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污染责任界限第三方环境治理渐成趋势
- 2014/11/10 9:38:10
- 63979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污染责任 第三方治污 治污成本 治污企业
厘清污染责任界限 第三方环境治理渐成趋势
“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来治理11月7日,2014中国(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在金堂举行,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光大有限公司等7个节能环保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金堂,总投资68.6亿元。
“谁污染、谁治理”,这是常被提到的污染治理模式。但随着第三方治理的出现,这种模式可能会很快被取代。
“过去的模式下,很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的企业,也按照政府要求购买了治污设备,但他们缺乏专业技术,在设备后期运行维护上常遇到难题,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一些企业干脆就采取‘建而不用’的方式,让设备摆在那。”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辉说道,未来我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将逐渐向第三方治理模式倾斜—谁污染、谁付费,交由拥有专业技术的第三方来治理。因为更专业,效率也会提高,治理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
“我们公司主要给企业做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四川建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绵阳的环保企业,工程部主任张鑫说,第三方治理模式下,公司提供的环保服务还有很大增值空间。对此,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贺克斌介绍道,“除了设计,我们还可以负责设备投入后的运行维护。第三方治理的方式是一个全国大趋势,但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标准如何制定,第三方企业如何进行管理等。”
借力“第三方”来治污大有可为
众所周知的是,“谁污染,谁治理”,是环保领域通行的原则。那么,“谁污染,谁付费”,由第三方治理,行不行?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这是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与新《环保法》倡导的推动建立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一种呼应。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实现专业化。“谁污染、谁治理”,虽然解决了污染治理主体的问题,但企业往往注重生产而忽视治污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委托专业化的第三方来专门承担治污工作,这是提高治污效率与水平的必然要求。
其次,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环境污染实行第三方治理,是将分散于各企业的治污工作,由第三方负责运营,可以实现治污工作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能降低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节约社会成本。
此外,有利于社会监督。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备受公众关注,但是企业面广量大,如何治污,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监督起来不容易。实行第三方治理后,数量大大压缩,将治污工作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便于接受委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更好地推动治污工作的开展。
而就如何推动企业积极采用第三方治理,专家指出,关键要厘清法律责任。从法律层面来说,第三方治理通过服务合同形式实现,但是合同的签订,在现有法律下没能实现法律责任上的转移。
换言之,企业购买了服务,治污的法律责任转移到治理公司,但法律缺乏这方面的支持。一旦发生超排等行为,由于没有法律依据,环保部门只能处罚排污企业,而不能惩处治污企业。第三方治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新建、扩建项目的“委托治理型”,另一种是已建成项目的“托管运营服务型”,两种形式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只有厘清了第三方治理的法律责任,环境执法人员在处理不法排污时才能有法可依。
营造三方共赢
近年来,我国针对环境污染,法规没有少立,高层没少关注,舆论没少监督,民众没少抱怨,但实际治污效果却令社会各界很不满意。特别是每年如期而至的大面积雾霾,在挑战人们忍耐底线的同时,似乎也在讥笑人们对污染治理的无能。
南辕北辙须醒悟,事倍功半当反思。当前,环境整体状况并未见根本好转,局部甚至还在持续恶化,我们很有必要对以往的环保理念与方式方法进行深刻思索和反省,以图在今后的治理工作中有所改进,有所提高。
事实上,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量,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大力实施第三方治污就是一种比较好的理性选择,对排污企业、治污企业、各级政府均有利。对于排污企业来说,污染物治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专用设备,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有费用支撑来保持设施长期运转,总之要消耗大量人财物力。而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娴熟的是产品生产与经营,对治污未必熟稔,治理起来或将是投入大但实际效果差。特别是针对农药、染料、涂料等高难度“三废”治理时,企业往往更是力不从心。因此,绝大多数排污企业并不想自己治污,而是被迫为之。
而就治污企业方面权衡,其专业化程度高,专业技术人才密集,掌握与运用国内外先进环境治理技术方便快捷,因而治污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同时,大力开展第三方治污,能够保证治污企业实现满负荷运转,加快产业规模化步伐,有利于做大做强环保新兴产业。正是相对于排污企业具备诸多优势,治污企业不仅能够生存于分散的化工企业之中,而且在化工园区和化工聚集区更能施展身手。
同时,对于各级政府来说,第三方治理模式带来至少两方面的好处。首先,可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当治污格局相对分散时,政府无论在人力还是监管手段上,都很难做到对污染源实行全覆盖,这难免出现各种监管漏洞。而第三方治污走的是专业化集中路线,便于监管方随着污染物集中而调整工作重心,变费心的分散监管为省心的集中监管。
此外,能够涵养一定税源。按目前的政策而言,国家对于环境治理多是支出、鲜有收入,而开展第三方治污却不尽然。因为治污企业实行公司化运作,盈利属于基本的经营目的,所以运作过程中就要缴纳包括所得税在内的各种税费。显然,如果第三方治污形成了规模产业,无疑是各地一个稳定的税源。
诚然,第三方治污可实现多赢。于是,人们难免发问:这样一个利国利民利企利环境的治污模式,缘何不能大面积铺开运作呢?众多专家指出,其中的制约因素有两个。
一是污染责任界限不清。按照现行环保政策,即便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签有服务合同,但企业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没有转移,一旦产生环境污染,受到处罚的仍是排污企业。
二是相关税费政策不合理。治污企业作为服务业,目前要缴纳多项税费,而且税率较高。同时,虽然企业也有各种税费优惠,但在享用周期上与实际业务运作存在不同步现象。诸如,企业在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过程中,环境治理项目往往运转15年以上,但优惠政策期只有6年。
因此,政策推动与保障,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是大力发展第三方治污的关键。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