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日臻成熟碧水源进军海水淡化业务
- 2014/6/13 15:42:42
- 5850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污水处理 净水设备 环保设备
水处理技术日臻成熟 碧水源进军海水淡化业务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海水淡化已经成为提供水资源增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成本在5—8元/吨,已接近水平。”6月11日,国家海洋局研究所研究员马德毅在2014青岛脱盐大会上说。
据介绍,脱盐主要是利用电渗析和反渗透法将海水中的“化学盐”分离出来,在日常应用中就是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目前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解决淡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据统计,截至2013年8月,海水淡化工程总装机容量已达8093万吨/日。
据了解,根据《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国内海水淡化产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海水淡化产能达到220万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海水淡化成本不断降低,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要达到先进水平。
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介绍,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主要工程都建在北方。从产能上看,国内一个系统的大海水淡化处理能力是5万吨/日,而世界上的大处理能力则为上百万吨。专家建议,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出台相关措施提升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材料和设备的自主研发水平,促进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海水淡化日产90万吨
青岛脱盐大会上信息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89.95万吨/天,广泛应用于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及海岛的生产生活用水。
反渗透、低温多效和多级闪蒸法海水淡化技术是上已商业化应用的主流海水淡化技术。我国已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浙江六横单套1万吨/天反渗透和河北黄骅1.25万吨/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并自主设计制造了多套3000吨/天、4500吨/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相关技术达到或接近先进水平。
我国海水淡化总体规模不断增长。在技术进步和政府的推动下,2009年至今全国新增海水淡化能力65.7万吨/天,占总规模73%。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89.95万吨/天,为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带来了丰富的水源。
在海水淡化成本方面,主要包括投资建设、能源消耗、运行维护三部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上海水淡化成本呈下降趋势。目前,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各占总成本的1/3,淡化水平均售价为0.6~0.9美元/吨。受工程规模、能源价格、维修成本、人工费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淡化水成本在5~8元/吨,已接近水平。
碧水源:承接青岛项目,进军海水淡化
日前,青岛水务集团携手碧水源,以二者合资公司青岛水务碧水源的名义,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会签约30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预计总投资27亿。其中一期10万吨/日,预计2015年有望大致建成。同时签约的还有膜生产基地项目,包括100万平米反渗透膜、100万平米超滤膜、100万平米微滤膜、200万平米再生产装置,总投资15亿元。
海水淡化项目对碧水源有多重意义,如项目属实:1)1期工程可为合资公司带来1.5亿元工程利润(假设15%净利润率)和2400万/年运营利润(假设30%资本金和8%ROE),贡献可观的投资收益;全部30万吨所带来的利润则是一期的3倍;2)带动公司膜组器销售;3)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全国海水淡化产能达到220万吨/日(11年末66万吨),已经成为现实的市场,成功进入这一领域为公司打开业务空间;4)能够将自产的超滤膜和反渗透膜应用于海水淡化将是对公司膜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的有力证明,尤其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目前是国外企业垄断局面。
青岛碧水源是公司和青岛水务集团的合资公司,碧水源出资1.47亿(在合资公司中仅次于云南水投),持股49%。青岛水务集团定位在统一青岛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的投融资和建设管理,未来有比较明确的污水厂改造/再生水项目。在我们看来青岛碧水源建设膜厂,体现了碧水源对该合资公司未来业务规模的信心,青岛碧水源有望成为云南水投之后又一个集“投、融、建、管”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碧水源合资公司的典范。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