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服务业迎发展黄金期政策支持解除“成长烦恼”
- 2013/10/12 15:16:30
- 4465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污水处理 环境服务业
环境服务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进入“十二五”以来,创新服务模式,发展环境综合服务业,已成为国务院及环保部推动环境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2012年底,国务院印发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便指出,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环保部1月份印发的《关于发展环保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二五”环保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城镇污水、垃圾以及脱硫脱硝处理三大领域,要以服务业为支撑,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
据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30%。到“十一五”末,我国环保服务业年收入总额约为1500亿元,环保产业中环保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约为15%,从业单位约1.2万个,从业人员约270万,持有有效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许可证书的单位有2100多个。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也将环境服务业纳入发展重点,规划到2015年达到产值5000亿元,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50家。在环保产业普遍缺乏成熟商业模式的情况下,下一阶段的环保市场拓展方向将是模式创新,一直被业内广泛看好的环境服务业或将进入实质性启动时期。
我国环境服务业目前发展现状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节能环保产业,环保服务业是发展重点,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营造出有利于环保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促进环保服务业健康发展。但现在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的环保服务业占到环保产业的一半比重以上,但在中国这个比例不足15%,全国的环保服务业产值仅约为1.1万亿元。
目前,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大、政策机制不完善困扰着我国的环境服务业。服务模式和设备技术需要创新,企业规模偏小,的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政策的不完善导致了地方保护、低价竞争以及企业积极性差等情况的出现。
如今我国的环保企业正逐渐从“装备制造商”转为“环保设施运营服务商”再逐步转向“环境综合服务商”,进而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所工程师钟晓红认为,合同环境服务具有较强的门槛要求,企业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技术集成能力、工程建设能力、设施运营能力和投融资能力这5种专业的素质和能力。
环境服务业已经成为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但是还存在哪些问题和难点?傅涛认为,甲方不明确是首要问题。环境领域责任主体应是地方政府,呼吁相关政策早日出台;其次,收费体系存在困难,合同环境服务需要稳定的支付来源,征收环境税或者有专门财政性列支或许能解决此类问题;此外,交易结构问题突出,界面的设定需要合同来决定;后是融资问题,合同环境服务需要强大的融资能力,需要拓展政府资金和市场的组合、项目融资。
效果如何?
业内环保人士指出,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持续深入,以及社会化、专业化分工逐步精细和完善,政府、企业及公众对环保服务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环保服务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逐步拓宽,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环境将进一步规范,多重背景下,环保服务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环保服务业试点,在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服务,综合环保服务,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环境金融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努力推动一批创新政策和管理机制,为形成我国环保服务业政策体系打好基础。下一步,还将着重通过促进环保服务业发展来推动环保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以及横向联合,形成包括咨询、土建、金融、环保设备、工程设计等环保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内,能够开展、大规模作战的企业集团,提高行业集中度。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指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既是保护环境的长远需要,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环保产业是政策导向型的产业经济,与政府的政策和推动紧密相关。但是在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今天,政府必须准确定位,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作为产业的推动者,政府应该有效刺激产业需求侧,促进完善产业供给侧。作为需求方,政府应该积极履行甲方责任,顺应国家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要求,变购买设备、工程为购买环保服务。企业是环保产业的主体,其活力是发展环保产业的核心,应顺应国家形势和发展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赵英民建议,地方政府在支持环保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保护好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他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今后国家将对环保新技术更多地采用“后补贴”政策,企业研发新技术成功后,政府将为其“埋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