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湖泊保护迫在眉睫坚定不移打好环保持久战

2013/3/21 16:09:44
435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湖泊保护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肾。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对于湖泊的治理,全世界范围内都认为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无疑,我国的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也是一场持久仗。
  hbzhan内容导读: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肾。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对于湖泊的治理,全世界范围内都认为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无疑,我国的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也是一场持久仗。


淡水湖泊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等紧密相连,其水资源更加易于获取,更加呈现静态,且湖区周边的居民较多、城市发展水平高、产业集中度高、污染相对较重,更能吸引公众的关注度。

从3月15日下午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环保部记者会上获悉,2012年度,中央财政安排了55亿元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还安排了25亿元专项资金对生态良好湖泊开展保护。

事实上,湖泊以及周边的湿地,会对局部性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有地球之“肺”的称呼,而湖泊、水库等相对静态的水资源也被定义为重要的战略性储备资源。

中国湖泊总面积约91019平方公里,总的储水量约7077亿立方米,其中淡水储量2249亿立方米,占淡水湖泊总储水量的0.17%,占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的8%。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肺”已经染上了“病”,出现了富营养化、水质污染、生态退化、淤积、快速消失、咸化等多种“病毒”,其中,影响严重生理表现是污染和水质下降。

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大,总体上湖泊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湖泊富营养化水平和湖泊水质没有根本好转,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尽管水资源丰富,但是大部分的内陆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一些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水平居高不下。

例如,目前长三角湖群总体富营养化严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全部为富营养湖泊,而且多数湖泊全湖全年均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湖泊水质基本上属于IV-V类水,其中总氮超标尤为显著。

复合污染问题凸现。一方面,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并未得到遏制;另一方面,近年来其它各类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污染则持续增加,区域性的复合污染凸现。

在中国南方的某些河湖水网区域,检测到的有机氯农药达到18种之多,沉积物中检测到的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多达180余种,潜在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水库,因为蓝藻水华等衍生的各类污染物质往往和其它污染物一起形成复合污染,并表现出有机污染与无机污染并存、常规污染与新型污染交织、生态风险加大、水产品污染导致潜在的健康风险等显著特征。

由于普遍存在的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水资源较为丰富的长、珠三角和闽东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质性缺水,水质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对于采用集中供水方式的城市和乡镇,水源水质无法得到保障,大多数湖泊的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源的标准。

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重要战略水源地的一些水库或者湖泊,近年来,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在广大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更是令人担忧,由于湖泊及河流的污染,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首要问题。

对于湖泊的治理,全世界范围内都认为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无疑,我国的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也是一场持久仗。这主要由几个因素决定:

,我国的经济还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即使是企业的污染排放达标,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某个区域的污染物总量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必然导致区域内的湖泊等生态系统面临持续的污染等影响。

其二,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湖泊环境治理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特别是一些流域面积较大的湖泊往往涉及到不同行政地理单元,湖泊污染趋于复杂,因而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上面临诸多挑战。

第三,湖泊环境的改善有赖于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即使在外来污染得到了控制的情况下,湖泊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修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例如德国的博登湖和日本的琵琶湖在外来污染得到了根本性控制的基础上,耗费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得以恢复昔日的良好生态环境。

优良湖泊保护的新思路
  
对湖泊保护而言,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增强了生态忧患、生态责任意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一些湖泊的治理收到了实效。

从2010年起,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对水质良好的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多年来,投巨资治理受到污染危害和生态破坏的河流、湖泊,却收效甚微,这样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这种对尚处于良好状态的湖泊防患于未然的行动,是明智之举。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而言,对良好湖泊的保护是新思路、新工作,应当采取新举措、新方法。

要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全过程。优良湖泊的保护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将预防作为主线。从制定规划方案到具体实施的全过程中,要一以贯之地落到实处。要防止方针、原则和实际工作脱节。编制规划要从对现状的分析和预测开始,到目标指标的设定、工作任务的提出、工程项目的确定和结果的绩效考核,牢牢把握这条主线。避免由于长期污染防治工作的惯性,出现虽然提出预防为主的方针、原则,但立目标、定任务、组织项目时就又回到污染治理的老套路上去。

热门评论

上一篇:政策优势不断加码 海水淡化市场空白急需填补

下一篇:揭开环保“旧伤” 中国水污染缘何屡禁不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