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水处理“膜法”时代开启 500亿净水产业链亟待延伸

2014/7/21 11:09:47
63706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水处理 净水 膜
导读:“水十条”出台预期的持续升温意味着水污染处理产业将迎来全面爆发。作为目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膜技术开始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国家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出台,对于净水膜企业来说,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导读:“水十条”出台预期的持续升温意味着水污染处理产业将迎来全面爆发。作为目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膜技术开始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国家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出台,对于净水膜企业来说,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水处理“膜法”时代开启 500亿净水产业链亟待延伸
  
  水处理进入“膜法”时代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废水排放总量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01—2012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从2001年的433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685亿吨,12年间增加了252亿吨,平均每年多排放了21亿吨废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约4.3%。
  
  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水污染问题,继“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即将全面实施。据业内人士透露,制定“水十条”的思路主要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比较好的水体水质,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另一头是针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尤其是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下决心治理好,大幅减少甚至消灭掉。通过这两头来带动中间一般水体的水污染防治。
  
  据悉,“水十条”的总投资预计超过2亿元,这对于水处理行业而言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而过滤膜技术作为目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处于水处理行业的产业中游。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彭晓春主任称,我国因为水的问题比较严峻,因而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发展得比较快,尤其在废水处理,以及水资源再利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净水膜市场空间高达500亿
  
  政策是膜行业迅速发展的驱动力,我国连续五年计划都把膜技术列为重点支持项目。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性能膜材料;2012年,科技部印发了《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现5-8种关键膜材料的国产化,培育力争形成10家以上上市公司,到2015年膜产业产值将达千亿规模。
  
  中国膜技术水处理应用领域将主要集中于供水、污水/废水处理以及再生水领域。根据“十二五”期间膜产品使用的中性和乐观假设,业内预估至2015年我国膜市场空间在265亿-497亿之间,其中膜大的需求来自于供水新建设施和升级改造,仅供水领域膜产品需求量在105亿-211亿之间;其次,污水处理新建和升级改造需求在108-189亿左右;再生水利用新建市场规模在40-67亿。
  
  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污水处理投资在4300亿,工业废水投资在4500亿,流域治理投资2900亿,总投资不低于1.2万亿。据业内预计,2014、2015年投资将超万亿,2015年投资占GDP将近2%,“十二五”期间污染治理总投资将达4.5万亿。而我国《“十二五”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规划规划》新增污水处理规模为4569万立方米/日,复合增速为6.44%。根据“十二五”期间膜产品使用的中性和乐观假设,业内预估2015年间我国膜市场空间高达500亿元。
  
  国企逐鹿膜处理市场
  
  受到即将出台的“水十条”的影响,膜法水处理技术应用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目前膜法水处理在整个污水处理市场的份额只有5%,新技术的未来市场前景宽广。国内膜技术企业凭借性价比与服务网络优势,发展势头良好,已基本实现本土产品替代进口,并形成群雄逐鹿的良好局面。
  
  如何及时把握机遇,在市场全面爆发时顺势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南京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然建议,对于膜和水处理企业来说,关键的问题是,拥有的技术如何实现从技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拥有市场的如何去建立技术优势维护并扩大市场。企业亟须提升向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一体化水处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目前,国内过滤膜市场度相对较高的企业包括北京碧水源集团、天津膜天膜集团等。
  
  “碧水园是国内大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领域的开发应用企业,公司在大中型项目上的市场份额达到60%,主要的竞争对手是GE、西门子等跨国企业集团。”碧水源运行总监陈春生介绍道,日前,碧水园负责的一项新型污水过滤处理技术,它在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双膜过滤”技术。该技术将于今年10月在海淀区翠湖再生水厂试点应用。经此工艺净化的生活污水和居民家中水流出的自来水一样干净,这在北京市历史上将是。
  
  同时,在膜法水资源化领域,天津膜天膜是国内早、为的膜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之一,并于2007开始进入膜法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膜法水资源化核心技术,突破了发达国家垄断。
  
  随着膜法水资源化污水处理的投资成本和运营费用降低,在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回用领域的优势逐步凸显,国内企业将在未来不断扩大膜处理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多因素推动膜法水处理进入规模化应用
  
  1,我国存在资源性缺水和城镇水质性缺水,污染治理需求大。中国缺水问题严重、解决供水安全刻不容缓。我国2012年淡水人均占有量为2047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全国657座城市中有300多座被联合国评价为严重缺水和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为严重;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
  
  2、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不足10%,投资偏低,未来增长空间大。世界各国对中水的回用十分重视,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的中水回用已有相当的水平,其中,以色列的中水回用比例接近70%以上,新加坡全国30%的用水量来自再生水利用。目前,中国的中水回用率低于10%。“十二五”期间增加2676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利用,以期将比例提高至15%。
  
  缺水型城市在再生水利用领域需求更高,根据北京市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升级改造为再生水厂,新建污水处理厂全部按再生水厂建设,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8%,再生水利用率将达到75%。
  
  3、膜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打开膜法水处理应用空间。膜工艺是通过人工仿生物学膜实现不同介质分离的技术。膜技术已实现水回收率高达90-98%。
  
  4、水质标准的提升促进水处理技术发展。饮用水标准随经济的发展和水质要求的变化不断提高。我国1985年制定了5749-85饮用水标准,其中要求检测35项指标,随着环境的变化不再适用。2006年新修订了GB18918-2002标准增加71项达106项,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消毒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与接轨的新的饮用水标准仍处于难产中,目前我国能监测出的有机物仅100多种,而上监测处2000多种。
  
  5、膜及MBR工艺成本的下降推动应用。过去的10-15年间,受益于膜工艺设计的改进、运行维护方案的优化和膜寿命的延长,膜产品及其工艺以指数形式下降,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从1992年400美元/㎡降低至2005年不足50美元/㎡。世界发达MBR技术应用广泛。据Lesjean等统计,截止2005年底欧洲(不含俄罗斯)有超过300座工业(>20吨/天)和100座民用(服务>500居民)的MBR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并以每年70个以上的数量增加。应用范围广,包括民用供水、工业废水、再生水、垃圾沥出液、化工等废水水质较差、处理难度较大的领域。

热门评论

上一篇:烟气治理“盛宴开席” 新国标刺激产业新一轮洗牌

下一篇:车载空气净化器成“黑马” 市场混杂需“火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