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盛宴受制资金政策治土启动规模化
- 2014/2/28 9:56:42
- 5505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土壤修复 环保产业
土壤修复“战役”拉开帷幕
环保部门一项统计显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那么,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又有多少呢?答案是——5000万公顷!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此外,层出不穷的一系列土壤污染事件不断刺激使得土壤污染治理正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为代表的系列政策正在构筑中国土壤修复的框架体系。
2014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明确表示,土壤污染治理与水污染、大气污染一道,共同构成今年环保工作的“三大战役”。周生贤称,今年将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重点是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建设6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同时,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土壤环境保护工程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2月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今年将编制出台《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并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土壤环境保护工程批重点项目。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现实面临的是却是土壤修复之困。
行业治理混乱
环保专家分析,现在国家要做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需要三个前提:一是问题严重,二是要有成熟可靠的技术,三是要有行业统一的修复标准。而后两个条件,目前都还不具备。
我国环境保护工程中的大气污染控制、固体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等技术,大多是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后消化使用的,但是土壤不一样。美国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大多受污染面积较小,受污染土壤体积较小,因此主要采取固化填埋的方式处理。我国的耕地土壤修复,目的是恢复土壤的农业生产功能,满足农业的生产要求,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产业技术是固化、稳定化污染物。
目前我国采用的都是原位化学稳定化技术,即在土壤原有位置上用化学药剂与重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不再被雨水浸出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国内做原位化学稳定化的企业很多,但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企业添加的药剂配方不够合理,导致必须添加很多才能起到稳定效果,造成成本过高、改变了土壤性质、植物减产等后果。
土壤修复行业内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于土壤修复工程并没有统一的验收标准。目前采取的验收标准五花八门,加剧了市场混乱。缺乏统一标准,对行业的不利影响很大,因为标准决定了修复采用的技术路线,也决定了工程实施的成本。一项修复工程完成后,通常需要政府验收。验收时,政府聘请的各方专家会给出专业意见,判断此项工程是否适合在当地大范围推广。
另外,许多验收专家给出的意见并不专业。很多地方政府聘请的专家并不是土壤修复方面的专家,而是其他从事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专家。事实上,目前中国土壤修复方面的专家很少,因为这个领域在中国被关注的时间很短,不超过十年。
千亿市场盛宴还需各路资金合力“添柴”
土壤修复虽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业内普遍认为市场起步尚需时日,预计“十二五”是土壤修复产业积累技术、市场萌发的基础时期,“十三五”该产业将进入黄金时期。
事实上,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近来在多地正以示范项目的方式零星启动。分析人士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整体用于土壤修复的资金所占GDP的比重存在很大落差。研究机构预测,从2014年至2020年,如果政策落实到位,行业发展稳健,国内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可达6856亿元。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的土壤修复试点项目,其资金来源均为微薄的政府补贴资金,未来数千亿市场盛宴还需各路资金合力“添柴”。土壤修复资金量大,是环保部门为头痛的问题,每年环保部门用于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资金,仅能支持为数不多的项目。因此,我国5000万亩中重度污染耕地若要开展修复试点甚至将来推广,重要的问题之一便是“钱从哪来”。
即使按照少3万元一亩的修复价格来计算,5000万亩土壤修复也要花去1.5万亿元。这些钱要国家出是不可能的,只能吸引社会资本,但前提是国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去支持这个产业。
对于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修复,有专家提出依靠大型农业企业进行修复,政府可以做中间人,将一片受污染的耕地集中起来,给农业企业几十年的使用权,但前提是必须修复好耕地后用作农业用途,原来的耕地承包农民可以采取入股方式获得收益。大型农业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土地的产出价值。怎么把民间资本吸引过来,需要政府的智慧。
“蓝海”市场起步尚需时日
2013年国内土壤修复行业仍处于萌发阶段,多数试点项目为城市搬迁厂区的场地污染治理,涉及面窄,土壤修复更具市场潜力的其他领域并未有效拓展。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各地启动土壤修复试点项目总计42个,其中业主为政府的项目19个,其余23个业主为企业。这些项目中涉及资金总量亿元以上的仅两个,大多数项目为中小型规模。
按照相关部门的说法,国家今后每年将拿出几百亿元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扩大试点示范,以期推动市场进一步扩容。业内环保专家表示,即便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再大,能撬起的市场空间仍可能有限,需要产业资本响应政策号召,积极进入这一领域。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市场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以北京建工修复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拿下了北京地区的主要大型项目;以杭州大地环保、北京高能时代为主的民营修复企业则分食长三角等地的中小型项目;山东兆龙土壤消毒研究所是新成立的专业从事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主要提供土壤熏蒸消毒和土壤活化服务。
而正因为资金门槛成为当前土壤修复行业的大壁垒,目前中标地方示范项目的土壤修复企业多为资金实力雄厚的。这些企业也有望成为未来数千亿土壤修复市场盛宴的分羹者。
上一篇:两会行情先锋 环保股有望跑赢大盘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