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室检测项目有哪些
时间:2018-03-19 阅读:52809
方案1 : 医院细菌室常规的检测项目汇总
细菌室常规检测项目:
一 、形态学检查(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一)各种染色
1、革兰染色(Gram stain):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等。
2、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通过染色将细菌分为两大类:抗酸性细菌和非抗酸性细菌,抗酸性细菌种类较少,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正常:未见。抗酸染色,找到红色分枝杆菌,及报告“找见抗酸分枝杆菌”,量可以用加号表示:
++++ 每个视野>10根
+++ 每个视野发现1~10根
++ 100个视野发现10~99根
+ 300个视野发现3~9根
± 300个视野发现1~2根
3、异染颗粒染色(Metachromatic granula stain):用于检查棒状杆菌。
4、墨汁染色(Indian ink negative staining):用背景着色,而细菌本身不着色的染色方法,用于脑脊液中查找新生隐球菌。正常:未见。
5、鞭毛染色(Flagella stain):鞭毛的数目和位置随细菌种类而不同,可分为周毛菌、单毛菌、双毛菌和丛毛菌,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如霍乱弧菌是单鞭毛菌。
6、荚膜染色(Capsules stain):荚膜是细菌壁外一层粘液性多聚物,赋予致病菌的侵袭力。染色将荚膜染成与菌体不同颜色,可作为细菌鉴定的依据。如肺炎链球菌。
(二)涂片检测(smear)
1、便球杆比检查( stool cocus/bacillus):即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之比。
正常值:便球杆比:1:3
临床意义:健康人肠道内寄居着大量厌氧菌和小部分需氧菌。除人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外,其余人均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优势。在肠道发生致病菌如沙门、志贺、弧菌感染时往往由于使用抗生素而是革兰阴性杆菌受到抑制,此时球菌/杆菌比值有可能变大。若比值显著增大,常提示肠道菌群紊乱或发生二重感染。
2、标本真菌涂片(fungi):经革兰染色如发现革兰阳性卵圆形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可初步报告为:找到真菌孢子和菌丝。
正常值:未见真菌。
3、痰涂片检查(sputum smear):
临床意义:目的确定标本是否适合做细菌培养,初步判定是否有致病菌存在。首先应确定标本是否为来自下呼吸道的痰,其标准为革兰染色WBC>25/LPF(低倍视野),上皮细胞<10/LPF。有些细菌可做初步判断:
1) 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成双或短链状排列
2)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找到红色分枝杆菌,及报告“找见抗酸分枝杆菌”,量可以用加号表示:
++++ 每个视野>10根
+++ 每个视野发现1~10根
++ 100个视野发现10~99根
+ 300个视野发现3~9根
± 300个视野发现1~2根
3) 真菌:经革兰染色如发现革兰阳性卵圆形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可初步报告为:找到真菌孢子和菌丝。
4) 放线菌及奴卡菌:革兰染色后,插件中央部分菌丝为革兰阳性,而四周放射的末梢菌丝为革兰阴性,切部分菌株有抗酸性。可报告:找见疑似放线菌或奴卡菌。
二 、细菌分离培养(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bacteria)
1、血培养 (blood culture):
临床意义:正常人体的血液是无菌的,当人体局部感染向全身播散和出现全身感染时,血液中可出现细菌,依据程度不同称为菌血症或败血症.菌血症往往需要以多次血培养证实,如表皮葡萄球菌,即可是致病菌,也是较常见的污染菌.
