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烟囱运行工况条件
时间:2014-07-02 阅读:448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烟囱运行工况条件
湿法石灰石洗涤法是国外应用zui多和zui成熟的工艺,也是国内火电厂脱硫的主导工艺。湿法脱硫工艺主要流程是,锅炉的烟气从引风机出口侧的烟道接口进入烟气脱硫(FGD)系统。在烟气进入脱硫吸收塔之前经增压风机升压,然后通过烟气—烟气加热器(GGH:烟气换热器),将烟气的热量传输给吸收塔出口的烟气,使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降低,有利于吸收塔安全运行,同时吸收塔出口的清洁烟气则由GGH加热升温,烟气温度升高,有利于烟气扩散排放。经过GGH加热器加热后烟气温度一般在80℃左右,可使烟囱出口处达到更好的扩散条件和避免烟气形成白雾。GGH之前设的增压风机,用以克服脱硫系统的阻力,加热后的清洁烟气靠增压风机的压送排入烟囱。当不设GGH加热器加热系统时,烟气温度一般在40~50℃。
烟气经过脱硫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大大减少,而洗涤的方法对除去烟气中少量的三氧化硫效果并不好,因此仍然残留近10%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由于经湿法脱硫,烟气湿度增加、温度降低,烟气极易在烟囱的内壁结露,烟气中残余的三氧化硫溶解后,形成腐蚀性很强的稀硫酸液。脱硫烟囱内的烟气有以下特点:
1) 烟气中水份含量高,烟气湿度很大;
2) 烟气温度低,脱硫后的烟气温度一般在40~50℃之间,经GGH加温器升温后一般
在80℃左右;
3) 烟气中含有酸性氧化物,使烟气的酸露点温度降低;
4) 烟气中的酸液的浓度低,渗透性较强。
5) 烟气中的氯离子遇水蒸气形成氯酸,它的化合温度约为60℃,低于氯酸露点温度时,就会产生严重的腐蚀,即使是化合中很少量的氯化物也会造成严重腐蚀。
由于脱硫烟囱内烟气的上述特点,对烟囱设计有如下影响:
1) 烟气湿度大,含有的腐蚀性介质在烟气压力和湿度的双重作用下,结露形成的冷凝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烟囱内侧结构致密度差的材料产生腐蚀,影响结构耐久性。
2) 低浓度稀硫酸液比高浓度的酸液腐蚀性更强。
3) 酸液的温度在40-80℃时,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特别强。以钢材为例,40-80℃时的腐蚀速度比在其它温度时高出约3-8倍。
由此可知,排放脱硫烟气的烟囱比排放普通未脱硫烟气的烟囱对防腐蚀设计要求要高得多,这也许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目前,电厂烟囱主要在以下三种工况下运行:
1) 排放未经脱硫的烟气,进入烟囱的烟气温度在1300C左右。在此条件下,烟囱内
壁处于干燥状态,烟气对烟囱内壁材料属气态均匀腐蚀,腐蚀情况相当轻微。
2) 排放经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并且烟气经GGH系统加热,进入烟囱的烟气温度在800C
左右,烟囱内壁有轻微结露,导致排烟内筒内侧积灰。根据排放烟气成分及运行等条件的不同,结露腐蚀状况将有所变化。
3) 排放经湿法脱硫后的烟气,进入烟囱的烟气温度在40~500C,烟囱内壁有严重结
露,沿筒壁有结露的酸液流淌。
在设有脱硫系统的电厂,由于在运行时,烟气有可能不进入脱硫装置,而通过旁路烟道进入烟囱。此时,烟气温度较高,一般在130℃左右,故设计烟囱时,还必须考虑在此温度工况下运行对烟囱的影响。
同时在烟囱的防腐蚀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综合因素:残留的灰粉平均粒度(大约10um)、灰粉的硬度(约莫式硬度7.0)、灰粉的冲击能量(2.05*10-12J)、灰粉的浓度(600mg/m3)、烟囱的zui大曲率变化(实际不大于1%)。
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厂烟气脱硫开始的时间比较早,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目前湿法脱硫后的烟囱钢内筒内衬防腐主要有四类形式:
 耐酸腐蚀的金属合金薄板材作内衬,材料包括镍基合金板(C-276、C22)、钛板(TiCr2)等;
 耐腐蚀的轻质隔热的制品粘贴,隔绝烟气和钢内筒接触,如发泡耐酸玻璃砖内衬;
 采用耐酸、耐热、保温浇筑材料,使用浇注或压力喷浆技术安装内衬;
 玻璃鳞片涂层等防酸腐蚀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