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需要重视的若干问题
- 2024/12/23 9:59:35
- 907
- 来源:中国水网 徐冰冰
- 关键词: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新时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手段,需要统筹五个边界条件,并建立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相协同的管理体系。”11月14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生态环境部原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在“宁波再生水循环利用学术研讨交流会”上针对“如何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话题进行了分享。
十几年前,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作,山东等地就已经在探索和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2021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开展两期试点,目前全国38个地级市已经纳入了试点。文件发布之后,各部委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都在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推进这项工作,这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在全国顺利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在四部委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如何扎实推进区域再生水这项工作?张波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新时期转型需求
张波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划分为三个阶段。
1973年到2020年是第一阶段。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1974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简称“国环办”)成立, 从那时起,国家开始了有组织、有体系的环保工作。2020年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也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节点。
这一时期,由于污染比较严重,只要能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即使方法简单一点,社会总体上都表现出了包容和支持。因此这一段的主题是治污。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10年前,在城市里想找哪条河不臭很难,今天想找哪条河臭同样很难;10年前,我国很多地区雾霾严重,看一眼蓝天白云都成了奢望,现在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经初步成为常态。事实证明,我们国家以高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明显转变!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世界角度看,这都是了不起的成绩!
但我们也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次要矛盾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系统性和协同性不足,市场机制不畅,管理比较粗放等问题十分突出。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出具体部署。从“坚决打赢”到“深入打好”,虽然仅四字之差,却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工作更深层次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降碳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并最终落脚在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上。这标志着国家已经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转型要求。
张波认为,无论是企业、行业还是区域发展,都应进行深入而认真的转型,以确保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未来二三十年的成功转型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转型成功,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进入一个以双赢或共赢为特征的新阶段,届时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国家向前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作为顺应新时期转型要求的重要内容,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正方兴未艾。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概念解读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以达标后的排水为对象,通过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措施进一步净化改善后,在一定区域统筹用于生态、生产、生活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是新时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手段。
张波进一步阐述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概念,强调了其中的关键词。首先,“以达标后的排水为对象”意味着只有出水稳定达标的地区才能进入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以防范环境风险。
其次,虽然“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措施”是常见的做法,但并非绝对,如果其他措施同样能够有效改善水质,尤其是提升水的生态品位,这些措施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对“一定区域”的理解需要明确,它指的是地市、县区一级,甚至更小的区域,这样的划分是为了与点对点再生水循环利用相区别,以实现更精准和有效的水资源管理。
从三大维度聚焦美丽河湖建设目标
在新时期,生态环境部提出了以“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为核心目标的美丽河湖建设愿景。这一目标涵盖了三个层面:首先,“有河有水”强调的是保障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用水,以维持其基本的生态功能;其次,“有鱼有草”关注的是提升生物多样性,通过改善水生环境,让水生动植物得以繁衍生息;最后,“人水和谐”则是指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生。人不负水,水必不负人。在保护的同时合理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应聚焦新时期治水目标,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河湖生态的持续改善和亲水经济的持续发展。
张波分别从技术、经济、管理维度上阐述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
技术维度上,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首先需要统筹考虑五个边界条件:再生水的生产、利用、调蓄能力、湿地净化能力以及当地的水文气象条件。这些条件必须相互匹配,以确保工程的协同性和有效性。如果忽视这些因素,只关注某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工程上的不协调,进而引发问题。因此,提醒大家在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时,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因素,确保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统筹规划,以避免走弯路。
其次,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预防可能的水华问题。由于再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相对较高,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措施降低河中的营养盐,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且并非唯一方法。只要生态修复工作做得好,同样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意防范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在喀斯特地貌等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果地下水被用作饮用水源,就必须格外小心,以保护水质安全。
经济维度上,解决水资源及其产品价格体系的问题至关重要。当前,地方债务中有一部分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相关,由于价格体系未能理顺,导致财政负担过重,不得不通过举债来解决。财政难以举债时,便会转而通过国有企业等投资平台变相举债,实质上仍然是政府债务。
我们虽然有10万亿的化债计划,但这仅是治标之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新的债务产生,必须下决心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理顺自然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体系,深化权属管理改革。特别是河湖的生态空间,要实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分离,尤其是将经营权交给专业企业,同时加强监管。
实际上,随着水质的改善,河湖环境变得更加美丽,一些原本低价值的空间转变为高价值空间。公众对亲水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包括健身、野营、垂钓、游泳、划独木舟等水上运动将会应运而生。
如果能够顺应群众的亲水需求,将空间经营权交给专业企业,并加强监管,就有可能开创出新的局面。这不仅能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水务公司未来的营收点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将政府主导的模式转变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推动经济维度上的改革和发展。
管理维度上,要更加精准、科学、依法,探索建立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相协同的管理体系。水务公司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因为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这三个要素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水的整体。
因此,尽管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分工,但在管理上必须实现协同。我们鼓励宁波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全国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示范和借鉴。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事业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简称“研促会”)是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明确要求研促会深入研究和把握生态建设的客观规律,积极为党和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促会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目前研促会聚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关键领域和突出问题,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积极探索专题组机制,研究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努力在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更好结合的过程中,发挥社会智库的应有作用。
目前,研促会已经成立了5个专题组,未来还会有新的专题组成立。专题组采用双组长制,由退下来的司局以上领导干部担任协调组长,负责把握大方向和协调各方;同时邀请有潜力冲击院士的中青年科学家担任专家组长,成员包括政产学研金融机构的业务骨干。这种架构不是一种机构,而是一种工作机制。因事而设,事终则止。
中央在生态建设领域批准了四个奖项,包括中国生态文明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等。这些奖项由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委共同组织,研促会发挥秘书处和技术支撑作用。我们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事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更多优秀案例。
浙江一向是勇立潮头的省份,宁波作为浙江省的先进地区,在区域再生水利用方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诚挚邀请大家一起深入研究把握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方法,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原标题:张波: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需要重视的若干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