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突破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 超过国外3.6倍
时间:2013-04-12 阅读:178
实验室就是战场搞科研也是打仗——国防科大光电学院创新纪实
2013年3月,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某课题组突破了光纤后处理、光纤盘整体冷却、宽波段光纤色散特性测量和光纤模式控制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高平均功率近红外全光纤超连续谱光源”,平均功率超过了同类研究的3.6倍,入选“2012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该院院长秦石乔教授刚刚主持召开了一个项目阶段性报告会,又急匆匆地赶往某实验室,组织课题负责人现场会商某难题,他接受采访时说:“*要求我们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作为*的科技工作者,就是要牢固树立实验室就是战场、搞科研也是打仗的理念。”
在科研中啃硬骨头
光纤激光代表了高能激光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单根光纤单模到底能出多大功率的激光?美国的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断言zui大可以达到36千瓦,该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周朴副研究员愣是不信这个邪,他带领学员通过扎实的理论分析,作出了73千瓦的论断,论文发表后,引起光学界的高度关注。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是激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系统复杂、研制难度很大,此前上此类系统的zui大输出功率仅为725瓦。该所刘泽金教授率领课题组从zui基本的物理机制出发,发明了两种新的相位控制方法,研制出“千瓦级光纤激光相干合成试验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该领域zui高水平。
“在战场上赢家只有*,第二就意味着失败,我们在高能激光的研制领域要始终保持冲锋姿态,在核心关键技术上牢牢掌握主动权。”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许晓军研究员说。
今天的丢脸是明天的光荣
该院某研究所从事某激光器件研制已经40多年了,他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研制出了原理样机,但是能否真正在武器装备上发挥作用,当时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代学术带头人高伯龙院士鼓动大家:“我们研制的器件,只有能够在装备上得到应用,才算尽到了军人的职责。我们必须一直到研制出实用性强的器件为止。”zui终在上世纪90年代研制出了实用化的激光器件。
新世纪初,某新型器件由于性能优异,被**选作核心导航部件,靶场试验屡获成功。*某领导在试验现场夸奖道:“这是**此类试验*次取得的成功,非常值得庆贺啊。”但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生怕器件还存在问题影响作战性能,又组织了一次次严格的试验。果然发现器件光强不太稳定,会对若干年后的使用造成隐患。
在党委会上,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统一了思想:不能因为今天丢脸,就为明天的使用留下隐患。他们主动找到*相关部门,说明了情况。*领导对此很是理解,主动提出给他们半年时间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zui终,他们改进了该型器件,并使得某武器平台的打击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领导高兴地说:“你们是干实事的人,武器装备由你们研制,我们上战场一百个放心。”
不苦不累不科研
2010年,上级把某重大设备研制的任务交给该所。院党委有意识锤炼年轻人,安排了一批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干部担当技术负责人。当时,面对一些接近物理极限的技术指标,大家*莫展。所党委及时组织思想动员,邀请老领导老专家讲传统话使命。李传胪教授当年“挖地三尺干革命”的科研故事,激发了年轻一代的斗志。大家天天泡在郊外的试验外场,早上很早就赶去,晚上十一二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交流,研究所就实行每周6天工作制,利用周六组织大家集中交流研讨。小袁和小张是一对夫妻,同在研究所。两人一个负责微波源部分的研制工作,一个负责天线部分的研制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夫妻两人把小孩丢给老人,每天一起去外场试验,见面就讨论技术问题,在相互的启发中收获了很多灵感。这种定期开“诸葛亮会”的做法已经坚持了两年多,许多技术难题因而得到了解决。
2012年,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组织的转阶段评审。该所政治协理员曹亮激动地说:“年轻的科技工作者面对不亚于战场的环境压力,表现得非常顽强,这一点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
质量过硬才能打得赢
近年来,学院承担的装备型号研制任务越来越多。学院为此专门成立装备研制工程与质量管理办公室,从一线科研人员中抽调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职从事装备研制的工程与质量管理工作。
办公室成立后,部门人员认真查阅了总部、工业部门几千份有关装备研制质量管理的文件规定,虚心向业内的专家请教,制订了一系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开展装备研制过程质量工作。某型号装备交付*,一般保修期为1年,但是考虑到该装备属*武器,装备使用*对维修保养工作存在疑虑,学院主动提出将保修期延长1年。
在采访中,该办公室主任表示:“我们虽然是院校,是装备承研单位,但是我们同样是军人,深知为*提供管用、好用的高新装备的重要性。”就是抱着这样一颗心,前仆后继的光电人为铸造共和国利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