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警钟日日惊心,生态的保护时不我待
时间:2013-09-17 阅读:255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飞速发展,增速始终接近或超过两位数。而我国污染问题也突破了既有的先例,难道经济增长,注定要以牺牲几代人的生活质量作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不采取有力措施,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民族复兴失去根基,美丽中国更无从谈起。
据东莞废水治理相关人士调查发现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受污染的耕地高达上千万公顷,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57%,2/3的城市缺水,年均缺水量多达536亿吨,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到2011年,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大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两亿辆,比1980年增加30倍,尾气排放总量增加14倍。煤炭消费34.25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近七成,而且仍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这样的结论,不是来自某个危言耸听的环保组织,而是来自**开展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只是“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仍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不断加剧的污染,正成为河山不能承受之重。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其zui终目标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它意味着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重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我们的资源环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精心调适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尽zui大可能维持两者间精细的平衡,不仅是经济问题、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这是对人类智慧和伦理的双重挑战。这样的挑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都不会消失。随着经济版图变迁和社会转型,在局部地方甚至还可能进一步激化。
搜索关键词:东莞废气治理 东莞废水治理 东莞噪音治理 东莞粉尘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