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凌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免费会员

收藏

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大 空间待拓展

时间:2012-03-31      阅读:191

 一方是污染态势的持续,一方是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对于环保产业市场的前景,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表示,“两个因素相加,这个市场规模已经无法用数据来描述。”不过这些市场需求究竟能多大程度转化为实际的发展空间,他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这一观点也代表了不少与会专家、企业家对于环保产业既期望又担忧的“纠结”心情。到位的政策与执法、合理规范的市场秩序、地方政府的投入意愿、系统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环保产业振兴真正欠缺的不只是“东风”而已。
  
  严“管”下的市场空间:氮氧化物控制任务非常繁重,污泥必须妥善解决,治理呈现多元需求
  
  “国家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的工作重点,对在座的产业界来说就是商机。”赵华林在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污染防治整体思路已经基本成型,并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十二五”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三大环境要素,水、空气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危险化学品管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成为重点工作领域,相关的规划陆续制定发布,工作在有序开展。
  
  根据中国环境规划院的测算,在污水、污泥、脱硝等领域,“十二五”相关投资规模大约为1.2万亿元,拉动产值1.32万亿元;新建项目运行费用1612亿元,全部设施的运行费用将超过3400亿元。
  
  演讲中,赵华林点出了未来治理力度、政策投资密集的领域:在可以预见的“十二五”后3年,氮氧化物控制任务将非常繁重,需要大量投入。在污泥领域,污水厂污泥-垃圾填埋场-填埋渗滤液—污水处理厂的这条“循环”路已经走到尽头。他强调,污泥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污泥的处理费用必须进入污水处理费用,这在“十二五”一定要有重大突破。污泥不得到妥善处理,将对污水厂减排考核扣减总量。
  
  “十二五”污染防治思路的调整变化则直接反映在治理需求的多元化上。对此,产业界代表普遍表示,和过去以水、气为主的简单治理格局相比,未来展现的环保治理领域和相应市场可谓丰富多彩。
  
  赵华林透露,“十二五”,我国将开始进入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的新阶段,将开展全面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和防治工作。而不久前发布的《空气质量标准》则标志我国大气污染防控工作从以监测、治理一次污染物为主到一、二次污染物并重。“目前正在编制全国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解决雾霾天气为核心,防治思路从总量控制向质量控制转变。根据新标准要求,目前有70%的城市达不到二级标准。这些新领域都孕育着成百上千亿的商机。”赵华林说。
  
  他看好的另一个市场是污染场地修复。赵华林表示,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不重视污染场地修复,会埋下非常大的环境隐患。随着越来越多国内城市“退二进三”、企业搬迁,这方面的需求未来会比较旺盛。“美国目前75%的环保资金用在土壤地下水修复和固废处置,我个人认为‘十三五’、‘十四五’这些领域将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现在正是迎来大发展的时期。”
  
  传统领域“老树开新花”:垃圾、水处理领域出现产业新形态;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有3个趋势
  
  “在一些传统治污领域,随着公众环境诉求、国家标准执法的严格,一些新的治理需求已经相继涌现。这属于老树开新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刘建国以垃圾处理领域为例,应邀为企业界“指点商机”。
  
  他说,国家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污染排放标准大幅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就不小。目前来看,虽然有相关工艺可以使处理出水达标,但是仍有20~30%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没有办法处理。目前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方式治标不治本,因为这部分浓缩液很难被生物降解,进入污水处理厂也只是稀释后排放。
  
  再比如垃圾处理恶臭的治理。目前,不少地方采取的措施比较,比如除臭车密集运转或大量喷洒药剂。“这都是要靠政府强力投入才能维持,从商业运行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这方面经济适用的技术设备需求很大。”而同样存在技术缺陷的是垃圾焚烧飞灰的收集处理,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国家要求加严,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在水处理领域,王世汶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再生水领域。“从污水领域大的发展趋势来看,污水资源再生将成为新的思路。随着人口、气候变化等因素,缺水城市越来越多,水的资源属性迅速上升。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后的回用将是确定无疑的趋势。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63092.html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