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供需关系决定市场未来
- 2024/12/5 9:07:28
- 14591
- 来源:中国水网 郭慧
- 关键词:再生水循环水水处理
在过去的几年中,再生水行业在中国迎来了政策利好和市场关注的双重推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政策发布,以及试点城市的推广,都表明了再生水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随着市政污水处理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新的增长点变得尤为关键,再生水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
然而,尽管政策支持和企业关注度高,再生水行业的发展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热度。与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再生水项目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在中国当前的供水结构中,包括再生水在内的非常规水资源占比不足4%,显示出其在整体水资源配置中的边缘地位。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再生水管网建设滞后,以及水权争议的存在,都为再生水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这些挑战,许多企业选择了谨慎观望的态度。尽管再生水行业拥有巨大的环境和社会价值,但其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投入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而如何看待行业未来的发展,还需回归本源,从最基本的供需关系来看。
再生水在我国是否有推广的必要呢?答案是肯定。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国情。据统计,我国每年缺水量高达500亿立方米,约占年用水总量的十分之一。《2024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水—促进繁荣与和平》中提到,未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是淡水资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方面。因此,缺水,对水的需求是我们谈论再生水的基础。
而我国再生水的供给潜力巨大。其供给基础是我国每年处理超过700亿立方米的污水总量,且污水处理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和地区。这意味着再生水的来源几乎不受地域限制,供应稳定。因此,再生水作为一种水资源解决方案,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可行性。
另外,技术进步也为再生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污水深度处理和膜处理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够稳定生产不同品质的再生水。技术的成熟度进一步确保了再生水供应的稳定性。
从实践来看,一个地区是否采用再生水,除了政策导向外,供需关系是内在的关键因素。因此,当我们在谈论再生水时,要谈论的是再生水的供需关系。
01 政策引导迎转折,试点实施拓新局
政策导向无疑是推动再生水行业的一个重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策也催生出了需求。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来看,2021年九部门联合发布的污水资源化文件最广为人知,这份文件的出台,也为再生水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行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各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共同构建了一个当前我国再生水利用的政策体系。
而回溯至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已经为再生水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条例从规划、建设到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对再生水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了再生水利用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的可行性。
根据目前发布的政策文件,可以归纳出推动再生水利用的三个核心方向:节水、水资源配置以及污水资源化。水利部门主要负责推动节水和水资源配置工作,致力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优化配置。环保部门则侧重于污水资源化,旨在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将污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同时也会涉及水资源配置的相关政策要求。此外,发改委、住建部等相关部门在推动再生水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了包括政策制定、项目审批等多个关键环节,确保了再生水利用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项目的顺利推进。
从整体来看,再生水行业的推动主要通过试点城市的方式进行。2021年,水利部和生态环境部分别启动了试点项目,探索再生水利用的有效路径。水利部的试点项目覆盖了78个城市,重点关注再生水的规划布局和配置管理。例如,宁波市作为水利部的试点城市之一,在中期评估中荣获优秀,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生态环境部的试点项目则分为两批,共涉及38个城市。该试点项目侧重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人工湿地的净化技术,更加关注再生水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今年,发改委也启动了再生水试点项目,涵盖50个城市,聚焦于缺水地区、水敏感区及水生态脆弱地区。这一试点项目的实施,预计将催生更多优秀的案例,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02 缺水是必要非充分条件 两因素影响再生水利用
除了政策的积极推动,再生水在一个城市能否得到广泛应用,更关键的因素在于该地区的供需关系。缺水无疑是推动再生水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通常,我们通过人均水资源量这一指标来评估一个地区是否缺水。这一指标反映的是本地水资源的状况,因此当我们谈论缺水时,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地区的本地水资源是否充足,同时也考虑了人口承载能力。根据这一指标,可以发现,沿黄省份和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长江中下游省份以及江浙沪地区也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甚至在南方,像广东省这样的地区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然而,尽管这些地区都面临着缺水的问题,再生水却并未在所有这些缺水地区普遍推广。因此,仅缺水这一条件远不足以推动再生水行业的发展。
这之中,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再生水的利用。一是,过境水资源、二是,有外调水资源,或是说一些替代的水源。例如上海,尽管人均水资源量显示出其极度缺水,但上海的再生水利用率却为零。并且,供水结构中超过99%的供水来自地表水,未大规模开发地下水资源。究其原因,上海有来自太湖和长江的充沛过境水资源,并不断探索和利用更多的优质天然水源。由于有过境水资源存在,上海对再生水的需求非常低。
