质、能量和环境管理。通过自下而上,理清多产品、多元素、多层级物质能量代谢的结构、路径、过程等特征,定量揭示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提出靶向减污降碳调控措施,推动企业内、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并持续循环迭代优化。积极构建园区基础设施共生体系,搭建“能源—水—固体废弃物”协同的基础设施共生系统,提升降碳、减污、节水潜力和成本效益。
4.探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
建立健全第三方污染治理模式。积极争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推进资源信息交互平台建设,开展环境污染问题诊断、系统解决方案,污水和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处置、烟气治理、污染物排放监测以及监管信息平台等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一体化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固废资源化处置、中水回用、平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有效推进哈经开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
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规范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机制,培育一批专业化水平较高、信誉好、运营管理能力较强的第三方治理企业。创新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把第三方服务打造成哈经开区环境公共领域全科“环境医院”或“环保管家”,包括决策与规划咨询、监督监测、运营维护、环境(政策)风险防范、培训宣教等;确保园区企业达标入网及集中式治污设施达标排放;确保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排放稳定达标,掌握即时运行情况。
四、科技创新
(一)营造优良创新生态环境
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深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围绕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研发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强大合力,实施一大批绿色低碳重大项目,推动创新发展聚集区建设。加强相关部门协作,强化多级联动,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加快科技管理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优化整合各领域绿色低碳科技计划项目,改进和规范科技项目管理,积极落实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发补助、技术交易奖补等政策。承接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新时代绿色龙江建设60条政策措施》《哈尔滨人才新政30条》,吸引科技创业团队入驻,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在生物技术、机器人智能装备、复合材料等领域精准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构建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大中小创新企业梯次并进的集群化创新矩阵。
(二)强化科技战略支撑能力
充分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策源作用,高水平推进重大科研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大学大所优势,挖掘企业科技潜力,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区内东安等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哈工大等在哈重点高校院所,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机器人等产业链,合作建设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产业支撑力大的创新联合体,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创新平台,推动企业成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基金等各类平台要素支撑作用,建设一批产业协同创新综合体。
(三)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
1.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提升工程。着力加强“四基”领域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前沿技术的科研攻关,重点突破中高端汽车发动机、先进民用直升机发动机等一批基础零部件,突破航空航天用精密锻件、高表面高延展性可冲制铝合金等一批关键基础材料,突破热加工工艺、增材制造等一批先进基础工艺,突破工业大数据平台等一批基础技术;推进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鼓励企业持续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和质量改进,重点在通航飞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数字化制造的质量管理创新、基于个性化分布式制造的质量创新和基于极端制造的可靠性创新,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推动低碳技术研发攻关。围绕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立足应用导向,强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发挥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载体技术优势,重点加大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智能制造、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科技攻关战略,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储能、工业流程再造、新型电力系统、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低碳前沿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加大智能装备投入,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应用,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数字工厂、智能化车间等。结合哈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以绿色技术突破带动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增强绿色创新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考虑高纬度及严寒地区属性,加强园区余热回收利用、清洁采暖、既有建筑能效提升以及适合严寒地区节能技术的应用攻关。
(四)推动低碳科技成果应用示范
紧密依靠产业链打通创新链,促进“创新+创业+产业”联通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机制。围绕产业链关联企业,建立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强化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技术创新体系,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创新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组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创新,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库,做大做强哈工大、维科生物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积极推动天海机械制造机械与电气生产科研制造基地项目、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建设,促进绿色技术供给与企业绿色创新需求精准对接。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服务平台挖掘筛选优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智能电网、装配式建筑技术等技术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促进项目与园区、企业、孵化器、投资机构等进行对接,带动项目在园区落地。
五、重点工程
哈经开区结合绿色低碳发展现状,紧扣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先期谋划建设17个重点项目,重点围绕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产业绿色发展支撑、科技创新研发支撑、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试点推动实施中,不断对标先进地区、借鉴成熟经验再谋划一批能级提升项目,推动碳达峰试点工作不断创新优化。
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共8项,总投资14.72亿元。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尔滨合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程项目等一批供热效率提升项目及增量配网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项目等储能项目;哈尔滨哈南公共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哈经开区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可配套配电自动化终端和实施智能云端互联工程。
节能降碳改造项目3项,总投资1.95亿元,包括哈尔滨顶津食品有限公司2023年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哈尔滨顶益食品有限公司设备升级综合技改项目、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产线升级项目。
产业绿色发展支撑项目2项,总投资13.2亿元。主要围绕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及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包括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三期一阶段工程项目、哈尔滨田美药业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等。
科技创新研发支撑项目3项,总投资2.21亿元,为哈尔滨天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机械与电气生产科研制造基地项目、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哈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主要进行研发中心建设及信息化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水平。
资源循环利用项目1项,投资0.25亿元,为哈尔滨(威立雅)热电有限公司机力通风冷却塔余热回收项目,提升余热资源循环利用能力。
六、政策创新
(一)强化绿色低碳优惠政策支持
加大哈经开区管委会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全方位强化园区基础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循环经济等,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基础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绿色制造等重大研发项目优先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优先将哈经开区优质企业、重点项目纳入财政资金重点项目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市预算内投资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等专项资金支持。严格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优惠政策的绿色低碳导向作用,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的补贴力度。探索开展区域整体清洁生产集群审核模式试点创建,积极出台清洁化生态改造财税激励政策,推动区内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园区整体清洁生产水平。
