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把脉中国清洁能源发展趋势调整产业繁华背后的糟粕

2013/4/28 14:42:15
509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清洁能源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2012年,虽然清洁能源行业陷入低谷,但中国依然在清洁能源行业投资规模下降11%的背景下,超越美国,重回G20国家清洁能源融资。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量上的优势已经显现,但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hbzhan内容导读:2012年,虽然清洁能源行业陷入低谷,但中国依然在清洁能源行业投资规模下降11%的背景下,超越美国,重回G20国家清洁能源融资。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量上的优势已经显现,但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把脉中国清洁能源发展趋势 调整产业繁华背后的糟粕
  
  所谓清洁能源,即排放少、污染程度小的能源,一般认为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后者则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和潮汐能等。
  
  国内多地年初出现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就是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如何平衡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也为石油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实现绿色、低碳和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
  
  要想改变环境恶化的趋势,提升清洁能源的消费占比成为一个重要选项。
  
  清洁能源需要寻找政策平衡点
  
  从经济角度看,虽然2012年该行业的投资总额下降了11%,缩减到2690亿美元,但这主要是因为多个重要市场政府取消了优先发展刺激政策及战略规划,其实在2012年,新增总发电装机容量高达88GW,创历史新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要它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是长期持续的,那么它吸引的投资就会逐步上升。但相反,有一些国家,如果说它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不是那么稳定,时有时无,那么他们吸引的投资是会减少的,因为这可能对于投资者或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他们对该国的政策信心不是很足。
  
  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力图找到一种平衡,一方面鼓励投资商投资到清洁能源产业,另一方面,又要确保政府的补贴不能太多,不能对国家的财政造成较大的负担。
  
  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尽力平衡这个补贴的水平,一方面不要太慷慨,比如现在很多欧洲国家就发现,以前可能他们的补贴太高了,这样的补贴对国家来说是不利的,并且在应用方面也要让自己的补贴水平不要太低,以至于挫败了这些投资者或企业的发展。能源机构建议各国政府逐步废除对化石类燃料的补贴,并设立碳价鼓励从碳到天然气的转型。


把脉中国清洁能源发展趋势 调整产业繁华背后的糟粕
  
  亚洲崛起成为清洁能源发展中心
  
  过去九年间,亚洲及大洋洲的清洁能源投资持续获得不间断的增长。2012年,亚洲成为吸引清洁能源投资多的地区。该地区的投资额增长了16%,达到1010亿美元,占总额的42%。包括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在内的地区投资总额下降了22%,仅为876亿美元。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李昌镛表示,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之中,值得关注的是清洁经济的增长。他说,到2035年时,亚洲地区可能会消耗超过一半的世界能源供应,与此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翻倍。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亚洲一些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加大开发清洁能源的力度。同时他也指出,西方发达国家不能以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要求亚洲发展中国家减排,因为事实上,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人均消耗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产业优势凸显,但不能忽视弊端
  
  近日,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PEW)发布《谁将赢得清洁能源竞赛:2012年版》,报告显示,2012年清洁能源行业的投资规模下降了11%,至2690亿美元。而中国却在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再度成为清洁能源融资的中心,总共吸引了高达651亿美元的投资额,较2011年增长了20%,占整个G20国家清洁能源投资总额的30%以上。而投资总额在G20国中位居第二的美国,2012年清洁能源投资为356亿美元,下降了37%,且与中国有较大差距。就中国而言,中国在太阳能方面吸引的投资也是超过了风能所吸引的投资,2012年中国太阳能吸引的投资达到312亿美元,风能是272亿美元,而其他一些可再生能源吸引的投资是63亿美元。
  
  毫无疑问,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量上的优势已经显现。然而,上面这份报告中的一些事实也使我们看到,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延续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老路,在产业链条中的优势并不显著。
  
  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原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缺失、产品主要出口“三头在外”的严峻现实。这种依靠购买核心技术、原材料和关键设备,然后扩大产能的发展模式在竞争中的优势并不明显,亟待调整。
  
  是要循序渐进,试点推进。
  
  第二是要转变针对设备补贴的状况,更多地把补贴用于对清洁能源产业链条薄弱的研发和终端利用环节,把设备制造留给市场。
  
  第三是要引导新能源领域的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更多地进行合资合作,大力支持国外新能源企业在中国构建专业研发中心,鼓励国内和外资新能源企业共同进行科技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
  
  第四是要拓展国内市场。
  
  第五是要开辟新兴市场。随着欧美市场热潮消退及欧美国家不公平地设置贸易壁垒,大面积开辟新兴市场将是中国清洁能源制造商的佳选择。
  
  第六,在合作层面,政府可以创新对外援助形式,充分发挥对外援助的带动效应,帮助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热门评论

上一篇:减排目标日渐紧迫 工业节能产业面临良好发展空间

下一篇:我国乡镇工业建设推动阀门行业快速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