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国内企业配额履约存难题用市场之手撬动碳交易

2014/10/24 8:49:26
63019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碳交易 碳市场 碳排放
导读:近日,来自的表态不断传出,对碳市场无疑是一种利好。
  【中国环保在线 市场行情】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6年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近日,来自的表态不断传出,对碳市场无疑是一种利好。但是,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还存在一系列市场化不足的现象。



国内企业配额履约存难题 用市场之手撬动碳交易
  
  2016年建全国统一碳市场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9月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各国政府高度关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本次峰会的重要目标便是“促成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大胆措施”。目前,这种“大胆措施”主要指采用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我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承受了巨大的减排压力。从空气跨境污染到气候变化,中国的减排之路也一直备受世界关注。《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日前公开表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配额由国家统一分配,局部省市先入场,未入场省市仍须完成分配的总量目标。目前已经启动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并研究全国碳交易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方案等。可以预见,一旦全国碳市场建成运营之后,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都将面临着碳市场带来的重大挑战与机遇。
  
  千亿元新兴市场“蛋糕”,谁能分享?
  
  截至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深圳等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都已上线交易,市场规模及活跃程度均居世界前列。据统计,7个试点省市配额分配量共计12.0亿吨。从配额规模看,我国碳市场规模已跃居第二,仅次于欧盟碳市场(EUETS)。截至2014年8月8日,中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126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48265万元。
  
  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碳交易总额将超过石油市场,达到3.5万亿美元。而在国内,即便是刚刚起步,市场前景也不可小觑。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到2020年,每年碳排放许可的期货市场价值达到600亿-4000亿元,另外市场价值更小的现货市场达到10亿-80亿元。随着“十三五”期间全国性碳市场的建立,一个预计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的庞大新兴市场将浮出水面。与这一个碳交易大市场标配的碳资产管理,也必然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
  
  这块“蛋糕”谁能分享?随着碳市场逐步走向规模化,金融机构的关注度也逐步升温。业内人士强调,未来碳市场构建,离不开一批专业化的碳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在政策允许及交易市场放开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将会源源不断涌入市场。而随着市场的开发,碳金融的发展,碳金融产品的增加,这些专业机构还可以参与更多的业务领域,如碳期货、碳指数交易,等等。
  
  中国碳市场仍存在共性问题待解决
  
  我国碳市场还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未来市场必然会拥有更丰富的交易品种和更多元的交易方式。在我国,北京、深圳等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已相继投入运行,其中5个试点已经执行了管控企业2013年排放量的履约。各个试点规则设计差别较大,成交均价也呈现出较大的成本差异,呈现出多元化的区域碳市场发展格局。但纵观整个碳交易市场,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
  
  2014年7月,试点省市相继进入履约期。由于碳市场是新鲜事物,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在履约期将至,惩罚措施公布之后,不少试点出现了突击购碳现象,导致碳价上涨,损害企业利益,更有企业因没有购买足够的碳排放权而将面临高额罚款。
  
  上海置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锋介绍到,国内碳市场交易分为两种,一是目前已经在试点的碳排放配额交易,企业获取初始配额的成本很低,大部分试点地区包括上海都是免费的,这些企业只要能在配额之内完成排放,也就没有太多动力去进行碳资产的主动管理。
  
  另一种则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交易,更多基于企业和市场参与者自主自愿,对碳减排量进行核证后也可以进入到市场流通。这一种碳交易具备更多主动性。只是目前尚没有开始,相关管理部门正在大力推进,“听说目前已经批了49个项目,估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开展”。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表示,履约额度低、履约积极性不高、履约效率低等问题是制约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交易主体的履约情况不仅反映双方资信状况,还将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再推迟履约并不利于交易市场活跃度的提升。
  
  能源经济学者、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碳配额履约必须是强制性的,如果不履约就需要罚款,但不少部门的处罚力度偏弱。目前碳排放权交易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包括区域性的交易、配额公平性、货币履约强制性程度等,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热门评论

上一篇:新兴清洁能源产业崛起 国内设备股可获更高估值

下一篇:经济发展短期影响大 雾霾高发吹鼓环保产业腰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