(二)强化绿色金融政策引导激励
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方面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加大绿色信贷供给力度,设立“绿色金融风险资金池”,探索开展各类绿色金融服务。拓宽绿色产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发行绿色债券。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绿色制造、节能减碳、循环经济、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碳捕集等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多样性。加强绿色金融统计系统建设,提高绿色信贷统计精准度。
(三)构建碳数据统计与核算制度
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全区分领域、分行业、分能源品种的能源统计体系。将碳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哈经开区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按部门、职能划分碳排放相关领域全口径数据统计与收集机制,明确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统计周期、上报流程、责任人等内容,确保碳排放相关数据真实、可靠。定期组织编制哈经开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梳理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林业等环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掌握重点温室气体排放源,分析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原因,助力实现精准降碳。针对园区内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开展碳核查(或盘查)工作,摸清园区内重点行业及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情况,明确企业节能减碳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引导重点出口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支持打通关键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料、辅料、能源等碳排放数据以及行业碳足迹数据,重点推动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行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测算与评价,引导企业节能降碳。
(四)健全绿色低碳制度标准体系
深化落实现有绿色发展相关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制度体系。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能源审计管理办法,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先行先试开展碳排放预算制度创新工作。探索建立健全碳普惠市场建设体制机制,研究构建碳普惠方法学库,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结合自身减排特点,科学开发和申报碳普惠减排方法学。
(五)探索创新清洁电力相关机制
依托哈经开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整区屋顶光伏开发试点、云计算产业园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试点、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示范性、引领性、开放性特征和各试点政策协调性优势叠加,开展区域配电价格机制、源网荷储一体化互动机制、分布式发电交易机制、虚拟电厂运营和辅助市场聚合机制等相关管理性、价格类机制探索研究。通过创新完善相关机制,聚合放大区域级试点多要素多主体高比例清洁能源的能源互联体系低碳促进效应,服务哈经开区绿色化低碳发展。
七、全民行动
(一)加强全民低碳宣传教育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进园区活动,增强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深入做好区内“双碳”工作宣传,结合世界地球日、六五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浓厚氛围。结合哈经开区管委会、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介,及时、准确向社会公众和企业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普及节能降碳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继续推动绿色创建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园区绿色品牌引领作用。积极与省、市主流媒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多角度呈现哈经开区绿色低碳发展亮点特色。
(二)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优化绿色出行场景,倡导鼓励公众乘坐公共交通、使用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打造绿色消费场景,引导餐饮、酒店、商超等绿色消费模式,鼓励公众购买碳标签产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不断推广节能、节水、高效、安全的绿色智能家电产品,推动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建立销售激励约束机制,支持绿色积分等“消费即生产”新业态。探索开展全民碳普惠机制,量化公众节能低碳行为减碳量,并将减碳量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碳币”发放到相应公众账户中,形成崇尚绿色低碳的社会新风尚。
(三)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要求,积极开展节能降碳工艺技术研发创新,加强企业绿色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区内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承担节能降耗减排责任,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区内企业建立ESG评价体系,从内部形成制度规范,增强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碳排放核算,建立碳排放台账,“一企一策”制定节能降碳专项工作方案,倡导开展同行业碳排放强度对标,制定碳减排路线图。鼓励零售企业不采购、不销售过度包装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生产企业实行“绿色包装”。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管理和监督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四)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工作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托省、市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家资源,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培训计划,制作精品课程,分阶段、多层次开展国家“1+N”政策体系、省“1+N”政策体系、先进节能减碳技术、典型示范案例等专题培训,普及“双碳”基础知识,宣讲政策要点,强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意识,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双碳”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通过加强实践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引导领导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技能,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哈经开区管委会对碳达峰相关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提升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制,全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高位推进、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定期对哈经开区各部门工作进展进行调度、检查、督办、考核,确保各阶段任务有序推进。建立与市级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机制,实行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事项“特别议事”机制,设立独立办事窗口,对试点园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二)政策支持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能源领域法规政策,推动制定哈经开区配套政策。针对园区实际,积极制定促进产业集聚和推动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按需建立主导产业转型发展基金、绿色经济专项资金等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发展、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利用等予以扶持。进一步加大促进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发展的资金、土地、金融、价格、人才引进以及应用推广、项目开发等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新型能源技术和重大能源技术装备的研发攻关、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项目。
(三)资金保障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完善配套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落实资金保障。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推动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分担、长期合作关系。
(四)监督考评
落实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要求,制定碳达峰工作任务要点,并据此对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年度调度,对实施进度缓慢或指标未达到既定目标的进行督办。哈经开区各部门按任务分工开展本部门实施情况年度调度,重点调度评估负责的指标、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任务、工程项目等实施情况。加强监督评估结果应用,奖优罚劣,正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联合协作,为科学精准做好试点园区建设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五)宣传推广
在各类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广泛宣传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和政策。组织做好全国节能宣传周、节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探索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主题科普基地,推动碳达峰试点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促进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