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能源产业步入整合时代技术和市场制约中国产业发展

2013/6/14 17:15:40
7433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整合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在经济复苏缓慢,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不过,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也面临供需失衡、贸易争端频发、标准缺失等难题。
  hbzhan内容导读:在经济复苏缓慢,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不过,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也面临供需失衡、贸易争端频发、标准缺失等难题。
  
  如何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永恒的难题。面对这个难题,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个的答案。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再生能源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总量还比较小,只占到总能量消费的10%到20%。下一步如何开发好、利用好可再生能源是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河君介绍说,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不可逆,中国对新能源的投入也不落后。
  
  “十一五”期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软”“硬”技术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市场与产业规模不匹配、市场运营风险大等诸多问题。
  
  (一)“软”“硬”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
  
  中国新能源技术不仅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和制造加工各项“硬”技术,还包括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监测管理的“软”技术。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制造能力虽然比较强,如光伏产业制造能力居于首位,但这只是处于光伏产业链下游的组件封装制造能力,上游的原料多晶硅先进制造技术多集中在国外厂家。除了产业集中在产业链下游之外,国内产业配套技术也具有较高的对外依存度,由此出现了国内部分新能源产业大而不强难题。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产业“软”技术建设也有待完善。比如,中国新能源产业一直面临并网发电难题,主要原因是没有构建起智能电网,没有先进的电网调控和调度技术。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的缺失,也导致产品质量存在隐患。此外,目前的法律法规对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安排、价格机制、上网电价等统一的协调机制没有明确规定,无法实现新能源项目市场化运作。
  
  (二)市场与产业规模不匹配,产业消化能力不强
  
  国内新能源产业和市场规模建设不能有效匹配。由于国内对新能源市场建设的战略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以及新能源高额的开发成本,目前新能源在国内还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完善的市场环境。加上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不足,新能源市场发展速度远低于产业发展速度。导致两者匹配度较低,产业消化能力不强。以光伏产业为例,国内太阳能电池产量与装机容量差距较大。
  
  (三)市场运营风险大,资金和运营主体保障不足
  

  新能源产业终端应用一般为发电,市场运营资金和运营主体准入门槛高。目前中国的发电领域仍然是垄断性行业,发电项目的运营权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能源企业,民营和外商企业进入该领域的仍是少数。另外,进入发电领域,不管是项目建设还是未来的项目运行,都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融资渠道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尚不具备自有发电市场,与现有大型企业抗衡的能力。
  
  下一步如何开发好、利用好可再生能源是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河君介绍说,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不可逆,中国对新能源的投入也不落后。“以我国为例,2012年,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制能以及光热、地热等新能源新增总投资2300亿元。新能源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经济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能源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新能源作为世界各国发展主体地位不会改变,新能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大规模替代传统资源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热门评论

上一篇:工业废弃物产生快速增加 环保产业潜在增长强势

下一篇:环保行业2013下半年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热衷投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