正常:无菌生长。zui终阴性报告时间为7天。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标本如5~6天无菌生长,应继续培养至2周方可报告阴性结果。布鲁氏菌培养第3周做出zui终阴性报告。厌氧菌培养应在第2周做出zui终阴性报告。真菌血症应在第3周做出zui终阴性报告。结核血培养应在第6周做出zui终阴性报告。
2、尿液培养(urine culture):
临床意义:正常人体膀胱中的尿液是无菌的,用膀胱穿刺取出的尿液应是无菌的。当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受到尿道中细菌的污染而混有细菌。取经尿道排出的中断尿,细菌数不会超过104-5ml,因而,以此界限作为诊断泌尿道系感染的依据。
尿液培养反映肾脏、尿道、前列腺等的炎症变化,帮助临床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正常48小时仍无菌生长可做zui终阴性报告。24小时如有细菌生长即做细菌鉴定及药敏。
3、痰培养:(sputum culture):
临床意义:痰中的病原菌不少属于机会致病菌,与正常菌群同在,在报告时应做说明。对于机会致病菌,一般仅当其数量超过正常菌群时才可报告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致病菌时,除报告该菌的鉴定名称外,还需同时报告正常菌群情况。通常以报告甲型链球菌和奈瑟氏菌作为正常菌群存在的指标。
如:甲型链球菌+
奈瑟氏菌 +
肺炎克雷伯氏菌2+
此报告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在数量上多于正常菌群,诊断为病原菌。未检出致病菌时,应报告“正常菌群”。
4、咽拭子培养(pharynx swab culture):
临床意义:鼻、咽部的细菌感染病原菌源于口腔,口腔中既有需氧菌,也有厌氧菌。同痰培养一样,病原菌不少属于机会致病菌,与正常菌群同在,要正确区分。未检出致病菌时,应报告“正常菌群”。
5、穿刺液标本(包括胸腹水、关节液、心包液)的培养(Serous Cavity Effusion culture):
临床意义:正常的穿刺液是无菌的,有感染的情况下,只要检出细菌,通常都可视为是病原菌。正常:无菌生长。
6、粪便培养(stool culture):
临床意义:一方面从肠道大量细菌中找出致病菌,对肠道疾病进行病原学诊断并通过药敏试验为临床提供合适的用药;另一方面可对肠道菌群进行监测,在疾病治疗中预防菌群紊乱。正常:未检出致病菌。
7、脑脊液培养(CSF culture):
临床意义:正常人体脑脊液是无菌的。
当人体患有脑脊髓膜炎时,在脑脊髓液中可以出现病原菌。常见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和结核菌等。正常:无菌生长。
8、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培养(Purulent Secretion Culture):
临床意义:组织或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其病原菌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
内源性:感染源是炎症局部周围的器官中的正常菌群(常在菌群),由于损伤等因素造成常在菌群进入无菌状态的组织内,发生感染.
外源性:感染源是存在于人体外部自然界的微生物,由于外伤和直接接触,外界微生物通过人体表面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常见细菌有*、链球菌、消化链球菌;阳性杆菌有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溃疡棒状杆菌;阴性杆菌有肠杆菌、嗜血杆菌、产碱杆菌、假单胞菌、无色杆菌、拟杆菌、弧菌、气单胞菌;其他有放线菌、奴卡氏菌、念珠菌、结核分枝杆菌。
三、手工试验
1、触酶试验(catalase test):具有触酶(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继而生成分子氧出现气泡。
2、凝固酶试验(coagulase test):*产生的结合凝固酶,结合在细胞壁上,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附着于细菌表面,发生凝集反应。
3 、CAMP试验:B群链球菌具有“CAMP”因子,能促进葡萄球菌β溶血素的活性,使两种细菌在划线处呈现箭头形透明溶血区。
4 、Optochin敏感试验:Optochin(ethylhydrocupreine,乙基氢化去甲奎宁的商品名)可干扰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合成,抑制该菌的生长,故肺炎链球菌对其敏感,其他链球菌对其耐药。
5、氧化酶试验( oxidase test): 该试纸条适用于G-杆菌的氧化酶实验。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氧化,再由氧化型*使盐酸对二甲氨基苯胺氧化,并与α萘酚结合,生成靛酚蓝而成蓝色。用于初步判断奈瑟氏菌属及肠杆菌科的非发酵菌。
6、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测定(ESBLS检测):有些大肠和肺克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他不仅能水解*代和第二代*,还能水解第三代*类抗生素,如*、*等和单酰胺酶,使其失去抗菌作用,但对碳青霉烯类无明显作用。
7、 MRSA和MRS检测:用30ug纸片的*的药敏结果及新的折点能预测mecA介导的耐药。
8 、D-试验:大环内脂类耐药的葡萄球菌可以改变、诱导*耐药 。由erm基因导致 23S rRNA 甲基化耐药,与大环内脂类, *, 和 * B型有交叉,又叫 MLSB 耐药,或只耐大环内脂类 (msrA 基因编码的泵出机制 )
四、血清学检测
1、肥达氏反应(Widal):
正常值:H:<1:80; O:1<:80; 甲:<1:80; 乙:<1:80;丙:<1:80
临床意义:用标准伤寒、副伤寒菌液与稀释的待检测血清反应,根据凝集效价判定血清中有无抗伤寒或抗副伤寒杆菌的抗体。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相隔5-7天,连续进行血清学检查,如果血清滴度随之增高4倍或4倍以上就更有诊断价值。
2、外斐氏反应(Weil-Felix):
正常值:OX19:<1:80 ;OXK: <1:80
