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雄赳赳“逃离北上广”不如接受雾霾综合考量

2014/10/23 13:52:52
62779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雾霾 PM2.5 废气处理
导读:纵使逃离大气污染严重的“北上广”也无法逃离雾霾魔掌。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雾霾来了,地方政府还能继续打“埋伏”吗?一年治理时间,雾霾如期而至,整个冬天怕是逃不脱雾霾的包围。纵使逃离大气污染严重的“北上广”也无法逃离雾霾魔掌。雾霾这道综合考题,考量的到底是什么?



雄赳赳“逃离北上广” 不如接受雾霾综合考量
  
  雾霾袭来,政府莫再打“埋伏”
  
  北京市气象台专家预计,从23日到25日白天,京津冀地区的地面风速小、大气稳定,气象条件向着越来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方向演变。在偏南风的作用下,聚集在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前的污染物将向河北省中部和北京地区输送,导致较严重的污染区域逐渐向北扩展、范围扩大。
  
  治霾多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多次强调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目标,加大各级领导干部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摈弃过去“只污染不治理”的城市发展陋习,而各级也加强对环境的检测和治理。但从这一年的成果来看,似乎并不显著,雾霾依然如期而至,如此发展下去,整个冬天,人们都只能在霾中度过。
  
  尽管,环境保护工作本身显效很慢,群众该给政府再多一点的时间,可是这也不能排除其中还是有领导不将环保当回事,认为只是环保部门的事,自己只要发发口令,文件一转就将责任全权委托给环保部门,而在日常工作和城市开发规划中依旧该干嘛干嘛,这就成了这边污染那边治理,老账还未还清就又添新账,这样的治理还有何意义,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
  
  治理雾霾不能依靠等风来,也不该仅仅关乎环保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地方“一把手”,要将环保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注重城市发展和引进企业的节能性,低污染性,在工作中处处想着环保,事事关注环保,才能真正拯救我们的清新空气,还天空一片蓝。
  
  逃离北上广便能逃离雾霾魔掌?
  
  很早就有一种说法叫“逃离北上广”,国庆长假后次厚霾来袭,逼着不少人“逃”出北京,想看看雾霾到底有多厚,说是“逃”,其实无处可逃,整个京津冀地区都在雾霾的包围之中。
  
  雾霾不仅置北京于“十面霾伏”之中,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7省市在内的我国中东部地区均遭遇大范围雾霾,约39万平方公里国土都有“霾伏”,其中重度霾覆盖11.6万平方公里,北京为重度霾。
  
  如果从元朝算起,北京作为都城已经有800多年历史,从元、明、清到新中国,这座城市的人口在不断地膨胀,这些年每年新增人口仍达五六十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规模。目前北京人口已增长到2000多万,房价数一数二,首都也变成了“首堵”,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呼吸有毒的空气,这恐怕是几百年前,前人所无法想象的。
  
  所以无法回避的问题还是如何治霾。接下来,将会是一笔非常难算的经济账,治霾花费巨大,但不治损失更惨重。雾霾对旅游、农业、房地产、汽车等众多产业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人估计雾霾造成的损失将达到1万亿元,实际损失可能比这个数字更大,目前还无法估量。
  
  希望未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保护好北京这座古城,让未来的子孙能看得见青山、绿水和蓝天,记得住乡愁。
  
  治霾是道综合考题
  
  治理雾霾是道综合考题。说到底,考量的是各地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力度。必须采取法规、制度、监督、检查、处罚等多举措,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局面
  
  近段时间,华北、东北多地遭遇雾霾天气,有些地方空气重度污染。采暖季已经或者即将到来,这让治理雾霾显得更为急迫。治理雾霾,成为一道综合考题,摆在大家面前。
  
  治理雾霾,考量的是各地执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力度和细致程度。本月初,针对华北地区发生的重污染天气,环境保护部派出6个督查组,奔赴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保定、邢台、衡水、邯郸8个城市,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发现一些地区应急工作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点名通报部分地区应对雾霾不力。没有硬措施,很难有大起色。遇到重污染天气,地方政府如果不出真招,不动真格,减排就会落空,再完善的制度也只会是一纸空文。
  
  治理雾霾,考量的是气象灾害预警的制度和实施。金秋十月,重度污染天气已连续袭击了中网、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北京马拉松赛等多项赛事。目前,如何准确判断雾霾等重污染天气并成立运动赛事环境预警联动机制,确认大型赛事、尤其是户外运动项目的分级预警和推迟或延期的红线标准,各相关部门的联动需提上日程,只有科学应对才能确保公众参与运动的身心健康,确保运动项目健康的社会形象。
  
  治理雾霾,考量的是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眼看雾霾围城,但路边的烧烤摊仍然生意红火,小餐馆里的油烟仍然直排天空,一些地方的应急响应区域仅局限于主城区,对工业企业相对集中、排放量占比较多的周边区县未采取应急措施,一些城市在应急期间道路喷雾洒水工作量仍然维持在日常水平。这些现象都暴露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和联动机制执行力的不足。
  
  治理雾霾,也考量着每位公民的环保意识。抱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当我们受困于雾霾围城时,别忘了自己能为减少雾霾做点什么。如果每个人都做到绿色出行,人人有为,也能为减排作出一份贡献。同时,理性看待,科学防护,尽可能地减少雾霾造成的危害,也能减少“雾霾焦虑”。
  
  治理雾霾是道综合考题。说到底,考量的是各地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力度,这是治理雾霾的长久之计。治霾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众所周知,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关系民生,不能等也等不起,只有通过法规、制度、监督、检查、处罚等多措并举,各方齐抓共管,才能尽早见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热门评论

上一篇:多轮驱动做好空气质量预报 能抓老鼠都是好猫

下一篇:专家揪出雾霾隐藏元凶 忽视氨污染将使治霾打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