而在我国中部省份河南省则显示了外调水资源对再生水利用的影响。作为沿黄省份,尽管河南享有黄河的过境水资源,但其取水量受到严格限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河南省依赖地下水,其在供水结构中的比重曾高达一半以上。然而,自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河南省的缺水状况得到了显著缓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量占地表水的比例已从9%稳步上升至20%以上。尽管包括再生水在内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有所增加,但其增长速度缓慢,且在整个供水结构中的比重仍然有限,外调水的存在使得再生水利用的紧迫性是降低的。
当然,这之中,价格也是第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水价的制定采取了两部制,包括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基本水价相当于固定费用,无论是否用水都需要支付;而计量水价则是根据实际用水量来计算的。这种定价机制意味着,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每吨水的平均成本实际上是下降的。因此,从区域经济及水资源规划而言,优先利用南水北调的水资源在成本效益上更为合理。当然,这仅仅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实际决策还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但也可以看到,远距离调水工程,推高了受水城市的整体水价。以郑州为例,2015年的调价文件明确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置换导致了成本上升,成为调价的直接刺激因素。在此之前,该市已有十年未进行水价调整。河北的调价文件同样提到,调价是为了应对南水北调江水使用成本高和用水量不足的问题。天津的文件也类似,调价部分用于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对于个体而言,远距离调水使用水成本上升,无论是居民、非居民或是特种行业,比如石家庄,特种行业的水价近50元/吨。
03 多因素构成必要条件 发掘需求是关键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有一些影响再生水利用的因素,但也有一些能促进再生水利用的因素。比如说价格,从价格这个角度来讲,再生水在定价是其优势。一般而言,再生水的定价通常低于自来水。国家对再生水价格的管理正逐渐从政府定价过渡到市场调节价,尽管一些地区如天津和宿州仍沿用政府定价,但总体趋势是向市场化迈进。广州和自贡等较早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地区,其政策文件中仍提出与自来水价格保持合理比价关系,但近两年各地的再生水价格文件中已逐步转变为“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自主协商”。为再生水定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对于高品质或特殊用途的再生水,定价空间更为宽广。此外,许多地方对使用再生水提供价格优惠,如免征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这无疑是增强了再生水的价格优势,对供需双方均有益。
当然,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单纯的定价政策并不足以支撑再生水行业的繁荣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支持。首先,政策的推动至关重要,包括地方对再生水优先使用的法规和对再生水配置的具体规定。其次,产业需求的增长也是关键因素,尤其是石化、能源等高耗水行业以及新兴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此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再生水管网的建设和完善。
资金支持也是推动再生水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涉及到社会各界的资本参与。同时,公众的认可和信任对于再生水的推广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再生水水质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要素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往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推动再生水行业发展的合力。只有当这些因素协同作用时,才能有效促进地方再生水行业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推动再生水利用方面,宁波和西安均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宁波通过立法将再生水纳入城市供水体系,确立了其与其他水资源同等的地位。西安市则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并为重点行业设定了再生水使用指标。在规划层面,两城市均明确了再生水使用的目标、重点任务和设施布局等。这些规划与实施细则虽然紧密关联试点城市的要求。但实际上,完善的政策体系对于促进再生水的利用和执行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在产业需求推动再生水利用方面,包头与鄂尔多斯两市的实践尤为值得关注。包头市,作为硅产业的重点发展城市,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用水需求,而这座城市本身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种新兴产业用水需求与缺水现状之间的鲜明对比,凸显了再生水利用的紧迫性。同样,鄂尔多斯市在新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以及作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工业用水的不足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再生水成为了解决新增工业用水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产业需求的增长,加之水资源的短缺,为再生水的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实践场景。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管网建设是再生水利用的关键。在这方面,西安、宁波和天津等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鉴。西安在《西安市再生水条例》中规定,新建城市供水管网必须同时建设再生水管网,将再生水纳入城市供水体系。宁波则将再生水管网建设纳入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与城市路网建设同步推进。天津作为再生水发展的先行者,从一开始就重视再生水管网建设,早期将中水管道纳入大配套的收费范围,为管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目前天津正在进行再生水管网的联通工程,计划用3到5年时间消除管网断点。这些城市的实践表明,政府的大量投入对于管网建设至关重要,也是推动再生水利用的关键因素。
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一开始,再生水的推广利用,本质是受需求关系所决定的。因此,核心在于挖掘更多需求方向,从而扩大再生水的应用领域,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目前,再生水主要服务于工业、市政杂用、生态补水和部分服务业,如洗车行业。然而,不同行业的客户特性、收益情况和基础设施需求各异,这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规划。通过这样的区域性策略,再生水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挥其潜力,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原标题:再生水——供需关系决定市场未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