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多城开辟通道“等风来”“引风驱霾”能解长痛?

2014/8/28 11:04:22
6535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城市风道 雾霾 废气处理设备
导读:多城开辟通道“等风来,“引风驱霾”能解长痛?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 雾霾频频来袭,畅快呼吸成为品,为此,众多城市纷纷“等风来”——引风驱霾。于是乎,自然界寻常的“风”成为火爆话题。开辟城市风道,是亡羊补牢还是后的狂欢?是劳民伤财还是标准兼治?



杭州:城市风道
  
  雾霾天气频繁造访,呼吸已成为城市心头之痛。
  
  “治理北京雾霾?简单,只需用大功率鼓风机架在香山顶上吹。”面对北京雾霾重重的现状,曾有网友在天涯论坛上提出了“奇思妙想”。而早在去年11月,杭州连日中“霾”伏,也有网友调侃,真想拿个特大号吹风机把空气中的雾霾全部吹走。
  
  风,开始成为拯救蓝天的代名词,与风有关的一切驱霾举措,也迅速成为火爆的话题。
  
  有人把网友们的这些异说看作一个笑话,但恐怕只有身处雾霾围困的人们才明白,靠风吹霾的确是眼下众多城市的选择。
  
  杭州:风道亡羊补牢记
  
  依靠城市风道驱霾并非天方夜谭。
  
  “风道能起到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副教授王伟武曾对此进行过研究。”
  
  浙江大学规划系退休教授周复多也表示:“风道犹如城市的‘经络’,风道不通城市也会生病。对‘三面环山一面城’的杭州而言,反思通风廊道正当其时。”
  
  虽然杭州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一直在缓慢减少,但对于空气质量,市民却并未感到改善。“这跟这十年风速降低有一定关系。”杭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洪盛茂说。风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畅的风能迅速地稀释、转移掉污染物。
  
  绍兴:等风来
  
  “夏天,人站在两幢高楼之间,就能感觉到‘穿堂风’特别大,这两幢高楼之间的弄堂,就可以理解为‘风道’。当前,城市楼房越建越高,污染物随风飘散时常常被楼房阻挡,就会在主城区大量积聚。未来,我们可以顺应城市主导风向,在城市内部构建一些能够贯通城市,并与外围郊野直接沟通的大型城市通廊,将市郊相对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城市,在风压的作用下,把雾霾等污染物‘吹’走。”绍兴市气象局一位气象分析师打了这个比方。
  
  绍兴市气象局有关人士解释说:“在一个主城区内部,交错纵横的主干道和街道可分别作为风流动的“动脉”和“毛细血管”。然而,由于宽度不够、朝向不合理、下垫面阻碍较多等因素,现实中,它们难以达到驱除雾霾的效果。”
  
  “如果引的是脏风,还不如不引风。”“上风口的污染带不治理,光搞风道是没什么花头的。”绍兴市气象局呈送给市政府的重雾霾天气成因分析也承认:“总体上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污染是元凶,气象条件是帮凶’。”
  
  风来了:能否解长痛?
  
  杭州也计划从钱塘江引风,结合总体规划中的河流、道路、绿地形成的6条生态带,建设城市风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上海、杭州、武汉、广州、贵阳等城市提出开辟城市风道。例如,上海在规划建设浦东新区时,特意规划了一条250米宽的世纪大道作为上海的“风走廊”。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留出自然风道,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宜居,是必要的。但为了驱散灰霾而在城市建成区开辟人工风道,是否可行,是否又能解除雾霾长痛?
  
  反对者声音:
  
  开辟城市风道,不仅用处不大,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严重的灰霾、糟糕的空气,有很多研究比“引风驱霾”更为现实,更为迫切。比如,污染“元凶”到底在哪儿?在近遭遇严重灰霾的南方很多城市,对首要污染物PM2.5的具体来源和比例,缺乏基础研究和数据。北京市的官员和科研人员经常介绍,北京PM2.5的组成中,22%来自机动车,17%来自燃煤,16%是扬尘排放,24.5%是来自外地,对这些数字,也有人提出疑问,还存在进一步研究论证的必要。
  
  在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让这些制度“落地生根”也非常重要。今年以来,国务院提出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划定“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不超过40亿吨标准煤”的红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布并实施;环境保护部和公安部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环境执法联动机制……“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大”。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把这些制度、措施切实落到实处,让生态文明清风劲吹,我们头顶的蓝天才会越来越多,呼吸才会越来越畅快,美丽中国才会早日到来。
  
  支持者声音:
  
  有时,治标比治本更为急迫和更为急需

  
  要批评这类做法很容易入手,理由也不少,因为谁都知道,根治城市雾霾,关键靠推进产业转型、使用清洁能源、控制汽车保有量和杜绝各类污染源。指责“穿堂风”“雾炮车”等治霾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治标不治本”,原则上都不错。但我们也应看到,城市雾霾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涉及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社会稳定和利益均衡等方方面面,重现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时间还不短的治本过程中,政府尽快推出一些治标举措,也是必须的,这可以尽快减少一些雾霾的危害。
  
  人人都生过病,对标本兼治的好处都有体会,很少有人傻到忍痛不治非要熬到“治本”不可。有时,治标比治本更为急迫和更为急需。医学上就有“姑息疗法”,对一时不能除根治本的疾病,用“姑息”措施先解决眼前突出的痛苦。好医生都是标本兼治的高手。关公如活到现在,大概也愿选择先麻醉再做手术,而不是忍受剧痛秀“刮骨疗伤。”
  
  首先,不能因治标而耽误或遮蔽治本。其次,治标的投入和收效也要有科学评估。像杭州、绍兴、南京等城市引“穿堂风”驱雾霾,不过是规划建设城市“清洁空气廊道”,利用城市主导风向及自然条件,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空间格局,使郊外新鲜空气与城市热空气进行置换。建“清洁空气廊道”的好处,在国内外早已得到证实。即使其治霾效果有限,也是治标,但投入不多,试试又何妨?舆论不宜又将其打成“劳民伤财”,把治标弄得灰头土脑。
  
  专家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气灰霾追因专项专家王跃思曾指出,如果污染从污染源里排放出来了,什么办法都不好用。治理空气污染,只有一个办法:源头减排。
  
  如果跳出一个城市的视角,从全盘来考虑,城市风道并非驱霾良策,反而可能成为循环污染的根源。我国城市密集,今天吹走了这个城市的雾霾,明天郊区或者邻城却可能遭了殃。即使从短期来看,利用风的力量虽然可以让雾霾大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稀释,但随着污染物的不断增多,风并不能真正消除雾霾,而只是起到转移雾霾的作用。
  
  一次雾霾过去了,还有千万次雾霾在蓄势待发。
  
  雾霾已成为人们的心腹大患,然而,要真正解决问题,绝不能只看短期效应。归根结底,等风来驱散雾霾只能作为缓兵之计,却不能作为长久之计。人们不能控制风雨,只能控制导致雾霾产生的污染物。
  
  引风吹散雾霾至多只是个辅助手段,而源头减排的工作时刻不能懈怠,更不能因此自我麻痹。靠天吃饭不牢靠,源头减排才是正理。

热门评论

上一篇:机动车尾气成“头目” “加减乘除”治大气污染

下一篇:厨房成室内污染“沦陷区” 解决油烟超标亟不可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