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豪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免费会员

收藏

努力实现铬渣无害化处理

时间:2008-04-10      阅读:775

  zui近,国家*会同国家环保总局正在着手制定关于铬渣污染防治方案,以期在2008年年底前实现铬渣无害化处理,在2010年年底前实现铬合物的清洁生产,在2012年基本完成铬渣污染场地的治理和恢复工作,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保障。现有的铬盐生产企业,在2005年年底前,应实现新渣全部解毒处理或综合利用。对已堆存的铬渣,在2005年年底前,完成重点保护区域内现有堆存铬渣的处理;2006年年底前,完成所有10万吨以内的原有堆存铬渣的处置;2008年年底前,完成所有铬合物企业历年堆存铬渣的无害化处理,*清除原有铬渣的污染源。
  铬盐产品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鞣革、颜料、木材防腐、电镀、制药、有机合成、染料、化学试剂、陶瓷、玻璃、石油开采、印刷制版、催化剂、磁性材料、火柴、金属缓蚀、金属抛光等方面。其产品与10%商品品种有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铬盐在医疗保健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开发应用被日益重视。铬为人体*的微量元素,其作用是激发胰岛素,从而促进糖和脂肪代谢,治疗低血糖症及糖尿病,降低血糖及甘油三酸脂,治疗Ⅱ型糖尿病,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19世纪后期,美、德、英等国家已有相关规模的铬盐生产。20世纪40年代中期,世界年产量以重铬酸钠计为100~110Kt/a。中国铬盐工业起步较晚,铬盐产品长期依靠进口。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因电镀工业需要,上海开始用进口重铬酸钠作原料,采用人工括片方法生产有*铬酸酐。此后由于轻纺工业的发展,铬盐需要量日益增长,自1958年起上海浦江化工厂、天津同生化工厂及济南裕兴化工总厂相继用国产青海矿及越南矿小规模土法生产重铬酸钠。生产工艺为传统的铬矿氧化焙烧———硫酸酸化工艺,焙烧填充料采用单一白云石,单位排渣量高达4t/t。所用设备为人工操作反射炉及敞口蒸发锅等,极为简陋,操作环境恶劣,铬疮、鼻炎等职业病发病率高达60%以上,劳动保护问题十分严峻。 
  1961年,上海、锦州及天津等地先后采用回转窑焙烧铬矿。1962年,上海对铬矿焙烧填充料做了改革,由单一白云石改为白云石、石灰石、返渣复合填充料,由于铬渣的返回利用使矿耗从1.8~2t/t降至1.5t/t以下,单位排渣量由原来的4t/t降至2.5t/t左右。1963年,上海对后处理装置又做了较大改革,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密闭化及半连续化生产,基本解决了铬盐生产的劳动保护问题。从此形成了中国*的铬盐生产模式,铬盐生产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 
  1976年后,原化工部组织、原冶金部和轻工部及有关企业参加了铬盐技术攻关,并在此基础上相继成立了铬盐协作组(后改为铬盐信息站),1981年成立了铬盐顾问组(后改为铬盐专家组),为行业技术交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引导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铬盐行业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包括减少钙质填料用量、造粒焙烧、无钙焙烧。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与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协作,进行了无钙焙烧试验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后于2003年在甘肃民乐县化工厂建成10Kt/a无钙焙烧示范装置并投产。重铬酸钠酸化工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除上海浦江化工厂于1971~1980年间采用碳化法外(后期改为碳化———硫酸两段法),其余均为硫酸法。 
  20世纪90年代,重庆民丰农化公司引进了美国阿莱德公司20Kt/a重铬酸钠生产装置,虽然不是无钙焙烧工艺,但采用连续酸化、连续蒸发及无水重铬酸钠———发烟硫酸法连续化生产铬酸酐等工艺,因此仍是国内规模zui大、连续化和自动化程度zui高的铬盐生产装置。 
  我国铬盐生产“三废”治理工作,大致可以分成以下3个阶段: 
  *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 
  我国从1958年开始生产铬盐,初期由于对铬渣的毒害性认识不足,上海等地曾将铬渣撒在河道及湖畔,用于灭杀钉螺,防止血吸虫病。后因考虑对环境的污染而停止。 
  自60年代末起,我国主要倾向于铬渣的综合利用,如:铬渣制砖、制铸石、铬渣作玻璃瓶着色剂及铬渣代石灰石用于炼铁烧结等。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某些缺点。此为铬渣生产“三废”治理的认识阶段。 
  第二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 
  1976年,原化工部*及化工司组织了以治理“三废”为主的攻关会战。经近10年奋战,取得成果共9项(包括铬渣干法解毒、含铬硫酸氢钠返回利用、*———石灰乳法处理含铬废水及回转窑尾气三级除尘等技术)。并于1981年完成10Kt/a规模重铬酸钠生产装置基础设计,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铬盐生产做了大量技术基础工作。 
  第三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 
  总结了国内外铬盐生产“三废”治理工作的经验及教训,由倾向单一综合利用,转向因地制宜、多种途径的方针。从思想上认识到铬盐生产的“三废”治理工作应从治表转向治本,即改革焙烧工艺,缩减渣量,从根本上解决铬盐生产的铬渣治理问题。在此思想指导下,无钙焙烧工艺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我国铬盐生产的含铬废水及含铬废气治理工作,于上世纪80年代已初见成效。70年代末长沙铬盐厂采用*法处理含铬废水,该技术国内已普遍采用,可达标排放,目前不少厂家又进一步实现含铬废水闭路循环。1981年沈阳新城化工厂采用沉降———离心———静电三级除尘法净化回转窑含铬烟气。目前生产规模为20Kt/a以上的生产厂均已采用三级除尘,规模10Kt/a以上的采用三级尾气净化技术的厂家也日益增多。 
  有关铬渣治理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主要倾向于铬渣用于炼铁烧结及用作水泥矿化剂,该两项技术耗渣量大,解毒*,已被许多厂普遍采用。 
  为减少铬渣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对铬渣的处理利用虽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铬盐行业的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为了解决铬渣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问题,早在1992年,原化工部、国家*联合以国家*6号令的形式,颁布了《关于防治铬化合物生产建设中环境污染的若干规定》,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第四章专门制定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含铬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通知》。 
上一篇: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下一篇: 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介绍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