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加大法律层面问责力度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需严打

2015/7/6 10:11:41
4718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老崔
关键词:环境监测仪器粉尘监测仪水质分析仪
导读:要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必须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 “监测数据要以‘准’和‘狠’为原则,加大环境监测数据监督检查力度,集中整治篡改和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和违法行为。”要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必须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



加大法律层面问责力度 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需严打
  
  近年来,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环保监测网络逐步完善,一些违法排污已“习惯成自然”的污染大户,日子越来越难过。因此,一些企业为了逃脱法律的惩处,转而开始在监测数据上动脑筋,企图以伪造、篡改数据来蒙混过关。
  
  监测数据造假不仅误导政府环境管理和决策工作,使一些地方环境监测数据和群众的感受成为“两张皮”,而且使违法企业逃脱应有的处罚、守法企业效仿跟风造假,导致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现象。
  
  “低风险、高回报”是不少企业铤而走险的动力。针对监测数据造假行为越来越隐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等情况,一方面,应积极提升监控网络的智能化技术水平,从技术上不留篡改漏洞。环保部门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研发推广更多的科技“武器”,切断主要造假途径,实现设备参数、运行状态和监测数据的“三同时”监控,一旦出现参数异常立即报警并固定造假证据,切实提高监管效率。
  
  环保部长陈吉宁表示,推进环境监测改革要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监测数据要以‘准’和‘狠’为原则,加大环境监测数据监督检查力度,集中整治篡改和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和违法行为。”陈吉宁说,要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企业的环境监测权责,上收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的监测事权,抓好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不仅直接误导环境管理决策,而且严重损害环保部门和政府公信力、环保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但在企业自律不到位的时候,更多需要外力的推动。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保障,是保护环境的红线,对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还会贻误环境治理时机,损害社会公众的健康权益。因此,要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必须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
  
  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要求,新环保法已有明确规定。按照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环保法,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对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要予以惩处,追究法律责任。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已上升到法律层面,具有了更高的约束力。
  
  专家强调,必须增加自上而下的数据抽检核对,并相应增强法律责任等层面的问责力度、环保部门不仅要关心企业的监测数据,更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对于监测数据的造假行为,及时发现并课以重罚。要让造假者因其造假行为付出比环保政绩所可能带来的收益更大的代价。
  
  另一方面,要扩大环境监测的参与度,引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环保监测运行开展全程监督,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面临更多障碍,不仅要使排污企业“不敢为、不能为”,还要推行“阳光排污口”行动,将企业排污口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人人都可随时检测,并与网上公布的数据相互印证。同时还要鼓励公众对企业数据举报、质疑、排查,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让这种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利益链”露出真相来。
  
  (本文素材来源于国土部网站、中国环境报、法制日报、大国化工网、经济日报等)

热门评论

上一篇:土壤问题登上舆论风口浪尖 修复配套标准需规范

下一篇:改革并购整合渐成主基调 煤炭减排彰显现实意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