临床意义:用与立克次氏体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的变形杆菌X19、X2、Xk菌株的O抗原与被检血清作交叉凝集反应,借以诊断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立克次氏体病。一般认为凝集价>1:80即有诊断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此种试验的凝集滴度随病程发展而很快上升(在发病两周末可升高数倍),到恢复后期又明显下降。
3、结核抗体的检测(TB-CHECK-1)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快速、定性的过筛试验,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活动性结核病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的抗结核杆菌抗体。主要检测IgG和IgA,高浓度的IgM亦可被检出。接种过疫苗的人体试验不起反应。
4、支原体培养 (解脲支原体UU或人型支原体MH)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现已从人类泌尿生殖道分离出来7种支原体,其中分离率较高而与泌尿生殖道疾病有关,是解脲支原体,其次是人型支原体。人型支原体(M.humenis,MH)、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生殖器支原体(M.genitalium,MG)都会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UU与新生儿疾病与成人泌尿生殖道系统炎症疾病有关,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和母婴接触,因此UU感染列为性传播疾病常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和附睾炎,不育不孕,染等。MH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急性肾盂肾炎,及宫颈炎等。在健康人群中,可能有U.u或M.h寄生,但<103CCU/ml,故本试剂盒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到≥104CCU/ml 的 U.u或M.h有较明确临床意义,一般需用药治疗。103~104CCU/ml的 U.u或M.h,提示支原体轻度感染,供医生诊断治疗时参考。
7、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检测:体液内毒素测定(鲎试验)
正常范围:<10Pg/ml
临床意义:细菌内毒素作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zui外层结构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微量内毒素进入机体后,将会产生发烧、休克及内毒素血症等临床症状。以鲎实验来检测内毒素,能对内毒素血症、革兰氏阴性细菌败血症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病人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8、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
正常范围:<10Pg/ml
临床意义:所有真菌的细胞壁上都含有(1-3)-β-D-葡聚糖,而其他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都不含这种成分,因此在机体的体液中检测到(1-3)-β-D-葡聚糖时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依据。
9、嗜异性凝集检试验:
正常值:阴性或凝集价<1:8
临床意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是EB病毒,病人血清中可测到嗜异性凝集和抗EB病毒的抗体,此试验可诊断此病。凝集价有较大增高见于:血清病、何杰金氏病和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急性期。 当凝集价达到1:224以上时可结合病人临床症状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约10%的病人试验为阴性,以儿童和婴儿为主。
10、布氏杆菌凝集试验(Bacterium burgeri agglutination test):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是应用已知菌株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目前仍是标准诊断布氏病的血清学方法。感染2周后阳性率可达90%,3~5周时,效价zui高,1:160以上有诊断意义,动态观察升高4倍以上更有意义。其对人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急性期为94.85%;亚急性期为87.50%;慢性期为61.11%。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康复,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逐渐降低,但亦有持续价达数年之久。影响该实验的因素除影响抗原抗体反应常见因素外,严格掌握诊断菌的浓度十分重要.诊断菌液的浓度越大,敏感性越低,反之敏感性提高。另外,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霍乱等可有交叉反应。
11、新型隐球菌抗原检测(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ntigen detect)
临床意义:定性和半定量检测新型隐球菌在血清和脑脊髓液中的荚膜多聚糖抗原。 隐球菌抗原经常存在于肺部隐球菌病人的血清中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人的血清和脑 脊液中。现在所有隐球菌病例中几乎50%是发生在HIV阳性患者身上。除了AIDS患 者之外,隐球菌还会很罕见的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以及由于有红斑狼疮、肉样瘤病、白血病、淋巴瘤、库欣病等潜在疾病或因皮质激素、细胞毒素药物和移植实验等抑制性治疗而消弱免疫系统的人身上。