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热议地下水污染 可借鉴美国深井灌注技术
- 2013/2/19 11:25:57
- 4967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
在水资源短缺和河流污染日益严重的中国存在另一个水危机。那就是以前不太被提及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一旦被污染,要想净化,将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中国虽然有管理地表水的法律,但管理地下水的法律和制度却不健全。导致现在甚至此刻仍未采取针对污染源的根本解决措施,中国的地下水仍在继续被污染。
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7月公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指出,地下水占全国水资源的三分之一,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0%,在饮用水中所占的比重高。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在中国,地下水是维系生活和生命的水源。
但是,情况非常悲惨。春节期间,地下水污染再次成为公众热门话题。一位公益人士微博爆料称,在山东潍坊,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逃避监管,而地下排污法已在很多地方悄悄进行多年。
山东潍坊地下排污事件已持续发酵数日,但截至目前,包括官方及各界仍未对事件真伪提供调查结果和事实证据。此事件的成因及后续发展一时间显得十分扑朔迷离。尽管如此,潍坊市环保局相关人士18日表示,该局已组织5个调查组分赴下属各市县开展针对此次事件的全面调查。山东环保厅已在全省组织开展以地下水污染为重点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辖区内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和治理。
2天,715家的排查量,潍坊市环保局的“神速”排查,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暂未发现帖文反映的问题”这一结局。但为表示尽职尽责,悬赏十万求举报。抛开排查“企业将污水直排地下”的技术含量而言,潍坊市环保局“走马观花”式排查之后,再将舆论的矛头指向公众,着实让人费解。作为环境保护执法单位,与其悬赏十万,不如真抓实干。
据悉,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覆盖全国的普遍问题。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监测显示,约64%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治理空间巨大。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此次网友热议水污染,正是民众环保意识增强的体现,应该得到地方政府的理解和呼应。
据了解,地下排污有三种类型:1,渗坑、渗井排放;2、浅井水层排放;3、高压深井排放。前两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第三种则是利国利民的技术创新。国外把第三种排放方式又称为“深井灌注”,是一种成熟的污水、废液处理方式。在中国,被采用广泛的地下排污方式恰恰是前两种。在发达国家,常采用的是第三种“深井灌注”。
图注:深井结构剖面图
深井灌注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当时主要用来处置石油生产的废液或市政废液、废水。到2009年,全美89%难以处理的危险工业废液通过深井灌注方式来进行处置。据悉,深井灌注就是将废液灌注到与人类日常生活环境隔绝的地质深层,从而实现安全处置。
在网络上盛传的一篇文章中,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地下灌注所采用的灌注井分为五类,其中,炼油、金属制造业、化学品生产、制药、商业污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危险废物、其他工业和市政废液和放射性废物可以进行灌注到所有地下可饮用水源之下。在大湖地区典型的灌注井深1700至6000英尺(518米~1829米),在海湾沿岸深度为2200至12000英尺(671米~3658米)甚至更深。
公开资料还显示,美国环境保护署早在上个世纪就完成了一项风险研究,该研究认为:与地表填埋、贮存罐藏或焚烧等其他处置技术相比,深井灌注技术对于人体健康和环境所构成的危害极低,可能造成的危害风险小。
美国地广人稀,推广深井灌注对人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在人口密集的中国,深井灌注一旦密集开展,对环境的影响很难估量。同时,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控制深井灌注行为的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的部门对其实施监管,这都给深井灌注的推广带来了难度。
中国存在企业和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技术实力不足、监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旨在提高国民意识和防止污染的体制和制度刚开始构建。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制定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反复进行修订,正努力完善监测网络和推进污染防治项目等。
中国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从根本上遏制的时候了,再不治理,将难有清洁的水源。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拟对各地落实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作为主管部门对各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依据之一,每5年为一个考核期。此举标志着中国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
有网友说,再严格的制度,只写在纸上等于零,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老百姓看到有干部因为水污染防治不力而落马。水污染日益严重的根源在于单一追求GDP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如果再不放弃这一发展思路,污染将演变成为整个民族的灾难。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