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机遇面前挑战凸显环境信息化亟待重塑立身之本

2014/10/4 9:43:34
63030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环境信息化
导读:在环保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在环保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监管手段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力建设持续提升。

  
  构建环境信息化安全体系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卷入信息化浪潮,环保行业亦不例外。
  
  今年初,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到了的高度。这意味着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个新框架不仅预示我国新的信息化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且也预示我国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竞争上将有新的突破。
  
  环境保护部建设的省市县四级环境保护专网投入5.79亿元,堪称环保系统有史以来大的一项信息化建设工程,今年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即将连通全国,发挥环境信息高速路的重要作用。天津、云南、福建等省级环境信息化建设也不时传来获得上亿元专项资金投入的消息。
  
  专网覆盖环境保护部、32个省级环境保护厅(局)、352个地市级环境保护局、2799个区县级环境保护局以及37个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环境保护部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覆盖部、省、市、县四级,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上报、同步、交换和共享。远程公文传输系统、环境统计业务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等其他业务系统的有效运行进一步提升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各地基本按建制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直接领导。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判断,机构的变化,将会对信息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各地基本按建制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直接领导。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判断,机构的变化,将会对信息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
  
  信息中心如何与业务融合?
  
  环境资源的共享和互通互联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管理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信息中心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同时却面临着“少信息”甚至“无信息”的局面,并且长期以来作为技术支撑的角色也使其处于环保主战场的边缘,这些都成为信息中心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多年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魏斌认为,环境信息化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在推进环境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站在环境保护业务全局的高度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必须采取战略管理的思想、方法和途径,才能保持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魏斌指出,当前,环境信息化工作严重部门化和局部化,环境信息采集不统一、管理不集中、应用不共享问题存在,信息化在有效整合和整体集成环境保护管理业务方面不足,尚未形成全国统一、分级管理和动态更新的核心数据库,环境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高。
  
  “我们要当不拆邮包的邮差。”这是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在环境信息化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对下一步环境信息化工作角色的定位。
  
  程春明表示,“信息中心边缘地位的改变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的工作需要慢慢得到业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由于已有的环境业务分工已经形成,在按照现有业务部门职能分工的情况下,信息产品是由业务职能产生的,信息产品的归属各有其主,信息中心首先要提供渠道、提供服务,将环境数据收集上来,使数据,为未来更大范围的共享奠定基础。”
  
  “如今,信息化已经不是一个专业,而只是一种手段,专业性已经没有优势。在业务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信息流和数据流串起来,发现业务的关联性、协同性。比如关于大气污染的成因,我们可以采用大数据进行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另一个视角。所以,信息中心要从技术型开始向服务型转变,但是必须找到立身之本,即服务主体。”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说,信息中心服务的主体是环保工作,要做好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
  
  程春明结合各省信息中心的发展,提出信息中心只有与环境业务融合,有自身的业务,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使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一个有生命体的活系统。

热门评论

上一篇:破题京津冀“水困”难题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下一篇:繁荣与乱象共存 净水器行业4000亿元规模待瓜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